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帶護目鏡開急救車,無法控制的霧氣,6個小時,他堅持了下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林輝 通訊員 肖婧菁 冀惠麗

2月5日,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急救運轉隊正式出征。20輛救護車和81名醫護人員抵達武漢,協助當地進行危重患者救治及急救轉運工作。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褚迎輝、劉曉寧、崔朝陽、李玉創參與本次急救轉運工作。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他們記錄下在武漢的點滴。

●褚迎輝 醫生

2月4日晚上11點,我正在曲梁鎮中心衛生院急診科值班,接到劉瑞芳主任電話,通知第二天一早支援武漢。我立即通知張瑜,讓他接我的班,安排好對接,我就往家趕。

到家已經是凌晨一點,6個月大的孩子早已熟睡,忍不住趴在床邊多看他一會,無奈媳婦一直催促我休息,我知道,她心疼我。

早上6點半,要出發了,再親親我的寶貝,半歲的娃娃會做夢嗎?

簡單的出行儀式後,我們和兄弟醫院一起近80人急救團隊,開著救護車出發武漢。途中我們4人小團隊相互鼓勵、提醒,內心說不出的滋味,有堅強勇敢,也有兒女情長……

約5個小時,下午兩點到達武漢急救中心。

连线武汉 | 第一次带护目镜开急救车,无法控制的雾气,6个小时,他坚持了下来

同在武漢支援的同事們知道我們防護物資不夠,第一時間聯繫我們去取物資。帽子、口罩、膠鞋、尿不溼,在彼此物資都緊張的情況下,生怕我們不夠,有一種相見,除了交流,不能握手擁抱,我們只能用眼神給與彼此力量,這一刻就是如此。

晚上終於有空看微信,滿滿都是親人同事的問候祝福,眼睛溼潤了,兒女情長的一面出現了,但調整好情緒,給自己打勁,堅強勇敢的那一面才是我此行的擔當。

●劉曉寧 護士

立春後的第一天,我們出發前往武漢支援,還沒出鄭州,居然下雪了,真好。其實有點緊張,畢竟從未出過遠門的我,對於武漢的瞭解僅停留在書本上。

连线武汉 | 第一次带护目镜开急救车,无法控制的雾气,6个小时,他坚持了下来

第二天,武漢下雨了,我們在駐地練習個人防護、穿脫隔離衣,雖然在疫情期間醫院都已進行了操作培訓,但此時更要精益求精,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我們深知,我們的安全才是救助他人的關鍵。

“漫長”的等待,終於要上前線了。上午11點接到通知,下午開始第一輪轉運患者。下午1點,褚迎輝醫生和崔朝陽司機出發了,我和玉創暫時待命,戰友們出征了,我們時刻準備著。

●崔朝陽 急救駕駛員

晚上接到主任通知,需要一個急救團隊、一輛急救車去武漢支援,我想都沒想就說,主任,我去!隨後,我趕快安排人員來頂替我的夜班,作為東區司機班組長,必須保證院內工作的正常運行,連夜把司機組人員調動排班做出來,同時從西區調一臺急救車支援東區,做完這些已是凌晨1點。

连线武汉 | 第一次带护目镜开急救车,无法控制的雾气,6个小时,他坚持了下来

五個小時不停趕路,雖然很累,但渾身是勁,到了駐地,簡單休整之後抓緊時間再次檢查急救車的車況,把油箱加滿保證車輛隨時待命狀態,隨時準備出任務。

第二天,小雨一直下,下午出任務,我們A組一行6臺急救車,由武漢急救中心車輛帶領執行任務。上車後,猛然發現護目鏡裡面都是霧氣,視線十分差,不利於車輛駕駛。我開始調整呼吸,在出發前再次整理防護服和護目鏡,視線必須要保證。

這次任務是武漢中心帶領,他要求我路線一次要記住,隨後將由我們的車輛來帶隊,這對於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城市陌生道路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視線依舊不好,可我必須集中精力記住路線,六個小時,任務結束,我已經記下行進路線。

終於可以脫下厚重的防護服了,這時候發現鼻樑特別疼,原來被護目鏡壓出了兩個水泡。不要緊,都是因為我的鼻樑太高了,哈。

●李玉創 急救員

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接到了轉運任務。褚迎輝和崔朝陽二人要去執行危重病人的轉運工作,我和曉寧立即開始整理車輛,然後協助他們穿上防護服、頭套、手套和鞋套,他們這次是轉運武漢市九院23名危重患者至協和醫院。目送同事離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那一刻的願望就是平安,平安。

第三天,我被抽調到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急救轉運隊指揮部的綜合辦公室工作,主要協調轉運工作,並做好相關信息收集彙總及轉運隊的生活、辦公物資保障。我明白,戰場無小事,後勤保障同樣重要,這樣我們的戰友才能後顧無憂。

连线武汉 | 第一次带护目镜开急救车,无法控制的雾气,6个小时,他坚持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