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求不得,放不下”出自佛教的人生三大悲之一: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其本意大致為:越求越求不得,得到便難以放下。

人生在世,皆有所求,但凡所求,必有不得,這是人世間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情況。但生而為人,都免不了兩個劣根性:

1,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2,已經到手的東西難以放棄。

可人生在世,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兩頭兼顧,哪有那麼簡單。

於是乎就演變成了最矛盾,也最讓人痛苦的情感:“求不得,放不下”。

“求不得”是“可望不可即”,明明很喜歡,可是它偏偏就不屬於你;

“放不下”是“得到難丟棄”,到手的東西,又如何能說丟棄就丟棄?

一個是欲求不得,一個是欲罷不能,這兩者,總是讓人為之難過傷心,糾結痛苦。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一,求不得:可望卻不可及

我們活在世上,總有或多或少的追求,或大或小的夢想。

然後追求追求,很可能追了一生,也求不得,夢想夢想,夢了一輩子,也只是空想。

你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可是你偏偏就是得不到它,

用盡了全部力氣,也只是徒勞無功。

最後它會變成你的執念,讓你一直想著、念著、惦記著、也痛苦著。

到頭來,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悲哀。

就好像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算明知不可為,也非要為之,客到頭來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正如武侯孔明,一生致力於北伐,最後只落得了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悽慘下場。

諸葛亮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為匡扶漢室竭盡了全力,一生六出祁山,最後身死五丈原。

後世人都說,諸葛亮窮兵黷武,毫無軍事常識。

在實力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依舊堅持北伐,簡直就是愚蠢,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大家想過嗎?連我們這種俗人都能看出,當時的蜀國根本沒有和魏國爭雄的資格,

聰明如妖的諸葛亮,又如何能看不出來?

可看出來了又怎麼樣?北伐曹魏,是他必盡的義務,就算明知成功的可能寥寥無幾,

他也不得不拼上自己性命,去搏一搏那一絲幾乎看不到的希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一種大無畏精神。

只是北伐大夢,於他而言,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難以建成。

最後困死於五丈原,他也只能留下那兩行讓千古都嘆息的清淚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二,放不下:得到再失去

人是一種極有佔有慾的的生物,就好像獅子老虎具有極強的領地意識一樣,

已經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叫你放棄,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麼你對那件事物已經厭倦,不感興趣,你也不會容許把它讓給別人。

就算是把給至於高閣,看都不在看一眼,也不會輕易就把它丟掉。

因為你已經對它產生了太重的依賴,就算不在意,也割捨不斷。

因為人也都是念舊的,縱然是再喜新念舊,也會偶爾懷念起過去的事物。

那是你的根,是歸宿,是回憶,是你這麼多年活著的證明。

但是,隨著你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就代表著你肩膀上的擔子太重。

就算是最後想放下了,也放不下了,就只能苦苦的支撐。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正如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他上位時才三歲,你說他真的知道什麼是皇位嗎?對,他不知道。

只是在這個位置上做的太久了,他已經習慣了當皇帝的感覺,就算不喜歡,也丟不下這股榮耀。

溥儀前半生一直被關在皇宮中,絲毫沒有自由這一說。他渴望離開皇宮,渴望自由

其實當時的皇位已經是徒有虛名,毫無實權,他自己也明白。

可是真到了讓他出宮的時候,他反而不情願走了,因為皇位對他來說,意義太大了。

那是祖宗的基業,那是幾十年的尊榮,那是他一直以來的生活。

儘管他壓得溥儀快喘不過氣了,他事到臨頭,他還是難以放下。

否則他也不會在之後選擇了再此繼位,當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其實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幾乎盡是這般求而不得,棄而不捨。

反倒是那些沒想法的人,偏偏建立了極大功業,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宋太祖趙匡胤本無心江山,陳橋之上,卻硬是被手下披上了黃袍,打下了大宋江山;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原本只是想當個老師,可一路成長卻莫名其妙地建立了商業帝國。

那些還沒得到的人,只會想著追求,那些得到了太多的人,只會想著得到更多。

又有誰能像趙匡胤、馬雲一般,一個一開始並沒有想著去追求,一個在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說卸任就卸任。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其實只有知足常樂,才能笑口常開,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痛苦越大。

求不得,放不下,又何必呢?你只要一切順其自然便好。

佛曰: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

是你的,始終是你的,逃也逃不了,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求也求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