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提起正月十五來,它的名兒可真是不少:“三元”節裡,正月十五打頭,叫“上元節”;老北京的土話叫它“燈節兒”——“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吉慶;再有就是“元宵節”了,這名兒流行的大概也最廣。


北方管正月十五的應節點心也叫“元宵”。節慶和應節食品重名,這可是件特異的事兒,畢竟很少聽見有人管五月節叫“粽子節”,八月節叫“月餅節”什麼的。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說起元宵來,我們要從一種叫“䭔(音同“堆”)子”的圓餅說起。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宋 李嵩《觀燈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堆至少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北齊書·陸法和傳》載:“

於是設供養,具大堆薄餅”。因為這種食物受到歡迎,後來又登堂入室,進入宮廷,唐代的時候甚至出現了“皇家烙餅小能手”(《太平廣記》載)。


這個時候的大堆薄餅已經進化成為油炸食品——


在宋代,大堆薄餅成了元宵節的節令點心,大概因為它圓圓的很像月亮。北宋人陶谷《清異錄》叫它“上元油堆”,浪漫主義的北宋人民又將之稱為“油畫明珠”,還在上元節把它打扮的相當的漂亮。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明 佚名《上元燈綵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就像現在的“甜鹹之爭”一樣,宋代的元宵在“進化”裡產生了“炸煮之爭”。


周密《武林紀事》載,元宵節街市上最受歡迎點心中有乳糖圓子和堆【飠白】(古代漢字,後作“拍”,堆拍是一種點心)。詩人范成大說“堆拍,吳中謂之寶糖堆,特為脆美。


這樣看來,堆拍依然可能是煎炸類的黏食,而乳糖圓子已經接近現在水煮的元宵了。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油堆的現在化身,麻團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乳糖丸子的現在化身,元宵


實踐表明後來佔據了元宵節節令點心主流地位的顯然是這個名叫“乳糖圓子”的小朋友,以及它的子子孫孫們,不光節令吃,平日也要當點心吃。


不過“炸煮之爭”的輸家——䭔也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清嘉錄》載,至少在清朝時蘇州一代還有居民製作油堆,用來祭祀天地和祖先。


因為這個美好的夜,這種點心得了許多美好的名字。看著碗裡圓圓的元宵,天上圓圓的月亮,確實有一種“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的感覺吧。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清 佚名《昇平樂事圖》冊頁之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兩代,元宵、湯圓、圓子、湯糰等等的名字是並行的,越來越顯出鮮明的地域化特色,也越來越重要。


元宵節是明代著名的世情小說《金瓶梅》裡許多重要事件的節點,《金瓶梅》裡的元宵節是那樣花團錦簇,裡面有“賣元宵的高堆果餡,粘梅花的齊插枯枝”這樣的描寫。


這句話證明《金瓶梅》世界裡的元宵真的是“元宵”,是果餡與江米搖出來的,而非包出來的湯圓。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搖元宵的笸籮與元宵


清代康熙年間每到正月十五,內廷要製作“八寶元宵”——用杏仁、核桃、榛子、松子佐以蜂蜜、冰糖等,這種元宵只有上了“皇家戶口本”的人能吃。《桃花扇》的作者、國子監博士孔尚任只好回家自己仿製,並且寫詩“紫雲茶社斟甘露,八寶元宵效內做”,吃貨的執念真重啊。


如果說在明朝“元宵”已經是“元宵”,那麼“湯圓”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清朝。清代的文學家李調元《元宵》詩云:“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尤喚賣湯圓。


這首詩寫的很有畫面感,讓人彷彿看見風雨夜中冒著微微熱氣的湯圓鍋。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豬油桂花湯圓


汪曾祺先生筆下的湯圓則不只有畫面感,《食豆飲水齋閒筆》裡說:


“我們家大年初一早起吃湯圓,洗沙是年前就用大量的豬油拌了,每天在飯鍋頭上蒸一次,沙色紫得發黑,已經吸足了油。我們家的湯圓又很大,我能吃兩三個,一咬一嘴油。”


汪曾祺先生是江蘇高郵人,那是的道地的江南水鄉,湯圓用來慶祝新年。這一種湯圓很大,每個有三、四兩,甜餡兒是豬油桂花,鹹餡兒是豬肉薺菜,都很好吃,膏腴軟糯,卻需要些好胃口。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元宵的歷史知多少?


明兒就是元宵佳節,在知道了有關元宵的趣談之後,望著碗中圓滾滾的白元宵,是不是會更有胃口了呢?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哪怕無法出門去廟會逛一逛,品著口中香糯的糯米糰子,想必也會有一絲甜滋滋的味道吧。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