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西窗”如何理解?

李商隱詩詞成就非常之高,在盛唐的文學史上留下了非常多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和晚唐的杜牧並稱為小李杜,和盛唐的李白杜甫相提並論,這是非常高的歷史評價。

從這個層面來講,說李商隱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並不為過。

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西窗”如何理解?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隱最膾炙人口的絕句之一。關於這首唐詩寫作的意境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大多數人都已經非常熟悉。無論這首古詩是寫給妻子的,還是寫給在長安的朋友的,都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渴望改變的心態。

而且其中有著非常美麗的圖畫美感。無論是“巴山夜雨漲秋池”,還是“何當共剪西窗燭”,都是一幅幅動人的圖畫。

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西窗”如何理解?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詩歌本身的時候,這發現其中的遣詞造句很有意思。“何當共剪西窗燭”,這裡的“西窗”作何理解?為什麼不是“北窗”、“南窗”還有“東窗”?其實,這幾種“窗”在古詩詞中並不少見。

北窗:白居易《陰雨》“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李白《戲贈鄭溧陽》:“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東窗:程顥《秋日偶成》:“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李白《口號吳王美人半醉》:“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南窗: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四》:“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西窗”如何理解?

​在古代文化當中,東西南北的“西”在古代多和客人有關。“西窗”一般都是指的書房,一般教書先生居住的地方,也暗含著詩人讀書彈琴的地方。

從這個層面來講,這首古詩更傾向於寫給友人的。而這個友人,更大程度上是和自己一同有過讀書經歷的令狐綯。詩人非常巧妙地用“西窗”拉近彼此距離,用青少年的回憶來打動對方,而使對方也動情於往昔的交往。

字李商隱之後,“西窗”也逐漸在詩詞中出現了,諸如西窗映雪、西窗滿月等等,也開始逐漸富有詩意了。

而一句“西窗”,顯然寫的是友人,而很少有夫妻團聚的意味了。所以也暗含了這首詩是寫給友人的,而並非寫給妻子的觀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