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陷入两线作战前,应该先和亲皇太极还是先平定内部叛乱?

早晨初生的太阳


其实大明王朝在灭亡之前所面对的困局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辽东战事焦头烂额,另一方面是李自成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转战大江南北,把明朝统治搅了个底朝天,客观上来说辽东战事不是崇祯这一朝才出现的问题,而是从万历朝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辽东的局势还不是很严峻,直到崇祯登基之后,辽东战事开始变得一塌糊涂,一发不可收拾。

而农民起义确实是在崇祯这一朝开始的,而最终推翻明朝统治的也正是闯王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打进紫禁城,崇祯帝出逃无路,最终选择自缢于煤山上的歪脖树上,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大明王朝也就此结束,虽然之后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几十年的时光,但不过是回光返照,大明王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从崇祯帝的角度来看,其实对他威胁最大的还是农民起义,看过往历史,农民起义是威胁封建王朝最大的隐患,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无一不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导致汉唐两个统一的大王朝走向灭亡,所以国内的农民起义才是崇祯帝应该首先应对的,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其实李自成差一点就被明军杀死,只不过阴差阳错之下李自成死里逃生,又死灰复燃了,最终打进了紫禁城。

另外当时的清政府这边,皇太极已死,顺治帝即位,当时顺治帝还是个孩子,大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看似稳定的政权其实内部充满了各种的较量,所以刚刚进行过权力交接的清政府其实并没有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的志向,所以对于辽东,崇祯帝所面对的问题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完全可以用和谈或者其他的方式拖延一下,如果没有闯王李自成的出现,以明朝的国力再和清朝周旋几年或者十几年完全不是问题。

只是可惜上天没有给崇祯帝这样说机会,李自成的侥幸逃脱已经宣告了崇祯帝的死期不远了,如果上天再给崇祯帝一个机会,他肯定会举全国之力把农民起义扼杀掉,毕竟农民起义才是威胁王朝统治最大的隐患。


心立方


攘外必先安内是惯常的措施。在当时的局面下,清朝已经实际建立,双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是完全可以握手言和的。而且,在清朝早期没有展露出非常强烈的灭亡明朝的野心。基本上战争都是以争夺辽东。关外为中心展开的。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则是以彻底推翻明朝为目标,两者根本不能共存,明朝与闯军属于是在根本利益层面存在矛盾。所以,无论怎样选择都应该以先平定内部叛乱为优先。

从力量上看来,闯军的流动性很强而且主要活跃在明朝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如果不平定李自成,那么明朝的税赋与粮饷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的账面数字,根本就无法使用。而清朝方面占据了关外,这片土地实际上从明中期就已经不再属于明朝的有效管辖之下,因而对于明朝的影响不大。所以,保障东北的和平,平定国内的叛乱是当时国家的唯一生路。可就是在明朝混乱的朝政和迂腐的大臣手下,这条唯一的生路也被彻底堵死。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比较复杂。满清地处关外,距离京师的直线距离比较近,加上又是蛮夷,在道义和舆论上影响比较大。所以,崇祯错误的将全部力量都压在了东北地区,以至于南部的叛乱最后做大。可以说,这是根本路线上出现了偏差,让后人唏嘘。


经典守望者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唯一的陷入两线作战的皇帝,而且陷入两线作战完全是崇祯帝自作自受。

事实上,天启帝朱由校留给弟弟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对外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在宁远大战指挥一万多明军以少胜多大破努尔哈赤统帅的十三万后金军主力,击毙一万七千多后金军,努尔哈赤也被火炮打伤,八个月以后死去。

宁锦大战袁崇焕又指挥明军大胜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四大贝勒率领的七旗十万后金军主力,击毙几千后金军,重伤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贝勒,打死努尔哈赤的侄子觉罗拜山与巴希、额真博博图等后金军将领,皇太极狼狈撤退。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以后,铲除大太监魏忠贤与天启帝乳母客印月为首的阉党,提拔重用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明朝出现了拨乱反正的中兴气象。


因此袁崇焕在军事上修筑城池对后金步步紧逼,积极筹备建立六万关宁铁骑及车炮装甲部队收复辽东平定后金,袁崇焕提出的五年平辽是完全可行的。

可惜崇祯帝等多疑急躁、刚愎自用,对袁崇焕“皇太极西向窥视中原”的提醒置若罔闻,甚至逮捕袁崇焕派去协防蓟州的关宁军将领,拒绝袁崇焕改革蓟州明军的计划,导致皇太极绕道蒙古长驱直入攻占蓟州,直逼北京。

北京保卫战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浴血奋战打退皇太极统帅的十万后金军主力,却被中了皇太极一伙反间计的崇祯帝逮捕下狱,距离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只有一年五个月时间。

在袁崇焕被逮捕下狱以后,北京城的明军对城外的关宁铁骑谩骂甚至杀害。袁崇焕的部下祖大寿等被迫带领关宁铁骑离开北京。

崇祯帝又逼迫满桂、孙祖寿等明军出城与皇太极的后金军主力决战,结果几万明军全军覆灭,满桂、孙祖寿等战死。

在孙承宗、马世龙、秦良玉、祖大寿等率领四十万勤王大军打败阿敏的后金军,取得遵永大捷,北京城转危为安以后,崇祯帝自毁长城把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千刀万剐传首九边,导致明朝将领尤其是北方边境明军将士人人自危离心离德。

在国内方面,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在崇祯帝继位以后爆发的。

正是因为崇祯帝节俭到了吝啬的性格导致他舍不得用自己的小金库里的几千万两白银,而用裁减驿站的办法节省了几万两白银,导致李自成等人下岗走投无路被迫造反,星火燎原,成为蔓延全国的农民大起义。

即便如此,崇祯帝有多次平定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机会,明朝擅长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名臣将领人才济济,比如陈奇瑜、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熊文灿、郑崇俭、杨嗣昌、曹文诏、曹变蛟、贺人龙等,可惜这些人才都被崇祯帝瞎指挥浪费了。

比如名将孙传庭活捉农民起义领袖闯王高迎祥,把新闯王李自成打得只剩下18骑逃进商洛山,可惜崇祯帝又自毁长城莫名其妙把孙传庭逮捕下狱,导致李自成起义军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中原战局彻底恶化不可收拾。

崇祯帝有多次平定国内农民起义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都被他瞎指挥浪费了。

崇祯帝另外一个致命失误是冤杀明朝抗金名将、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孙元化是继承袁崇焕镇守辽东抗击后金的最好人选,可惜也被崇祯帝冤杀,更严重的后果是孙元化的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走投无路带着一万多人的舰队与西洋火炮投降后金,使明朝彻底失去对后金的火炮与舰队优势。

从此以后,即使崇祯帝想避免两线作战,狡猾的皇太极也不可能让他如愿以偿。

皇太极先后五次派清军大举入侵中原烧杀抢掠,一方面是为了抢夺金银财宝粮食物资青壮年人口,摧毁明朝的抵抗力量,比如孙承宗卢象升等明朝名将都被清军杀害。



另一方面皇太极多次派清军入侵中原也是声援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使明朝无法消灭农民起义军,让明朝军队陷入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困境无法自拔。

在松锦大战之前崇祯帝还是有与皇太极议和避免两线作战的机会的,但兵部尚书陈新甲按照崇祯帝的指示与皇太极议和,因为议和事宜意外暴露却被崇祯帝作为替罪羊杀害,导致明清议和彻底破裂。

松锦大战是决定明清命运的决战,洪承畴统帅的十三万明军主力也给清军造成很大的压力,可惜崇祯帝又一次瞎指挥逼迫洪承畴与皇太极的清军主力决战,造成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祖大寿等被俘投降清军,曹变蛟邱民仰等一百多明军将领被清军屠杀。至此在明清战争中,清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明朝外线对清军败局已定,崇祯帝又逼迫孙传庭率领十万明军主力在内线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决战,结果四万明军战死,明军一败涂地,崇祯帝输掉了逐鹿中原的最后的筹码。

即使在李自成兵临城下围攻北京的最后时刻,崇祯帝仍然有摆脱两线作战的机会,李自成提出向崇祯帝称臣联合明朝共同抗击清军,条件是崇祯帝封李自成为西北王,赏赐李自成军队一百万两白银。


李自成联合崇祯帝抗清的主张与现代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颇为相似。

可惜崇祯帝不能像蒋介石那样能屈能伸,崇祯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或者说崇祯帝要钱不要命,他也许舍不得给李自成那一百万两白银,居然拒绝了李自成的建议。

最终崇祯帝自杀殉国,导致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而李自成从崇祯帝的小金库里获得3700万两白银,黄金等财宝还不算在内,远远超过李自成向崇祯帝要求的100万两白银。


厚德载物49847


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说过:“攘外必先安内。”

  

  杨嗣昌在上台剿灭农民军时,他把大明帝国比做一个人,后金如肩膀上的跳蚤,农民在心腹,肚子烂了这人就废了。他也是要攘外必先安内,他要稳住后金,同后金议和。这可不是作者说的和亲。当时后金是很愿意议和的。

  

  崇祯十一年,有过一次廷议,议的就为了是该不该议和而发起的,杨嗣昌说议和之事,甚至还用天象示警,这黄道周却绕过他的主题,老拿夺情起复说事,杨嗣昌被驳的没有闭口不言。

  

  但是崇祯帝还是相信了杨嗣昌并且说道:“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

  

  还派了宦官高起潜跟后金接触,议和就要成功,崇祯帝却让,高起潜继续细灼,便没了下文。后金在信中明说了,如果不答应还会入关,八月果然后金入关,卢督战死。

  

  

  从当下人的视角来看,议和方能救大明,议和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但是站在三百多年前,你就知道为什么人人都反对议和,宋的屈辱就要眼前,在加上土堡之变皇帝被抓都没有议和这么一说。当年的土堡之变可是比现在危险得多。所以没有人会同意。

  

  

  回答到一半发现作者的两个问题实际就是一个,先和亲还是先平定内部叛乱,和亲的目的你不就是为了平定内部叛乱么,难道是为了玩?

  

  

 不过作者硬要说和亲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找一个公主嫁过去,稳住皇太极,就像文成公主那样,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不过这样的话,大明国脸上还有一丝威严么?崇祯皇帝的脸上还有一丝天朝上国的荣耀么?在大明一朝,动不动就是“失地辱国”的罪名谁又敢担当后人戳脊梁骨的事。

  

  崇祯末年议和都只敢偷偷进行,可以看出当时舆论压力,没有大魄力的人无法担任和亲之事。








雨哥港历史


读者老爷好,我是龙马君。

这个问题稍有瑕疵,因为和亲皇太极与平定内部是一回事,要先平定内部,就要先稳住皇太极。提问的读者老爷可能是想问,当时情况下应该是以和亲稳步皇太极先平定内部,还是消灭皇太极后再回来消弭内部的叛乱?简单来说,就是先内后外,还是先外后内?

龙马君的回答是,先内后外。应该先与皇太极议和争取时间稳定内部,再将矛头对外,

理由如下:

其一,先内后外是基本原理

当一个国家同时面临内部威胁与外部威胁时,合格的决策者多数都会对外部威胁暂作妥协,待内部矛盾消弭之后再应对外部威胁,这是历史的基本原理。

一方面,内部威胁往往更致命,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心腹之患。外部威胁有时虽然看起来很严重,但毕竟远在天边,尚有腾挪余地,事分缓急,应优先处理内部威胁。

另一方面,内部威胁不首先处理,会极大影响外部威胁的应对。由于有内部威胁的存在,执政者往往就不能很好的整合内部力量,会大大减弱应对外部威胁的能力。当与外部力量展开博弈时,内部的威胁会成为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与外部威胁相联结,共同发难,届时局面将不可收拾。

因此,以一般原理论,先内后外,即牺牲部分利益稳住外部力量以争取时间,消弭内部矛盾后再应对外部威胁,这是常规的决策思路。

<strong>

其二,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先内后外是完全可行的

先内后外符合基本原理,但外部力量是否允许呢?

崇祯即位之初,辽东局势尚算稳定,满清此前虽屡战屡胜,但终究是偏居一隅,国小民寡,综合实力远不及明朝。当时皇太极在位,地位不稳,明朝又实行封锁政策,其国内也出现若干困难,因此,曾多次主动向明朝寻求议和。以当时的情况,明朝是能以极其微弱的代价达成合议的。

明朝为应对满清的威胁,军费浩大,为弥补军费不足,大幅度加税,征收所谓“辽饷”。民众因加税而不堪重负,更多人成为流民,农民流民武装越发壮大,于是军费更加浩大,又征收“剿饷”以充作围剿农民军的军费,于是税负更加沉重,流民武装更多,于是军队不够了,又征收“练饷”以训练扩充军队。明朝就在如此的恶性循环中滑向深渊。

以此来看,与满清的连年战争是内部矛盾的重要诱因,如果能与满清议和先稳定内部,流民武装叛乱绝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局面可以得到极大改观,先内后外是完全可行的。

<strong>

其三,为何明朝未能采用先内后外这一正确决策?

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是明朝士大夫观念中的夷夏观在作怪,他们认为明朝是华夏正统,满清是蛮夷,一旦与满清议和,与满清平起平坐,等于是否定明朝的正统地位,向满清蛮夷屈服。所以他们观念上渡对议和是很难接受的。

二是决策层严重缺乏现实感。明朝的决策层对内部和外部威胁的严重程度以及自身的实力缺乏客观的认识,他们认为可以同时应对内部和外部威胁,这是他们作出这一错误决策的主要原因。后来,局面糜烂之时,再想回到先内后外的轨道上来,已是不可能了。满清也认清了这点,连续发动军事行动打击明朝,目的就是明朝的国内形势进一步糜烂。

综合以上两大原因,明朝由于传统的夷夏观念以及严重缺乏现实感,错过了黄金决策期,也错过了历史机遇。

<strong>

结论

明朝在完全陷入两线作战之前,先行与满清议和以集中力量稳定内部,待内部矛盾消弭之后再集全国之力以抗满清,不仅符合历史的基本原理,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允许的,无疑是正确的决策思路。


我是龙马君,与诸位分享有观点、有态度的历史分析。欢迎关注。

<strong><strong>


龙马人文历史


我个人觉得以上两点都不能够挽救危亡的大明朝。我们首先讲其一:和亲清朝,目的自然是得到喘息之机专心平内乱,但是有两个阻碍因素,首先明朝的官员不会答应,当时大家都认为清朝不过是“蕞尔小民”的游牧民族,蛮荒、没有开化,甚至于难登大雅之堂,而自己是天朝充满了正统性和优越感,所以其官其民其心绝对不会接受和亲大清的政策,即使崇祯后来无计可施想和清朝讲和也无人敢为他办这件事。其次当时大清国力日盛,军民齐心,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以及后来的多尔衮都是睿智贤明,而且军事能力都极高,不管明朝是否和亲讲和他们都是要打过山海关改朝换代的。其二:平定内部叛乱,大家可以看看相关史料记载,崇祯五年即1632年发生大范围的饥荒,崇祯八年蝗虫肆掠,崇祯十年大规模的干旱、并史无前例的持续了七年之久,另外除此天灾外还有疫情,崇祯五年在山海关附近有天花疫情、崇祯六年山西爆发大规模疫疠,崇祯七年西北边境有鼠疫,崇祯十年陕西和蒙古南部大范围遭受感染。如此众多的天灾人祸,如何平定内乱,越平流民越多,越平内乱越甚。综合以上个人觉得这两项举措或许有一定的效果奈何天命如此,正如崇祯在煤山上吊前说的:“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红尘有你173676104


无论是先与满清和谈还是先封李闯为西北王,实际上都可以,先安抚住一方的敌人,集中力量灭掉另一股敌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惜的是,崇祯就是那么放不下脸面,清流误国啊!

1644年春,也就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的甲申年春天,李闯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身亡,宣告了明朝的覆亡。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明朝灭亡应该是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杀害。

崇祯死后的华夏大地,有着三股政治势力逐鹿中原,中国北部的大顺政权、关外的清政权、南方的南明弘光政权。这样的局面就是崇祯战略失误,两线作战的结果。

关外有满清骑兵虎视眈眈,西北又有逆贼坐大,破城称王,明朝廷被迫双线作战,分兵不利,崇祯是被活活拖死的。实际上,在崇祯尚未绝望前,明朝廷似乎有着一些机会扳回一局。

一、其实清军最初并无信心

在吴三桂叛变放多尔衮入山海关前,满清骑兵早在这之前就曾入关三次,无非就是游牧民族那一套,打完就跑。与明朝在山海关对峙多年,清军并无信心打败明朝。从之后满清入关后在紫禁城踌躇不前也能看出他们忌惮南方的弘光政权,毕竟明朝半壁富庶省份还在。奈何南明政权里文恬武嬉,让满清探出了虚实,清军在吴三桂等人的带领下,弘光政权基本没抵抗就分崩瓦解了。

话说回来,从清政权的角度看,和谈对满清是最好的选择,像宋朝那样送钱送人,不用一兵一卒,还能多发展几年。但是崇祯太要面子了,私下里派人前去和谈,结果被朝中清流得知引发众怒,不得不杀了和谈大臣泄愤,和谈便被搁置。倘若,崇祯不是那么优柔寡断,和谈之事必定能成。

二、李闯想做西北王

从李自成北上京城的途中以及入主北京城的种种事情来看,他犯了很多战略错误。无论是打击明朝地主还是幻想与清军和平(否则也不会山海关大败),都能看出他压根就没想过接管天下,还没意识到政权合法正统的重要性。

所以,李自成在进攻北京的途中因久攻不下心生退却,曾向崇祯讨封西北封地之事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崇祯完全可以利用李自成贪图享乐的特点再谋平叛啊。但是,要不然怎么说崇祯活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烂了,崇祯堂堂皇帝怎么会放下脸面封逆贼为王。

结果大家都知道,“传庭死,而明亡矣”。


东坡文史苑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明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为崇祯皇帝,那时候的崇祯皇帝面对的内忧外患,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兴亡,记得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曾经给了崇祯皇帝一个机会,那就是闯王要受封,希望与明军一起将辽东咄咄逼人的满清赶走,赶走之后,希望崇祯皇帝将陕西地区封赏给自己,而自己也不过是王,年年也会进贡明帝国的。

这样一听,确实不错,毕竟此时的李自成的势力范围已经从陕西扩展到了山西、河南大部,而且大有将北京拿下的势头,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将李自成的叛军招安,一起将满清这个威胁拔除掉之后,何乐而不为呢?

起初崇祯皇帝已经被个在每个人看来非常合理的要求打动了,但是崇祯却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假装在朝会上,希望有人提议,答应李自成的要求,自己好顺水推舟,这样一来可以驱虎吞狼,一箭双雕。

没出现此时东林党的人站了出来,大骂武将们无能,让李自成发育的这么好,大肆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的那一种不低头唱诵了一番,总之大体的意思就是,我们不会将你这威胁当回事的,要战那便战。

这好,这可是将李自成放在架子上烤了,既然你不给我台阶下,那我们就打吧,结果一场战争下来之后,李自成完胜,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若是按照惯例,往往朝廷都是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基准的,但是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李自成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了明廷,“攘外必先安内”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毕竟后金已经在辽东地区发育成熟,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作为崇祯必须要做一个选择,那就是招安了,国家都快亡了,你还要什么面子?

综上,崇祯平内乱是一个有必要的选择,而且平内乱还必须要招安,因为继续打下去,唯有亡国了。


北派说书人


个人认为,这两件事没有选择,每件事都能要了明朝的命,并且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存在的,事情坏就坏在明朝对农民起义的镇压稍微有点成绩就放松了,又抽兵去消灭满清,结果陷入两线作战,也让农民军和满清看清楚了明朝的对策和实力,最后把自己拖死,还是领导层对策、崇祯对将领不信任乱指挥和内部腐败把明朝给整死了。

实际上,崇祯朝名将、精锐部队还不少,实际上也不缺军费,崇祯很有钱的,最后还把自己玩死了,最大问题是政治不清明,整个官僚系统坏了,这个时候只要外部稍微给点力,很小的一个地方小势力都能灭了他🧐🧐🧐


西行爱唠叨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政策是中国古代王朝惯用的政策之一,抵御外敌,必须要将自己的内部安定好,形成内部合力,然后再一致对外。历朝历代对“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都有不同理解和实施方法。譬如,刘邦曾经自以为兵力雄厚,与匈奴决战,结果在白登山被围,此后采取和亲政策,内部休养生息,这才迎来汉武帝时期的对匈奴大规模征战的胜利。

明朝崇祯皇帝时期面对怎样的局面呐?(清军五次入关作战的指挥者,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阿巴泰像)

后金的五次入关作战和李自成起义的轨迹。

后金政权在明朝崇祯年间曾经六次入关作战,第六次入关建立了清朝,具体入关作战如下:

第一次入关作战

时间:1629年10月至1630年正月;

指挥者:皇太极;

军队数量:约10万;

作战过程:清军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进入明朝管辖区,占领河北遵化,进逼北京。明朝调各路人马援救北京,并多次派遣使者议和,期望割让土地。袁崇焕等各路明军到达之后,经过激战,皇太极率军返回沈阳。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京畿地区之后返回,袁崇焕被问罪,凌迟处死。

第二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4年5月—9月;

指挥者:皇太极;

作战过程:考虑到明军在各个城池已经加紧了军备,这一次主要在大同、宣化过长城,主要劫掠村镇的人口、牲畜等,对大城市没有进攻。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而去。

第三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6年5月——9月;

指挥者:阿济格;

作战过程:此次入关作战为牵制战,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害怕明军在背后偷袭,于是派出军队进攻明朝的京畿地区,攻下明朝12座城池,大小作战50多次,每次都胜利了,牵制的作用达到了。

结果:后金军队劫掠了人口、牲畜合计179820,清军成功征服朝鲜。

第四次入关作战

时间:1638年8月—1639年3月;

指挥者:多尔衮;

作战过程:清军绕过山海关防线,劫掠山西,攻破济南,纵横千里;

结果:明朝宣大都督卢象升被杀,攻克36座城池,招降6座,与明军17战皆胜;劫掠人口、牲畜46万多,济南府库被劫掠。

第五次入关作战

时间:1642年10月—1643年5月;

指挥者:阿巴泰;

作战过程:清军自黄崖口入关,征战最南部到江苏的海州,范围涉及山东各地、河北等地。

作战结果:攻克88座城池,逼降6座城池,俘虏36万人,黄金12000多两,白银220多万两。

这是后金(清)的五次入关,劫掠了大量的人口、财富到关外,第四次和第五次劫掠更是深入明朝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可见明朝内部空虚如何了!

李自成起义的轨迹和清军入关的轨迹息息相关。1628年,李自成被明朝裁撤,他杀了自己的老婆韩金儿和债主艾诏。1629年2月,李自成加入明朝的军队,去北京勤王,应对后金军队第一次围困北京城。在甘肃榆中半路上,明军将领克扣军饷,引起兵民的兵变,明军将领和当地的县令被杀,李自成起义了。李自成起义源自于后金军的第一次入关作战!

1633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被明军曹文诏和左良玉部队包围,危急时刻,清军第二次入关作战,李自成假装投降,买通明军,后杀明朝安抚官员再次反叛。这一时间段,李自成还没有成气候,清军第二次入关算是给了一些可乘之机。

尽管如此,明军还是在1637年基本剿灭了各地的起义军,有的投降,有的隐藏了起来,李自成最后率领十几人逃入商洛山中。

明朝在剿灭各地农民起义军之后,卢象升在清军第四次入关作战中战死(1638年),孙传庭、洪承畴等人调往关外同清军作战了。

1639年,张献忠再次反叛起义,李自成于1640年趁着明军剿灭张献忠的机会,重新起义,进入河南,收拢灾民,攻占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一时声威大震。

1643年—1644年,李自成击败明军孙传庭部,占领了陕西全省,定都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城,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面临的几次和议选择。

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围困北京时,曾经要求和明朝和议,目的是让明朝割让一些土地,崇祯皇帝拒绝了。这时明朝内部的农民起义还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对明朝形成致命的威胁,军事力量还在。1637年时,明军基本剿灭了起义的各路农民起义军。

1638年,多尔衮率领清军第四次入关劫掠。大臣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和清军议和,然后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各地农民起义军,避免明朝军队内外两线作战。这一建议对当时的明朝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等内部问题彻底解决了,再专门对付关外的满族政权。不过这一建议遭到宣大都督卢象升的激烈反对,宁折不弯,一切用战争解决问题,崇祯皇帝对作战还是议和摇摆不定,最终决定不与清军议和。多尔衮为首的第四次入关作战,主战派宣大都督卢象升战死,济南被攻破,省府库被劫掠。

李自成于1644年到达北京外围时也曾经提出条件议和,但总是不了了之,崇祯皇帝最终自缢身死。

明朝在面临内外两线作战之时,最危急的时刻应该就是在1638年多尔衮第四次入关作战的前后,明朝已经明显经不起两线作战了,但是为了面子,崇祯皇帝以及幕僚拒绝了和议的奏请。(崇祯皇帝像)

明朝如果“和亲”是否可行?如何处理最合适?

明朝历史上曾经有外族要求和亲,第一个是瓦剌,当时明英宗被俘,朝中大臣希望用明朝的公主和亲,换回明英宗,但遭到当时众多大臣的阻拦,没有和亲;第二次是1592年,明朝援助朝鲜,阻碍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日本的丰臣秀吉向明朝提出和亲的请求,希望明朝将公主嫁给日本天皇,万历皇帝一眼就看出了日本的把戏,对此置之不理。(也先像,明朝曾经计划用和亲换回明英宗)

“和亲”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维护和亲双方和平相处,在明朝和后金之间是根本不可行的,当时的后金政权名义上是明朝的臣子,明朝上下都不同意,再说了,到了这个时代了,“和亲”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靠女人赢得和平的时代造就一去不复返了。一切以国家的军事实力说了算,即便明朝和亲,也几乎没有什么大作用。

1638年是一个临界点,明朝就应该做出抉择,当时已经是内外两线作战危机的开始。尤其是多尔衮在明朝内部纵横千里,明军畏首畏尾,不敢作战。多尔衮的军队大摇大摆的劫掠人口、牲畜等退回关外,明军在后尾随,目送出境。(丰臣秀吉像,他在朝鲜战争初期和议时曾经提出和亲,动机不纯)

而明朝君臣斗看不清形势,内部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粮食问题,老百姓没有饭吃了才会起义,不从内部找原因,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安内是崇祯皇帝及其大臣首先面对的问题,关键是崇祯皇帝的大臣们都看着自己碗里的饭,根本就不顾王朝的安危,崇祯缺乏果断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至于对后金的和议问题,无非是要割让土地,可以暂时获得一段喘息的时间,平定内部之后,养精蓄锐,再进行谋划对清军的进攻,收复失地。如果没有暂时的退让和割舍,明朝根本没有喘息时间的,灭亡成为必然。

对后金(清)的和议、平复农民起义军、与民休息同时并举才是明朝延续的王道。至于和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