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位抗击过非典的医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别提醒(预防篇)


转!一位抗击过非典的医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别提醒(预防篇)

【转】大家好,我是黄刚医生。

接下来我们讨论力所能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感染措施,

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说,一半靠运气,一半靠预防,

如果说降低死亡率,那除了这两条以外,还需要靠平时的好的想法,好的身体。

也就是说,我们就是认真预防呢,也没有办法万无一失啊。

经历这些事情,我们也许能够更清晰一点意识到,

在自然法则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脆弱。

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呆在家里少聚集,这是最好的减少感染的方式。

你没病,你不出去,别人也不容易染病

你有病,你不出去,你不容易传给别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七到九天,

也有轻症患者,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表现,

所以目前到底有多少人能感染,根本没办法统计,

现在正好过年呆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隔离观察啊。

当然家里如果要有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冠状病毒的,那就最好。

冠状病毒直径差不多在八十到一百一十个的啊。

正规的隔离观察周期,应该是在十四天,

所以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单位跟我讲,说他们出差回来啊,单位要求他们这个呃,在家里边观察七天来上班

我就给他们建议我说七天是不够的啊。至少应该十四天

第二个预防方法呢,就是戴口罩。

有必要的原因,不能完全过滤病毒,但是可以阻挡呼吸道飞沫的传播啊。

我们打一个喷嚏,大的飞沫,大概可以传播两米

小的飞沫,可以传播八米

公共场所,我们是防不胜防的

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护

口罩的选择,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网上也很多,我就不多讲了。

N95和医用外科口罩,这两个是首选。

我个人建议不要选太贵的,因为太贵了,你舍不得扔,翻来覆去的带

和收集一堆飞沫在上面二次污染。

人家本来打个喷嚏就走了,现在你把它带在身边啊,挺吓人的。

外科口罩比较便宜,那么不心疼啊,带的时候呢。

蓝色朝外和金属盖朝上,只有这一种办法

没有第二种戴法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见说你没病的时候,蓝色朝外啊,有病的时候白色朝外,呃,胡说

永远就是蓝色的朝外,白色的朝内啊,对口上,

出去就要一直带着啊,到了医院也不要摘

和见了医生更不应该摘,因为那个是最危险的地方,

很多人见了医生,摘下口罩说话啊,感觉找到组织了

有安全感啊。这是最要命的啊,拜托各位切记啊。

医生也是最害怕这样的人。

第三个有效预防的措施就是少接触,勤洗手,

首先是少接触,然后再是勤洗手啊。上自动扶梯啊。尽量不要去扶把手啊

上地铁把手环别一个换一个啊。今天就赌一把就拉着一个啊。

见面的时候多点头,少握手啊。

如果我能过几天有幸见面的话,我不跟你握手,你不要生气哦,

我不是怕你有病,我是怕我有病过给你啊。

新型冠状病毒对酒精非常敏感啊,酒精度数在七十度以上的效果会更好,

所以可以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消毒。

茅台就没有用啊。五十二度不够有效的预防方法

是啊,补充维生素C好,我说维生素C的量,

成人,每天我建议是2000毫克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

第一他有用。第二个没有副作用啊。

补充维生素C啊

他基本没有副作用,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腹泻

是因为维他命c在肠子里边浓度太高,所产生的高渗性的腹泻。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分开吃就完全可以避免

两千毫克的量是不会产生高渗性腹泻的,所以非常的安全。

目前有一些文章,把补足维他命c当做不靠谱的方法啊。

这是缺少了对维生素C的深入了解啊,很不专业

预防方法之五、和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我们不是自然的主宰

我们有我们的生活范围和食物链,这是人类进化过程当中以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我们不要轻易冒犯,自然和人类的几次冠状病毒的感染啊。都跟我们跨界有关啊。

乌干达的惯盗病毒感染,是因为有几个欧洲游客去

那边一个蝙蝠洞。结果那个碘伏是有冠状病毒的,

他们在墙壁上接触了这些蝙蝠的粪便,所以回去造成冠状病毒感染。

其中有一位就死了啊。九十年代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近的马来西亚的啊。

这个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是因为那边农业生产扩张,把猪圈把养猪场建的人。

那个蝙蝠的信息定义特别近,那个边。同时吃水果的结果蝙蝠吃完水果以后,水果就被污染

猪在吃的那个污染的水果以后啊

猪就冠状病毒感染,然后再传染给人类啊。

所以我相信我们跟新型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人类冒犯自然所致啊。

所以我们现在讲亲近大自然亲近,也要有一点点的距离啊,这样的话才能有很好的预防措施。所以总结起来呢。预防措施一共有五个啊

第一个啊少出门多呆在家里啊

第二个出去的时候带口罩

第三个的时候回来的时候就勤洗手啊

【第四个补充维生素C】

第五个和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啊

这是我的分享,祝福大家,谢谢。

大狮兄花了几个小时时间终于整理完成了【文字版本】,一共三篇,本篇为预防篇。

请把以上文字认真看完,并转发给身边所有家人,朋友,这是来自一线权威专家黄刚医生的指导思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