積食越拖越傷娃,兒科醫生:孩子4個信號不能忽視,脾虛難長個

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這對家長來說就已經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但實際上不管家長在帶娃的時候,多麼仔細,大多數孩子還是會出現生病的情況。甚至有的孩子三天兩頭就生病,儼然像個“病秧子”,這不但讓孩子難受,家長更是心疼。

積食越拖越傷娃,兒科醫生:孩子4個信號不能忽視,脾虛難長個


孩子積食、生內熱的表現:

1、看嘴巴:孩子積食、內熱重,舌頭兩側就經常紅紅的,舌苔變得厚膩甚至發黃,食物在腸道中腐化後,會產生一股酸臭味兒,上升到口腔就會形成口臭,刷牙也沒用。

2、看臉色:孩子的臉色黯淡發黃,嘴唇乾燥起皮,或者眼袋增大、發紅;鼻樑上出現一條“青筋”;臉頰兩側出現兩坨“高原紅”,都是積食內熱的表現。

積食越拖越傷娃,兒科醫生:孩子4個信號不能忽視,脾虛難長個


3、看睡眠:孩子積食內熱,晚上睡覺也不踏實,總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喜歡趴著睡的姿勢,還愛蹬被子,摸一摸胳膊、腿凍得冰冰涼。

4、看排便:便便溏稀不成形,或者乾燥像“羊糞球”一樣,小便少、發黃,都說明體內有積食、生內火了。

積食對寶寶的危害:

積食與咳嗽

很多家長不理解,脾和肺是兩個器官,積食怎麼能引起咳嗽呢?這要從中醫上就能解釋得通了,因為五臟之間都是有聯繫的。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

積食越拖越傷娃,兒科醫生:孩子4個信號不能忽視,脾虛難長個


所以說,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這時候給孩子做一些消食和胃的小兒推拿,效果就會特別好。

積食與發熱

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這類孩子大多面黃、腹脹、吐瀉、乳食不化、大便酸臭異常,這都是吃東西吃住了。《脈經》中就說:“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熱也。”

積食與肺炎

積食為什麼會導致肺炎?這也是一套多米諾骨牌: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貯於肺➔痰阻肺道➔鬱久化熱、傷肺。

寶媽學好這1招,清理積食強脾胃,讓娃長大個

1、飲食清淡好消化

積食會拖垮孩子脾胃,而孩子脾胃虛弱也更容易讓孩子出現積食。所以平時家長除了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之外,更需要幫孩子調理脾胃。平時多給孩子喝點猴菇鋅末,調理孩子腸胃菌群,促進營養的吸收,幫孩子清理積食,猴菇鋅末減輕孩子脾胃的負擔,也能讓孩子脾胃更好的發育,孩子脾胃好,個子發育更快。

積食越拖越傷娃,兒科醫生:孩子4個信號不能忽視,脾虛難長個


另外還有5個小貼士:

1. 飯吃七分飽:不強喂,不擔心寶寶吃不飽;

2. 三餐定時定量:不打亂腸道消化的生物鐘,什麼時間吃,吃多少都要控制好;

3. 晚飯要少吃:活動量減少,飯量也要減少;

4. 睡前一小時不進食:晚上碎覺前,不要吃東西;

5. 多吃菜少吃肉,多運動:消化積食兩大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