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母乳为婴幼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供应,是任何奶粉都无法比拟的婴儿食量,能够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大的幸运。孩子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超强的抵抗力,这是来自母体最贴心的呵护。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孩子两岁,而因为种种原因通常宝妈会在宝宝一岁左右的时候断奶,孩子这个年龄段断奶也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小学生每天都得喝母乳,宝妈无奈带娃看医生,医生看后:我们管不了

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个求助帖。一位宝妈为孩子断奶的事很苦恼。宝妈金金家的孩子已经10岁了,正在上小学,外表上看孩子和普通的孩子没有两样,但是孩子却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那就是每天都需要喝妈妈的母乳。

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金金很无奈,怀疑孩子有身体方面的问题,于是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孩子有些营养不良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异常。

医生在和金金交流的时候,发现金金并没有进行过恰当地给孩子断奶的行为,最后医生很无奈的表示,“这种情况我们管不了,孩子可能是心理方面的依赖感过强,我们也没办法!”金金听到医生这么说很是后悔。

原来金金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想要给孩子断奶,但是孩子哭闹的情绪明显,金金舍不得孩子哭,于是断奶失败了。金金一想到孩子的嚎啕大哭,就觉得断奶对孩子而言太残忍了。金金觉得自己反正是全职妈妈,没有时间限制不如等孩子自然离乳,这样孩子也更好断奶一些。

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金金觉得自己反正是全职妈妈,没有时间限制不如等孩子自然离乳,这样孩子也更好断奶一些。

结果一等就到了孩子3岁,这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断奶更加吃力了,孩子还为此发了高烧,金金不得已又一次妥协了,看着孩子在医院输液,金金觉得不断奶也没啥大不了,等到孩子再大点,自然对母乳不感兴趣了。

结果如今孩子已经10岁了,仍然要在晚上入睡前喝母乳,否则就会哭闹着不肯睡。

有网友评论说“孩子难断奶,主要责任在宝妈。反复断奶不仅增加了断奶难度,也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如今孩子这么大了,想必是要影响到心理方面了。”

断奶迟对孩子有哪些负面影响?如何恰当断奶?

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断奶迟对孩子有哪些负面影响?

影响孩子营养供应。在孩子六个月后,就要添加适量的辅食来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所以在孩子一岁左右断奶时,孩子可以有其他的食物摄入。

如果断奶过迟,比如说孩子三岁以后断奶,就会导致孩子营养摄入出现缺乏的情况,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断奶过迟也会影响到孩子心理方面,比如说使得孩子产生恋母情结,显然对于儿童期甚至是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影响孩子独立性发展。孩子对于母亲依赖性过强就会导致独立性发展受到妨碍。孩子缺乏独立性的认知,缺少个人成长意识。

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断奶?

制定断奶计划。宝妈应该制定断奶计划,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宝妈的妥协只会换来断奶的失败。断奶也是一个计划性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可操之过急。宝妈在给孩子断奶的时候也不能操之过急,过于急躁的情绪会让孩子心理压力较大,甚至会导致孩子生理上的问题产生,比如说高烧、腹泻等,逐渐减少母乳的供给量以及频率,让孩子慢慢接受。

不宜母婴分离。有些宝妈认为不让宝宝看到自己就可以成功断奶,母婴分离的方式使得断奶容易成功,而事实上,母婴分离会让孩子心理压力较大,更加容易有负面的生理反应。可以适当减少宝妈与宝宝的接触,让其他家庭成员替代。

10岁小学生坚持喝母乳,妈妈求助医生,医生:回去吧,没办法

​给孩子断奶没有最佳时间,但是最好在3岁以内完成。在孩子3岁以后有了自我意识,再想要断奶就会难上加难,孩子抵触情绪明显也会影响到宝妈,导致断奶失败。

在有断奶的想法后,宝妈应该增加宝宝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让宝宝减少对宝妈的依赖,同时做好计划,让孩子有慢慢接受的机会。大家对于孩子断奶有哪些想法呢?对此有哪些经验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