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我读世南

我读世南



我读世南,读了近二十年(之前,我画了近二十年的油画)。

我读得很难,读得很苦,读得很高兴……

世南艺术的高度,正是我读的难度;世南内心的孤独,让我读得很苦;虽然到了今天,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读懂了世南,但是,从他的作品读进去,我能读得很开心,我能感觉到他用自己的生命赋予宣纸、赋予笔墨上的那一股蓬勃生机与气息,而且时时处处与我息息相通……

我身处南方的一个小小的山城,这是一个全国最绿的地方,我家的后面就有一座顶峰海拔高度为1102米的高山,它的山腰是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从山顶上有一股流泻出来的泉水汇集成九级的瀑布,经年奔流不断……每当我需要力量充实自己的生活时,我就会走出画室去攀爬它。

记得我第一次去亲近它时,刚走完五分之一的行程,我的一条大腿就已经出现了抽筋的症状,我硬是坚持下来,始终没有让朋友们感觉到我的艰难,更没有让自己掉队!

如今想起这个经历,我猛然开悟:其中的艰难与辛苦和我读世南,是何等相似:原来我是在心里用自己蹒跚的步履丈量着自己心中的那座大山!

世南艺术的高度,来自于世南内心的孤独。

有人写过一句一直能让我内心引起共鸣的歌词:情到深处人孤独。

我想:这种孤独在于他用心、用情的无比执着。这份执着源于他的纯真、纯洁和纯粹。伤怀感情、丝丝入心;其痛,不亚于切肤。生活中,一张素纸,一缸清水、几滴墨汁、几杆秃笔,与之对话的是我的心灵。一个跋涉者走着自己开拓的艺术之路,前无样榜,后无声援,两头茫然,内心是需要一股何等坚毅的定力啊!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世南的作品《独行者系列》我似乎读了世南内心世界一些什么……

一个艺术家深潜于自己的思想深海之处收获上来的成果,不是一般人能所能理解和分享的。无论是来自生活方面的情趣、技艺层面上的笔墨、还是思想高度上的意境。

当下,世态乱象有如杂草丛生,追逐名利和迫于生计的人心已经彻底浮燥,绝大部分画着中国写意画的人,早已沦落为街头表演耍玩杂技的人,他们需要取悦金钱、需要取悦权势,唯独不需要取悦自己内心。

我想:世上所有不能取悦自己内心的画,必然无法得到真正的人心。

 

自古道:知音难得。

读懂世南,真的很难、很难:全新的笔墨源于传统技艺潜移默化的厚积薄发,复杂的思想来自画外功夫养成定力的变化万千。

我读世南,一读近二十年,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知读懂了多少。这个多少,还真的不能像做科学实验一样地来给自己做出科学的量化,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内涵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那些意会!

人活在世,有很多很多的不可知。正是这种不可知的引力,激发着我们去探究那些不可知的神奇!



这是一个让我值得记录的大好日子:2012年4月29日的下午。

感谢乐兄祥海的安排,在他的画室,我终于见到了心旌与神交近二十年的世南先生!

见面的那一刻,我惊讶地感受到:面前的这位先生与我想象、神交中的那个老者简直判若两人,他容光焕发、神态自若,淡定中透露出一股无比的坚毅;他说话的声音很有磁力,

谨严的逻辑思维把自己的思想表述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我真切地感受到他那有如年轻人一样充满勃勃生机的心态。当我把这个感受告诉他时,他很灿烂地笑了起来,说:社会上有人还传言我已经一病不起,甚至……我们都笑了。

我把在此之前读世南的感受和迷惑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股脑儿地全倒在先生的面前。

先生的解说,娓娓道来,兴之所致,佐以生动的手式,令人信服不已!

我们促膝相谈,无比开心,在不知不觉中过了两个多小时……  

先生谈了他对笔墨的见解,说到散锋的妙处。他详细解说,用笔之妙,不在两头的藏和收,而全在于运笔的过程,锋的千变万化全在其中,这一下就点到问题的要害。

他还以音乐、诗歌为例,说到了画面的节奏和韵律。他说,他很喜欢欣赏现代音乐,说到动情处,他还即兴地哼出一段现代音乐的旋律,这又让我惊讶了一下:他哪是一位老人,一点也不比年轻人落后!说到时尚时,他很强调地说:我们要让自己的思想处于时代的前沿,而不要去跟在别人的后面追;追,你永远落后于他人。

他说: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我算睡得早的人,每天晚上八点左右上床后,想些当天画画的得失,想着明天要画的画,有时这些画面还会在自己的梦中出现……我总觉得还有很多的画要画,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想着要突破自己。我今年七十二岁,如果可能,我会朝着自己的心中的目标一直画下去,至少要画到八十五岁以后……


我看过先生的文章,它文采飞扬,表达力与穿透力都很强。如今,我聆听他的话语,更加感受到一种不可多得的心灵感染力和震撼力!一如他那激情磅礴的中国写意画!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

先生告诉我:这些天,在琉璃厂东街的《李世南艺术馆》中,正在展出他经历过来的几个时期的七十多幅作品,看看原作感觉会更好,更容易加深对笔墨的理解。我连忙答应,心想:这真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



我看过世南的近作《山居》系列。这个系列的作品,他对于笔墨的掌握和运用,已经到了谱写交响乐章的阶段,这些作品沉雄而厚实、浑然而自如,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我法之境界。

他对我说:我现在画画,在画面的经营中,已经打通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法的界限。我画到尽兴时,物我全然两忘,我把自己完全融入画面的精神世界之中生活,技法已是无法,手与笔的关系灵通了,手不再是手,笔不再是笔,它们直接服务于我心;心之所至,情必所至,意必所至;至此,境,也自然而然地从有性灵纸上生出……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无比纯粹的世南先生!


分别后,我再一次拷问自己的内心:你真的读懂了世南那颗滚烫的、无比热爱艺术的赤子之心吗?

答案在此篇小文中仍然无解!


李福林写于北京逸挥斋

二0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

附 图


李福林:我读世南

世南先生和我在先生工作室(双柿草堂)门口的合影


李福林:我读世南

世南先生及先生的部分学生和我在祥海的工作室


先生用他美好的人格力量,换来学生们对他无比的尊重;学生们用真诚的感情回报老师的培养,个个学有所成!

我为之从心底感动!


--------------------------------------


 以下选自先生的《山居》系列作品


李福林:我读世南

李福林:我读世南

李福林:我读世南

------------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