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摘了后可以把下面叶子打掉吗?

爱乒才能赢


黄瓜属于葫芦科的植物,雌雄同株,别称:胡瓜,刺瓜,青瓜,唐瓜,吊瓜等,在翻炒和凉拌中都是常用的主菜,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减肥必备,很多女士减肥是必不可少的食材,所以用途是非常广泛,因为黄瓜的生长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种植区域比较广泛,其中以山东最为多,品种也有很多例如白黄瓜,青黄瓜,水果黄瓜等。

那么黄瓜摘了之后可以把下面的叶子打掉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打掉的叶子要与黄瓜间隔两个叶的距离

想要详细的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黄瓜的生长习性,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1,温度

以山东种植地区为例,分为冷棚种植和温室大棚种植,山东主要种植长刺黄瓜和,水果黄瓜,种植时间是每一年的8-9月份,温室大棚种植在10-11月份,从时间上来说冷棚里的黄瓜刚刚结尾,温室大棚里就下来了,所以从价格上面讲,往往温室大棚里面的价格高出一倍,这就是为什么春节期间,大家吃黄瓜都很贵的原因,说冷棚和温室大棚主要是想介绍一下黄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黄瓜最适合的温度是25度左右,白天和夜晚的温差不要超过15度,这个时候会生长最快。另外温度过低,低于0度,会被冻死,温度高于35度会被热死,所以从这方面来看黄瓜对于这个温度要求还是蛮苛刻的。

2,光照

黄瓜和其他葫芦科植物一样,特别依赖阳光,所以种植的时候不要种植到光照时间段的区域,要保证光照时间9个小时左右,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条件,黄瓜从授粉到成熟只需要一周的时间,这样可以很大的提高产量。如果长时间没有阳光,黄瓜会变弯,长成的黄瓜只能用来腌制咸瓜。

3,土壤和水分

黄瓜特别喜欢偏酸性的土壤,潮湿的土壤,这里潮湿是指在阳光和温度能够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土壤的酸碱度ph达到6.2-6.8最宜,土壤的含水量能够达到70%就好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土壤成块但是摸起来凉凉的感觉就对了。

我们了解了黄瓜的生长习性,我们就好分析黄瓜摘了之后为什么可以把下面的叶子打掉,从下面几方面来分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黄瓜是从根部到顶尖开始开花结果的,摘瓜肯定就是从下往上摘,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我们农村常说的一句俗话,一茬黄瓜弯着腰,二茬黄瓜直着药,三茬黄瓜挺着腰,当底部的黄瓜摘了之后,下面的叶子可以打掉,但是要间隔黄瓜两个叶子,因为随着黄瓜长势越来越好,叶子会出现重叠,重叠就意味着阳光照射不到,这个时候叶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能量,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这样会抑制下茬黄瓜的生长。

2,滋生细菌

黄瓜特别容易产生病虫害,尤其是霜霉病啊,白粉病,白粉虱等,这种都是传染性的病害,如果你摘瓜后不把下面的叶子处理掉,下面的叶子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会枯叶死掉,部分的就会滋生细菌,传染给下茬的黄瓜。影响产量。

3,方便修理

黄瓜的叶子很多,一颗秧子上面4-5个黄瓜很正常,如果不摘掉没有用的叶子,干起活来容易弄脏衣服,干起活来特别的不方便,并且枯死的叶子会自己发酵,很大的刺鼻味道,及时的修理,干起活来也比较舒心。

我们每一年的秋冬季节都会种植黄瓜,已经20几年了,上面是我们种植黄瓜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天下农民一家人,新农人为农民,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互相交流。


瓜农娟姐


黄瓜的种植不简单,它是一个生产周期比较短的农产品。黄瓜摘了后,可以把下面的叶子打掉吗?首先要弄清楚黄瓜的生长过程。原来我是老农通常种植露地黄瓜的时候,在初花期由5~7片真叶到第一个雌花,植株差不多一米多高时。就把头瓜或者是头瓜上下的叶片摘除(打掉)。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关乎于农民的收入转变成了一种普通商品,商品销售讲究的是卖相品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餐桌上的农产品质量也相对要求越来越高。而黄瓜的头瓜大部分由于离地面太近,且叶片较多,造成了黄瓜的品相差,大部分都是畸形瓜、着色不均、弯曲等。故把头瓜及其上下的叶片一起打掉。黄瓜生长的特点是连续不断开花结果,根系与主蔓、侧蔓继续生长,其在高温高湿期的情况下,又容易产生病虫害,虽然说它是耐弱光照的蔬果。黄瓜的生长特性,在它的丰产期,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也包括水分)。有利于黄瓜后期的坐果的情况下,摘了果实后,均可适当摘除一些老病的叶片。特别是在夏天,黄瓜的根系较弱,叶片大又薄,蒸发量很大,如果水分供应不及时,很容易在中午时段造成萎蔫。


黄瓜的摘叶,又有利于
其生长和打药,适当的去掉一些老病叶子,也可以提高它的产品质量和减少一些病虫害的传播。但是也不要乱摘,少量的叶片对其的光合作用又有反作用。农业生产,光靠学习,还是不够的,应该理论结合实践才可使得产品丰收。

谢谢你的阅读!欢迎你关注一个生活在农村原来我是老农的真实分享。


原来我是老农


黄瓜的叶片为掌状五角形,全缘叶缘,着生绒毛,叶片大但薄,叶背和叶面都有气孔,但背面多于正面。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气孔是叶片进行气体交换,水分和养分运输的主要通道,但也是外部病菌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一。


黄瓜的叶片大而柔软,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管理反应很敏感,所以可根据叶片的形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下部的叶子开始老化,或发生病害,下部叶片黄化干枯,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影响田间的通风透光,就得及时打去,也可以疏去个别的内膛互相遮阴的密生叶。

但是有一点须注意,去叶必须要适度,并非瓜以下的叶子全部去掉!有的叶片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绿色,还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又不是过于密蔽的叶片,最好不要打去。过度的去叶,使得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面积不足,就会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我在田间发现很多菜农,因为管理不善,造成了黄瓜下部叶片感染了霜霉病等病害,或者是因为叶片过密,为了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减少病源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过度的打去下部叶片,只留中上部无病的叶片,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会造成严重的化瓜和徒长,是绝对不可取的,一定要注意!

对于那些失去光合作用的老叶和病叶,打掉后必须清理出田外,深埋或烧掉,减少病源菌的存活机率。


努力就好



目前绝大多数黄瓜品种都是无限生长型,尤其是大棚栽培黄瓜品种,在肥水管理良好、温度控制适宜、病虫害防治及时的大棚内,黄瓜可以达到周年生长结瓜。由于棚内高度限制,需要不断对黄瓜进行落秧,在落秧之前需要把下部老叶摘去,减少肥水消耗,增加通风透光能力,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在黄瓜采摘以后,前期不需要把下部老叶打掉,因为此时下部叶片没有老化,瓜秧也还不够长,摘过5—10次瓜以后,下部叶片逐渐老化,瓜秧高度超过2米,此时可以打掉下部老叶,准备向下落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