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磚木混合結構塔,呼和浩特第一古建築

萬部華嚴經塔,座落於呼和浩特東郊(豐州故城),由於塔身通體白色,當地人更多是稱他為白塔。塔高7層,下設雙層須彌座,平面8角形,高約56米,為磚木混合結構。

遼代磚木混合結構塔,呼和浩特第一古建築

萬部華嚴經塔


  官方介紹是建於遼聖宗年間(即公元981~1031年),但查閱相關專業論文,其建造時間應遼興宗時期(即公元1031~1055年)更為準確,大約與應縣木塔的年代相近。 此塔曾在金代重修。

  元末明初,豐州城毀於兵火,唯獨此塔依然屹立,到建國後此塔已破敗不堪,80年代重修後,再次煥發出此塔應有的風采。

  從現存古建築來看,遼代建築比宋更多地傳承了唐代建築的風格與氣質,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則是繼承了唐代建築豪邁、大氣。從大同的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善化寺大殿,到義縣奉國寺大殿,再到本文介紹的萬部華嚴經塔,都不難感受到這種風格與氣質,可能這是與遊牧民族的性格有關。

  具體到這座萬部華嚴經塔,無論是觀白塔大氣、穩重的整體造型,還是賞塔身精美卻不墜繁俗的裝飾,都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更何況參觀者還能進入塔身,踏著近千年的階梯直登塔頂。作為古建築愛好者,我將他推崇為呼和浩特最值得參觀的古建築!

遼代磚木混合結構塔,呼和浩特第一古建築

精美須彌座


  整體之美

  雙層須彌座臺基上承7級浮屠,裝飾適度大氣,每層收分極小,使整體充滿穩重的感覺,猶如擎天之柱直指藍天。收分極小(2.3%)是萬部華嚴經塔整體造型的一大特色,在遼塔中極為罕見。

  須彌座之美

  萬部華嚴經臺基設雙層須彌座,屬古代高等級建築所使用的臺基。每面雙層束腰間,以蜀柱隔四壼(Kun)門作裝飾,古風猶存;再上設平座鋪作,斗拱間栱眼壁以四種不同花卉裝飾;鋪作上承刻有“卐”字紋及花卉紋雙層磚砌勾欄板;最上為三重豐滿仰蓮瓣紋平座。須彌座之裝飾組合,簡約大方又不失藝術變化。

遼代磚木混合結構塔,呼和浩特第一古建築

塔身


  塔身之美

  須彌座上為7層塔身,每一面兩兩間作門或窗,門又有板門、格扇門、券門等變化,每一層同一面的門都不與下一層相同。 每層斗拱間的栱眼壁飾以4種不同的花紋;花紋之下的普柏枋下嵌入4塊銅鏡。七層塔身中,又以第1、2層最為精美。除了門、斗拱的變化,在每面直稜窗、門(板門、格扇門、券門)兩旁都設有菩薩或天王像;若是直稜窗一面,窗上再設一小佛像;兩側柱子為浮雕龍紋柱。

  不過,由於修復前淤泥已淹沒須彌座堆積到第一層,第一層遭受嚴重的人為破壞,因此,總體上,第二層雕塑比第一層保存狀況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