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事動盪,何為第一等氣象

面對世事動盪,何為第一等氣象

馬祖道一禪師入寂前,面對生死只說六個字:“日面佛,月面佛。”日面即陽面、順緣,月面即陰面、逆緣,背後是超越陰陽順逆的同一尊佛。國難面前,輪到月面佛來給眾生開示。代言人,我們有請孔夫子。

孔子本心,在那個有名的故事裡,體現得最明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侍坐,孔子問他們理想。子路、冉有慷慨陳說治天下之志,公西華只願學於宗廟、做個禮官,但亦屬此類。最後問到曾皙(曾點),他說了那句流轉千古的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暮春時節,穿上新做的春服,和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孩童,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臺上吹風,唱著歌歸來。多麼美好的春遊景象,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

夫子聽完,喟然嘆道:“吾與點也。”我贊同曾點。

孔子為什麼最贊同的是曾點,是一個千古公案,眾說紛紜,歷代先賢亦莫衷一是,畢竟看上去太不儒家了。要明真意,須知曾點是孔門有名的狂者,無意用世,他回答前也明確說自己與其他三人全不同,所謂“異乎三子者之撰”。這就表明,如同後世以莊子為孔子的教外別傳,就像禪宗之於佛教。曾點的回答,孔子的贊同,指向的恐怕也是教外別傳的特出一路。答案究竟是什麼?

我看過最好的回答,是子路、冉有、公西華所說,皆為治天下氣象。唯有曾點所說,是平天下氣象。楊樹達所謂“太平社會之縮影”。唯有太平之時,人們才過得上這樣歡快祥和的小日子。曾點是狂者,夫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不達中庸境界,也要到狂者胸次。狂者直截,故曾點直抵根本;聖者圓成,這便是孔子的順承處。

《大學》“八條目”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也正居最後——最後就是最終,最終就是究竟;落在氣象上,就是大道本來如是,時時處處如是。人有次第,道無次第;人之次第,只是道之層次。所以一般以為前四條關乎心性,後四條關乎事業,這是下層見解。中層見解,如禪宗所說“都是自家屋裡事”,自我一身心,即是一家國天下,所謂“人身小宇宙”“人心小宇宙”,自家這裡便具足八條,人要做的是圓成自己,再推己及人,推及家國天下。上層見解,則如僧肇所云“會萬物以成己,其唯聖人乎”,如陸九淵所說“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家國天下、萬物宇宙,亦皆是自家屋裡事。行於自己事,即是行於天下事;行於天下事,即是行於自己事。在這個層面,無論世事如何流轉動盪,都在天道運化之中;無論如何運化,都不礙底下,是個平天下氣象。

平天下氣象即太平氣象,面對世事紛亂動盪,這便是第一等氣象。無論世事如何動盪,自己胸中都要太平。世事越動盪,心中越要太平。

實相如是,契證實相的修行,亦有個上層見解——還是如八條目所示,從致知到平天下,這是漸教;反過來,從平天下氣象到真知,才是頓教。漸教是過程上的前因後果,頓教是層次上的因果同時。夫子這裡直示頓教,便是所謂教外別傳之特出。要先具備這平天下氣象,而不是最後才完成,便是其中的關竅。儒家的珍貴,就在於直了在世事上見,直了在世事上得,而不是先己後人,先心後事。“觀者即是所觀之物”,人即是世事本身,只是世事運化、緣起無盡的通道。

如何見,也就在這其中。

子貢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夫子只說家常話,而性與天道就蘊含在這平常中,這是最上乘工夫,《論語》就是一部公案集。易《繫辭上》又云“聖人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則遙相呼應著子貢這句話,共同為我們更明白地揭示了,直了得見平天下氣象的秘密——你要全然徹底地融入世事中,當下世事就是你,你就是當下世事,所謂可得而聞的家常、所謂吉凶與民同患,則那個不可得而聞之密,自現。其中的關津,便是“洗心”,你不要有一絲毫見解和判斷,無論如何高明與深沉,因為都是隔絕障蔽,你與世事分為了兩截,便不在運化通流之中,而站在了對立面。你只是在全然觀照中應緣而起、從緣而行,說得更明白點,就是順從自己的本心,在充分自覺中行而不言,除非言也屬行——擔當之發心的自然抒發,而不是局外人的評點與湊熱鬧。“望道未見,才是真見”,結果即寓於過程之中。

夫子生於禮崩樂壞之世,一生奔走卻一無所成,“累累若喪家之狗”,所以常悲,因為作為一個人,他不能不有悲,“吾與點也”上故有一嘆。卻更用盡一生,同時為我們作了平天下氣象的開示。這就是王弼的“聖人有情,而不為情所累”,莊子的“悽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儒家搏浪,佛道隨順,也只是分別象徵了天道之乾坤兩面,本心並無異。當下之事,正是紛亂動盪,故正是見太平氣象之時。當下面前,正要洗心,在同患之中契入深密。那些一線的擔當者,那些即使不在一線也在竭力奔走的人,也許他們不自覺,但契合的就是這一層,為生命真機的直髮。你我也許力微,也毫不妨礙契合這一層,事上力所能及,性上毫無虧欠。

如此,則如雲門禪師雲:“日日是好日。”孔子更進一步告訴我們:在日日是好日中,去創造日日是好日。

日面佛,月面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