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说起“秦淮八艳”,我们肯定不会陌生。随着金庸先生《鹿鼎记》的出版,我们对吴三桂和陈圆圆之间的爱情有所了解,并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冲冠一怒为红颜”。因此,“秦淮八艳”这个词,也开始被我们好奇,可以和一代佳人陈圆圆想必的几位佳人,到底有谁呢?她们是否也承载着陈圆圆一般的历史呢?

而这时候,我发现了一篇明末清初的诗人冒襄所写的《影梅庵忆语》。而这篇怀念他和妾氏董小宛的文章,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人的创作。而《秋灯琐忆》、《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等也是模仿这篇文章的体裁。

《影梅庵忆语》中,作者冒襄自述是对女主人公董小宛怀着刻骨铭心的爱,故而这篇文章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用血泪和着墨水写成的。而这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在婚姻中真的会得到幸福吗?

今天,我从董小宛嫁入豪门却生活不幸、我们对青楼女子的刻板印象、冒襄和董小宛之间的婚姻问题,以及幸福的婚姻的必备要素这四个方面来讲述才子佳人的婚姻是否一定幸福。而在故事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01、一代佳人董小宛:辛苦嫁入豪门的她,婚后生活却像个管家

董小宛,和陈圆圆一样,是秦淮八艳中的其中一个佳人。而在她嫁入“豪门”冒襄家后,我们一直以为她会过的很幸福,就如同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结婚后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董小宛,显然不是如此。她活得并不像一个被娇宠的妾氏,反而活的像个管家。

首先,正妻不管家,她要操持着府内大大小小的事务

冒襄的正妻因为身体弱,因此常年抱病在床。而管家的事,在董小宛进门之后,就落到了她的身上。细想,虽然这是一份很好的差事,毕竟操持家务是正妻干的,但是为了家庭里的事情劳心劳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董小宛在这个家里,上要照顾冒襄的父母的衣食住行,下要满足冒襄偶尔不合时宜的浪漫,还要兼顾着正妻的病情和她孩子的待遇。细想,这是幸福吗?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管家的职务。冒襄也只是不用花钱娶了一个免费的管家。

其次,在逃难时,所有的人都坐马车,而董小宛则跟在马车后边步行

还记得在一次逃难的时候,冒襄家里人经过重重的困难,最后却被劫匪打劫的只剩了一辆马车。而马车里,可以坐的人数却是有限的。但是,所有人都坐下去了,除了董小宛。

而董小宛不仅不生气,反而还接受了这个事实。就这样,在逃难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可以舒舒服服的坐车,除了董小宛。她跌跌撞撞的跟在马车后边,即使累了,马车也不会等她。她要跟着马车走。

看到这里,我不禁替董小宛可怜了。一代佳人,却沦落到如此地步。不仅要为丈夫红袖添香,还要当管家一样处理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个被放弃的还是她。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嫁入豪门的生活吗?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代价也太惨重了。

或许,会有许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董小宛一定要嫁给冒襄。当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妾。

而看了文章后,很多人却只会感怀冒襄的深情,但从未有一人为董小宛的辛苦而感到悲哀。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所以,董小宛真的配不上冒襄吗?

02、从古至今我们对董小宛职业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她们都是下九流的人物,岂能配得上风流才子?

从古时候到现在,我们对妓女这个职业有着非同一般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眼中,仿佛他们永远都配不上风流俊秀的才子。那么,我们对她们有着怎么样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1、她们只是空有美色,只会以色侍人

受了许多电视剧和电影的影响,我们对她们的一个印象基本就是不好的。并且认为她们只是会用狐媚子手段来勾引别人。而这或许也是她们可以上位的最重要因素。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她们只是会用美色,其他方面一窍不通。

可是,不管是陈圆圆还是董小宛,许多著名的人物,她们不仅有样貌、有身材,而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而她们的培养,可是按照古代的那些大家闺秀一般来培养。

2、她们私生活糜乱

因为一首作者不详的诗,《高凉村妇盼郎归情歌》。让她们更是被人看不起了。也因此,这个职业因为这首诗,而让人们有了这么一种偏见。认为她们所有人都是这样。

可是,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卖身的女子叫“娼”。而“妓”这个字本身的意思是指“有技能的女子”。也因此,大部分的妓女,是有这个权利去选择是否愿意去卖身。然而,大部分这样的女子,只会选择卖艺不卖身。

其实,这种情况和现在日本艺伎挺像的。从事这个职业的女子,大部分都要经历不为人知的训练。然后在台上登台演出,直到几年后,才有资格被称为“艺伎”。而大部分的艺伎和妓女无不都是端庄典雅,落落大方,并且都是十分有文化的女子。

3、她们都是下九流的人物,地位低下

先说说三教九流的真正含义:

三教九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而在排行榜上,并没有董小宛这个职业。上面写的是“娼”。而书生,也并不是什么上九流的人物,反而是“中九流”。那么,阶层分层,真的会被看不起吗?

这其实让我想到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个人的出身是不可以选择的,每个人后天的职业也各有不同。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是低贱的人物。也不代表她们的品格比文人低人一等。

正如《步步惊心》里,若曦怼十四爷的那一番话,却让人思考:我只记得以死殉情的绿珠是青楼女子,击鼓抗金的梁红玉是青楼女子,不肯服侍金人吞金而亡的李师师是青楼女子,拼死救衡王的林四娘是青楼女子,慷慨而死悲歌而憾的梁宝儿是青楼女子。

中国数千年来,无数的青楼女子也会因为爱国而赴死,她们同样也是品德高尚的人。这些人,比那些国破家亡时却苟且偷生的文人高尚的多。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但是,董小宛和冒襄的婚姻只是因为董小宛的身份吗?

03、这场看似美满的婚姻只是因为女子的一昧迁就和男子的永不知足

在《影梅庵忆语》中,冒襄一直认为,他和董小宛的婚姻是一场非常美满的婚姻。可在我看来,这场婚姻对冒襄来说是十分美满的,而对董小宛来说,却是一场辛苦而不讨好的婚姻。而具体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董小宛来说,她嫁给冒襄只是因为希望得到一个安稳的家

董小宛和陈圆圆一样,生活在明末清初。而那个时候,是一个乱世。凭借着一个弱女子,她没有办法在这个乱世下生存下去。而此时,对她来说,嫁给一个中产阶级则是一个最好的出路。而那个人,就是冒襄。

也因此,董小宛三番四次的上门来找冒襄,希望冒襄能把她带出这个泥潭。也因此,她会放下女子的矜持,让冒襄把她纳进门。至于进门后,她也知道,并不会过的很幸福。但是,总比身在乱世要幸福一些。

在我看来,董小宛的这些行为以及婚后一昧对冒襄的顺从。其实也只不过是生存的伎俩。身在乱世的她,需要一个保护伞来保护自己,因此她选择了冒襄。而在进门后,她讨好冒襄,管理家庭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大概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稍微好一点。

其次,对冒襄来说,董小宛只是一个有趣的玩伴,也是一个有面子的小妾

冒襄认识董小宛,是在认识陈圆圆之后。而董小宛更像是冒襄苦求不得的一个替代品。因为陈圆圆不见客,反而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董小宛。而这对这个纨绔子弟来说,并不稀奇。

而在董小宛进门后,冒襄看似是对董小宛宠爱。但对他来说,他喜欢的是董小宛在他平日读书时对他的温柔体贴,也喜欢同僚来他家做客的时候,董小宛做的美食佳肴能让他在同僚面前有面子。

所以,冒襄喜欢的不是董小宛,而是董小宛对他的好。而这种好,其实是建立在董小宛的“讨好型”人格和“以夫为天”的柔顺之下。而董小宛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爱人,反而是一个可以供他炫耀,让他有面子的一个玩具。

最后,看似美满的婚姻背后,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搭伙过日子

重新看了一次董小宛和冒襄的相识过程,对于董小宛的主动。在我看来,说她喜欢冒襄,则就太过虚假了。董小宛求的,只是一个庇护所。而冒襄刚好能提供,这就是董小宛愿意嫁给冒襄的原因。

而冒襄对董小宛,初时大概是有着几分怜惜的。但那个时候,一片混乱,再加上冒襄爱出去风流惹事。自然,也不会对董小宛有着多少的爱情。董小宛对冒襄来说,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昂贵的玩具。

那么,美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呢?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04、结合《浮生六记》和《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谈谈幸福婚姻的几点要素

其实董小宛和冒襄这场不幸福的婚姻,被归结到门当户对以外,大概还因为他们两人彼此的感情并不是十分的深厚。那么,真正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呢?结合沈复芸娘和曹炳万姜溪烈的故事来谈谈我的看法:

1、 幸福的婚姻不在海誓山盟,而在日常细节

沈复和芸娘很早就定亲了。而定亲之后的他们,也犹如真正的夫妻一般,互相惦念着。正如芸娘有好吃的,也会提前给沈复备一份,为此还遭到了兄弟姐妹的嘲笑。

而和芸娘并肩为“最可爱的女子”的秋芙同样也是如此。在和蒋坦成亲后,二人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反而最让我感动的是,秋芙傍晚咳嗽,而蒋坦为她温了一碗莲子汤。

最好的婚姻,不在海誓山盟的爱情,反而在平静的日子里细水长流。

2、 我在闹,你在笑;真正的婚姻是互相包容

说起互相包容的例子,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应采儿在陈小春的演唱会上,搞怪配合,让原本严肃的山鸡哥,一秒变温柔,宠溺的看着眼前深爱的妻子。而这一个场面也被评为了“最虐狗的场面”之一。

而在曹炳万和姜溪烈奶奶的婚姻当中,两个人也有着吵架的时候。可是,在长久的婚姻当中,他们选择了相互包容。生气了,稍微哄哄。便好了。其实有人问过,为什么他们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那么甜蜜,还记得他们说,因为我们互相珍惜,互相包容。

或许,这是婚姻的其中一个幸福秘诀吧。

3、 如果有一天,我希望我比你先离开这个世界

或许,在婚姻中,我们都曾想过一个问题,老了以后,到底谁先离开。而这个问题,曹炳万爷爷和姜溪烈奶奶能告诉你答案。在曹炳万爷爷离开后,姜溪烈奶奶在他的墓碑下坐了好久,一直不愿意离去。对她来说,她没有办法接受伴侣的离开,也没有办法忍受自己一个人生活的孤独。

而对沈复和芸娘同样也是如此。在芸娘离开后,沈复一个人流落他乡,并写下了《浮生六记》。至于,沈复之后的生活怎么样,我不知道。可是,我想,失去了挚爱之人,生活一定很难过吧。

所以,请允许我自私一点,让我先行离开人世,因为我没有办法忍受没有你的日子。


《影梅庵忆语》:风流才子和贤惠佳人的婚姻结合一定会幸福吗?


结语:

《影梅庵忆语》这个故事,初看是一个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但细细看来,却告诉我们才子和佳人结婚后,并不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真正幸福的婚姻,除了两个人互相相爱,更重要的是好好经营和好好珍惜。

婚姻这种事,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