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返程防疫如何预判?广州有个交通“智囊团”

如今,距离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的日期越来越近,随着可能到来的复工返程人潮,广州市交通系统疫情防控也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为节后的返程交通提供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下称“广州交研所”)作为交通科研团队,是交通抗疫工作背后的数据“智囊团”。

节后返程防疫如何预判?广州有个交通“智囊团”

GPS定位、高速收费数据分析交通量

春运道路交通数据是分析判断城市道路运行状况的关键,将涉及到车辆调度等方面。广州交研所利用广州城市道路运行分析系统平台,将广州2万余辆出租车、公交车和客运车的GPS数据通过加权算法,每5分钟更新一次市内道路运行状况,分析广州进出城通道全日运行速度。

“与往年同期对比,今年的车流量降低很多,但是工作量一点都没有减少。”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研究所信息模型部的党员崔昂。这已是他连续第三年在春节期间,每日值守春运交通数据整理分析工作。

另一边,研究所模型部的党员吴德馨则监测着高速公路流水数据,这一项数据反映了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他每天经手着全省200万条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将这些数据预处理导入数据库,再编写分析程序语句,然后运算4个小时后,获取广州每日通过高速公路流入流出的车辆总量、来源去向,再结合每日1000万条卡口车牌识别数据以及历史数据,才能分析出已经返穗车辆总数。

吴德馨的老家在湖北,由于疫情,今年春节他放弃了休假回家,每天都在单位处理数据,数据量大,处理时间较长,是他工作的特点,忙起来的时候他只能简单地吃些泡面。他的妻子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春节以来也一直战斗在抗疫的一线,夫妻二人不处一地,心却相连,都在为广州的防疫防控工作助力。

节后返程防疫如何预判?广州有个交通“智囊团”

庞大数据库支撑准确研判、制定预案

车辆数据有了,车辆上所载的人也是交通防疫监测的重点。广州是武汉人口流入流出的主要城市之一,日往返人流量超过8万人次,同时作为珠三角的枢纽城市,还存在大量中转换乘客流。

为了掌握疫情重点区域出行情况,工程咨询部副部长余一村一方面借助手机大数据,持续对广州与武汉之间人口流通情况进行监测,建立计算机模型,对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持续统计广州几十个交通枢纽、数百条班线每日的客流数据,与手机大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对广州的疫情防控风险点进行精细化研判。

今年的疫情,让返程情况变得难以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为此,信息模型部部长苏跃江协调了多源数据进行相互补充分析和校正,广州高速公路的GIS信息、交通综合模型和交通大调查数据库、联合电子的广东省高速公路流水数据、广州市各高速公路公司收费站出口车流量数据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节后返程防疫如何预判?广州有个交通“智囊团”

“每天电话、微信不停,比日常累、心理压力也大。” 苏跃江坦言,“但充足的数据有助于分析高速公路返程规律以及收费站分级管控,这是我的职责。”

基于交研所同事的各类大数据分析,交通运输发展部部长谭云龙能够准确把握客流出行动态,研判出返程客流特征、预判易发交通拥堵点,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交通管控应急预案,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筑起牢固的防线。目前,技术团队正在加紧分析高速公路车流返程规律和特征,制定相关预案。

【记者】郑慧梓

【通讯员】交通宣

【作者】 郑慧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