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

农人李哥


喜不送伞,做喜事伞当然是不能送的,因为伞与散同音,这样很容易被人家认为你是想让人家散伙的!

寿不送烟,一个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比如六十岁,七十岁才能称作寿的,烟与咽同音,你要是带烟去给人家,人家会很不开心的!

丧不后补,丧事不同于喜事,喜事是高兴的事情,如果你去后补的话会让人家伤心的,补丧的行为有祝福他人再办葬礼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多知道一些习俗总比不知道要好,碰上了讲究的人,最起码能避免尴尬误会!


二姐正能量


这个农村老话流传了好多年,我小时候就听说过。

“丧不后补”

有一朋友的父亲过世了,我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她家,她父亲已出殡下葬了。我不能补礼金,只好在老人家遗像前磕了三个头。

这是因为葬礼完毕,你还去送礼金(物),这是在诅咒别人家再死人,是缺德行为。



“喜不送伞”

逢人家结婚的大事,不能送伞,因为“伞”谐音“散”,结婚是喜事,我们会祝福一对新人百年好合。婚礼上你去送伞,不是预示新郎新娘要“散”伙,不能白头偕老吗?


“寿不送烟”

有人给家中老人做寿,儿孙满堂,喜气洋洋,结果你送两条烟作寿礼,老人家肯定不高兴。由于“烟”为“咽”的谐音,你希望老寿星早点咽气吗?而且“烟”代表烟消云散,也是不吉利的。

当然,为老人祝寿更不能送钟,送钟谐音“送终”,更不吉祥。

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丰厚,很早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观念。这个观点看来很普通,但是应用到生活中就发现这个观念很重要,也很实际,说的就是做事做人的一些规矩。


融融118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我就来补充一下。第一,喜不送伞,过去我这边女人出嫁就有伞,这叫收伞礼。比如过去女人出嫁男方要备轿子来抬,她要在娘家带把伞上轿。到了男方家门口就要停轿,然后新娘下轿就要打伞,男方就要给收伞礼,不给收伞礼她不收伞也不进门。第二,寿不送烟,烟和冤咽同音是不吉祥的。做寿本来是件高兴的事,送烟是不吉利的反而老人不高兴!第三,丧后不补,意思是人过世后不再补礼金,反过来说,你又想要他家死人。在农村来说是最忌讳的,现在还一直保持这种忌讳。


专长古玩


这些老话都不吉利,是不能说的。还有一个不吉利的话叫“送钟”,“钟”与“终”音同但意思就差远了,这一般情况下也是不能乱说的。

在这“送钟”上我可犯了一次大忌。我记得那是1988年春节临近,首长们半开玩笑说:“副参座,过年了,有啥表示呀?”我呢,笑而不答。后就琢磨开了,首长们啥也不缺,但屋里就是少一个挂钟,觉得这实用,就交待管理科去办。

很快,管理科就办好了,给分区首长和司政后领导每人买了一个电子壁钟。我和管理科长就带着壁钟分别给首长们送去了。最要命的还说上一句:“某某首长,年到了,我俩来给首长送钟了!”这结果,我就不说了,你懂的……


读走西藏


我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结婚、祝寿、葬礼,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比较重要和隆重的事情,忌讳和讲究也就颇多,“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农策分析”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喜不送伞

意思:参加他人的婚宴、订婚仪式的时候,是不能伞作为礼物来送的。

原因:结婚对于两个人来说,是婚姻的开始,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人们期望的是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幸福美满。而“伞”与“散”读音相近,是谐音字,意味着“散”的意思,当然是不能送的。

除了不能送,在我们当地,即使结婚遇到下雨天气,东家宁愿选择工序繁琐、更加笨重的帐篷,也不会在选择简单便捷的搭伞方式来避雨,而且,前来参加婚宴的人,一般不会打伞,或者远远的就收起伞,放在邻居家,是不会带到东家家中的。

如果明知其意,还是一意孤行的拿伞当做礼物来送的话,不是前任就是情敌,而且心之歹毒,不可原谅,毕竟老人们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姻”!

寿不送烟

意思:当别人为家中老人举办寿礼的时候,是不能拿着烟作为礼物来送的。

原因:子孙后代为家中老人贺寿举办寿礼,主要是为了祝愿老人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之所以不能送烟:

一方面,因为“烟”与“咽”同音,有咽气的意思,与寿礼举办的初衷相悖,也是不吉利的,当然是不被欢迎和接受的。

另一方面,一说起烟,人们容易想到的是烟气缭绕的景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有老人百年之后祭拜时,才会烧纸上香。所以,送烟也是非常忌讳的。

<strong>丧不后补

意思:如果因为不知情而遗忘,或者路途遥远而未来得及参加亲戚丧礼的话,错过的随礼,不能后补。

原因:对于逝者来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对于后人来说,老人逝世本来就是一件极为悲痛伤心的事情,而丧礼之后再补,有诅咒家中他人遭受不幸的意思,是一种及其歹毒和缺德的行为,属丧礼之大忌,切记!


您对于这句农村老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农策分析”为您解答更多此类问题,带您了解更多农村农事,帮您解读更多涉农政策。


农策分析


农村的风俗习惯,可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许多现在年轻人们确实不懂而且也不讲究的事,如果在以往,常常会被人所耻笑的。

就以题主所言的“三不”来说:

第一“喜不送伞”。所谓的喜是指定婚、结婚。由于伞与散同音,所以在这种场合上,农村人是很忌讳送礼送伞的。除非是送礼人故意而为之,直接后果就是被打出门。

第二“寿不送烟”。即主人家为人做寿,也就是过生日。送礼是为了讨个彩头,象征延年益寿。若是送烟,烟与烟火紧密相联。除了人死才能烟气燎绕,又是烧纸又是上香,象征的是后继有人,人丁兴旺才有的景象。所以说作为寿礼,是很忌讳送烟。

最后一项是“丧不后补"。亲友之间,礼尚往来。有人心细,讲究的是常来常往,永续亲情与友情。但是除了丧事以外,其它任何事情若没赶上所约定的日子还可补上,单单就是丧事不能后补,原因是所带礼物不允许。丧事又称白事,丧礼仪式上人们所带礼物多为纸钱鞭炮和若干供品。假如主家仍有一位老人健在,其不尴尬又难堪。

所以说,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文化积淀又非常丰富的国家。民俗民规既有其精华,也不乏封建糟粕。人们还是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送礼才能送到点子上。(2019/12/12)


吉祥如意


我是“轩辕曰三农”,喜欢三农,爱好三农,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精彩!

农村地方很小,乡里乡亲都离得很近,家家户户都熟识,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农闲的时候,约在一起聊天打牌,哪家家里有事,也会一起帮到现场帮衬着,送个礼出下人情。所以在农村,因为人多,办什么事都很热闹。

但是在农村也会有很多忌讳,就像是过年,年三十还有大年初一不可以说一些晦气的话,否则就会倒霉一整年,这样说可能会觉得有些迷信,但是在很多地方,就是忌讳,说的不好,就会得罪人。

农村就有这样一句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俗语讲的是在红白喜事以及祝寿时的一些忌讳,久而久之,农村人都遵循着这句俗语中忌讳,避免出现寓意不好的事情,让大家心生不快。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呢?

喜不送伞

这里的“喜”,说的是结婚嫁娶的婚姻大事,这在农村属于是大喜,如果哪家人嫁女娶妻,肯定都会大办一场,亲朋好友也会到现场送礼祝贺,新人是因为爱情以及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结合在一起,自然是希望可以得到“百年好合”、“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等锦上添花的祝贺词以及带有以上寓意的礼物。

但是“伞”是不能送的,因为这个字的谐音是“散”,人家新婚夫妻,第一天就让人家散伙,肯定是让人不快的,而且农村人对谐音字很注重,对于不好的寓意也相当忌讳,所以就有了“喜不送伞”一说。

寿不送烟

人过生日的时候都是长大了一岁,这一天也会收到很多人的祝福。最常见的祝福语就是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也是很多人最爱听的。一般给人祝寿的时候,也会送上礼物表达心意,如果只是一句祝福语,就显得有些轻飘飘,虽然说起来有点现实,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送礼一般会根据当事人的喜好选择礼物,男人大多数喜欢抽烟喝酒,但是这个时候就不能根据喜好去送烟了,因为“烟”字也是谐音“咽”字,代表“咽气”的意思,这很不吉利,尤其是在寿辰当天。所以在别人过寿的时候最好不要送烟,而且吸烟百害无一利,如果不知道送什么好,可以发个红包,很实际。

丧不后补

丧不后补的意思是丧事过了以后如果再来吊唁是不能后补的,像其它的婚事,以及生子、过寿,当时没有到达现场,后续还是可以补上份子钱或者是其它的一份心意,但是在丧事这一块是不可以的,首先,丧事本来就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再去后补就是揭人伤疤;其次丧事的本身是吊唁,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人都不在了,后续再去补,显得有点不太尊重逝者,所以如果自己身边重要的人逝世,最好及时到场,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以上是我关于“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的回答,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呀!

轩辕曰三农


有文化标签,我来回答。“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话中的“丧不后补”,在我们这里是一种严肃的风俗,谁都不会去犯这个忌讳的,至于说“喜不送伞,寿不送烟”这样的习俗,在我们这里遵守的并不严格。即然有这样的说法,那么肯定在一些地区是很忌讳的。那么为何会“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习俗呢,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喜不送伞。在民间由于观念的问题,做事时很忌讳说一些话或一些字。这里的“喜”说的是喜事,也就是说农村人常称的红事,喜事是人们举办婚礼,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在农村有句俗话是“宁拆十座庙,不折一门亲”,在人们朴素善良的观念里,都希望新郎新娘能白头到老,生活幸福美满,因而在婚礼上人们送礼物或说话,都求个吉祥。由于“伞”字音到“散”,如果人家举办婚礼,也就是过喜事,给人送的伞,由于“伞”同“散”,人家会认为这不吉利的,当然就不高兴了,说不定还会断了亲戚朋友关系。

【二】寿不送烟。这是的“寿”是过生日祝寿的意思,老年人过生日,人们去祝寿,也会送礼物上份子钱,祝寿的希望老人能长命百岁。如果给老人祝寿,送去的是烟,人家会不高兴,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烟”通“咽”,过去人们把去世俗称为“咽气”,假设送去的是烟,人家会忌讳地认为,这不是想让其早早咽气吗;二是过去人们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人们也希望能戒烟,只是因为生活的重压,人们为缓解压力,烟是难以戒掉的,虽如此,希望不吸烟成了人们普通的见识,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呀,人家祝寿是为了长寿,在人家祝寿的日子送去烟,人家会不高兴的。

【三】丧不后补。这是的“丧”指的是丧事,也就是农村人说的白事。家里出了丧事,也就是死了人,这是很悲伤痛苦的事。过白事时,亲戚朋友都会去发丧,会去烧张纸送个花圈,也会出份子钱,但这必须是在出丧前。如果已出丧人都埋了,礼钱是不能去后补的,如去后补,会被人家理解为这是祝人家家里死人呀,这是非常忌讳的,搞不好会断了亲戚朋友关系。

特别是在过去,由于人们普通有些迷信,过事过节忌讳很多,不小心犯了忌讳,是会引起许多麻烦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如今在农村和一些老人口中常听的俗语也是我国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古人在日常生活对一些生活和为人处事的一些经验之谈,除了一些封建迷信,有很多俗语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一些俗语之中就记载了一些为人处事之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礼仪习俗,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说的一句俗语是“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那这句俗语有什么讲究呢?你知道吗?第一句“喜不送伞”,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喜事,虽然农村的婚礼看起来没有很隆重,但是有很多讲究,笔者个人认为要比城市举办婚礼还要繁琐很多。但是有一个一样的就是在结婚当天,亲朋好友要来参加婚礼,喝喜酒,参加婚礼自然不能空手而来,所有人都会随礼或者送礼品,但是结婚送礼时不能送“伞”,因为伞的谐音是“散”,无论讲究不讲究,这种字眼都不好听。第二句“寿不送烟”,一般只有一些老人才会过寿,在老人过寿的时候也会邀请一些亲朋好友来热闹热闹,但也大多都是一些年轻后辈。这些人在长辈过寿的时候也会带一些礼物表示心意,但是在买礼物的时候一定不能买烟,一是因为老人本来身体就不如年轻人好了,吸烟有害健康,所以不能送烟。再就是烟的谐音是“咽”,这种寓意也不太好。第三句“丧不后补”,农村不管是哪家人在办丧事的时候,村里其他人都会至少出一个人过来帮忙,而什么事也会随礼,这种礼钱很多地方也称为“挽金”,这是表达哀悼和情谊的钱。但是结婚的礼钱可以补,而丧事的礼钱就不能补了,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再想起一些伤心事。而且丧事过后再送挽金也是不吉利的一种事情。大家一定要记住这3点,避免闹出笑话。


读书是福


农村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这句老话是农村千百多年以来形成的封建思想流传下来的,是唯心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客观的意义,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但在当今农村里,受千百年来的封建思想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了,形成一利刻骨铭心的民俗文化,是农村人目前为止还不能违背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因此,农村人目前仍然不约而同地遵循这一传统文化民俗,否则就会破坏乡风民俗,对到的是农民的厌烦唾弃甚至是憎恨,制造许多不开心的事情。所以,为了农村的安定和谐,必须遵循这一传统民俗习惯。~


“喜不送伞”,在农村,乡亲们家里孩子结婚地办喜事,送礼物去祝贺时,千万不要送伞。这里的“伞”取谐音“散”,意思是说,人家结婚是一件百年大喜之事,乡里乡亲的都过来喝杯喜酒,祝贺他们白头皆老,天长地久,永结同心一直到永远,若是你送的贺礼是“伞”,意思是希望他们婚姻早日分散,即分离,是对这个家庭和新婚大喜的人一种诅咒,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大事。若是有人误送这一礼物,将是惹上滔天大祸,制造了天大的矛盾,树立了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这种习俗在古代农村,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经验教训,是农村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寿不送钟”,农村老人过生日祝寿,乡亲们送寿礼,千万不能送钟。这里的钟,是取谐音“终”,终点的终,意味着老人生命已经走到头了,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寿礼的意思是对老人或家庭有诅咒、怨恨、咒骂的嫌疑,因此,会招来主人和亲戚朋友们的不满或反对,将会制造矛盾,造成双方不和谐,就此双方将会断绝一切交往,形成一对难于协调和解的敌人,甚至有时出现极端行为,是农村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农村给老人送寿礼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钟这个不吉祥的礼物。~


“丧不后补”,在农村,村子里有人家老了人,你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送丧礼,前去送亡者最后一程离开这个世界的话,觉得不合情理,当亡者下葬完毕后,千万不要去补送。人死不能复生,若是再去补送丧礼,在农村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意味着该人家又要发生不幸。若是这样再次发生不幸,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谁都难于接受的不幸。因此,千万要记住,亡者下葬后,千万不要再补送丧礼,是亡者家属非常忌讳的事情,不要再次惹火烧身,惹人恼羞成怒,自寻没趣。


总之,农村老俗话:“喜不送伞,寿不送钟,丧不后补”,虽然是封建思想,毫无意义的事情,但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在农村是非常难于磨灭的,不可去触犯。它毕竟形成了一种文化和习俗,是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只能遵循,不可违背。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