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的封號

取經成功後,如來佛祖賞賜唐僧師徒封號: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鬥戰勝佛",豬八戒為“淨壇使者菩薩”,沙僧為“金身羅漢菩薩”,白龍馬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佛教中,封號的等級秩序是佛、菩薩、羅漢,佛的地位高於菩薩,唐僧和孫悟空也就高於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

在到達靈山前,唐僧已經是他們幾個的師傅,地位已經確立,師傅高於徒弟很正常。唐僧是取經團隊的領袖,雖然只是凡人,降妖除魔的本領不如幾個徒弟,但是一心向佛的心堅定。在取經的路途中,他們能經受住各種考驗,唐僧功不可沒。他是團隊的靈魂,沒有他,取經不可能有結果。取經是他提出了的,並且認真實踐,結果被封佛也是很正常的。每次遇到危險,沒有孫悟空拼盡全力護衛,很可能取經會夭折,他是取經中的頭號功臣,最後被封佛也是實至名歸。在等級上,孫悟空的佛與唐僧的佛是一樣的,他們都是覺悟者,但是兩者還是有差異,唐屬於功德佛,屬於名譽性的,沒有什麼實力,而孫的戰鬥勝佛則是實力超群,戰鬥力爆表。從戰鬥力來講,孫是佛界的戰鬥機,單打獨鬥強於唐僧。不過已經覺悟了,打打鬧鬧似乎已經沒有必要。

八戒在取經中出了一些力,有過貢獻,但是犯的錯誤不少,本性上貪吃偷懶經常犯,而且意志不夠堅定,雖然到達了靈山,但是修為上還是不那麼圓滿,賜他菩薩合適,而淨壇使者符合其性格,封號賜的名符其實。沙僧在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大活小活全都扛著,團隊裡的凝聚力的擔當,戰鬥力缺了點,所以最後賜金身羅漢菩薩。白龍馬本身是龍出身,在取經路上化身為馬,做了唐僧的坐騎,安分守己,最後也是功德圓滿,受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三者的層次要低於前兩者,主要在於他們的貢獻和功勞不足。

就資歷而言,唐僧是最先開始西天取經的,其次是孫悟空,然後是白龍馬,最後是八戒和沙僧。白龍馬本來不在計劃之內,因為吃了唐僧的白馬,最後在觀音的勸導下化身白馬去西天。儘管資歷高於後者,但功勞、出身等因素只能排其末位。資歷上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

出身來看,唐僧本身是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自己人,投胎轉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再回本家,肯定需要封佛,畢竟前世也是佛。後幾個與天庭有關係,豬八戒是天蓬元帥,管著天河幾萬水師;沙僧,捲簾大將,為玉帝鞍前馬後;孫悟空,之前弼馬溫,為玉帝養馬,後來被授封齊天大聖,他們都曾在天庭當差,為玉帝辦事。只是白龍馬,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與玉帝的關係不是太大,況且是龍族,地位不如前幾位。相對孫悟空來講,八戒和沙僧與玉帝關係更密切,孫悟空畢竟出身是個石猴,靠自己的耍橫混到了那個位置,這只不過是玉帝安撫罷了。與八戒相比,沙僧與玉帝更親密,沙僧是玉帝身邊的近臣,關係非同小可。鑑於他們幾個的出身,佛祖對他們的封號不得不慎重考慮,畢竟都不是自己的人,脫離之前的隊伍,新的班主還是有所顧忌的,是不是對方派過來的臥底,一般事二主的人忠誠度都是有問題的,不怎麼受新班主的重視。孫之所以比他們要好,與玉帝的關係不親密有關,他沒辦法暫時投靠了天庭,並不是玉帝的嫡系,而且跟玉帝對抗,這種人更受佛祖歡迎。在跟他交手後,佛祖也認可了其本事,壯大佛教勢力需要有法力高強者,對這樣的選手,佛祖怎麼不會不重視了。

其實,唐僧師徒幾人,最先以肉身跟佛祖打交道僅僅只是孫悟空,其他都是到了靈山後才開始的。孫悟空與佛祖的交情超過了其他人,他被封佛也就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