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術室:披堅執銳,臨難不顧

記錄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介入手術室 陳健聰 陳利芳

2月6日的中午,春雨淅瀝朦朧,忙碌的介入手術室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一例急性下肢動脈栓塞閉塞的患者已經在急診送院的路上,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預警信息:患者與“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被觀察者”曾有密切接觸,同樣可以視為“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

這名患者,該如何診治?介入血管外科的張紅主任不禁為此沉思——他,正是三個月前在萬米高空吸尿救人,感動神州的張紅主任。這名患者屬於“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為他進行手術的話,參與手術的眾多醫護人員都將冒著巨大的風險。但是,如果不及時為這名患者開通下肢動脈的話,患者將面臨著截肢的風險。如何抉擇?

廣州抗疫實錄|介入手術室:披堅執銳,臨難不顧


很快他便為患者制定出“血管切開手術探查+取栓術”備“支架植入術”的複合手術方案,並啟動介入複合手術室團隊。

介入手術室陳利芳護士長立即向醫務部、感染科以及手術室供應室片區吳小珊護士長等彙報,同時按照上級指示迅速啟動了“疑似新冠病毒感染”手術患者的三級防控方案,並及時調取三級防護用品,確保防護措施的周到以及防護用具的齊全。

介入手術室的姑娘邱飛鳳也主動請纓出戰,在疫情響應的初期,她早已為願意奔赴武漢馳援而報名,也最早參與了相關防護的知識培訓。雖暫時沒有馳援的機會,但此時此刻她也義不容辭地首先站了出來,迅速從到達手術間配合工作。

由於這是一例介入血管複合手術,在手術環境要求既要滿足血管介入手術需求,又要滿足血管切開手術需要,同時還得符合特殊病人的感控要求,按照剛剛制定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急診介入複合手術應急預案及流程》,將該手術安排在2號樓1樓的3號手術間進行,陳利芳護士長與邱飛鳳護師迅速清理手術間不需要物品,備齊手術必須品;並向手術室護士及麻醉醫生介紹3號房整體佈局及物品擺放位置等事項,對手術流程達成共識。

廣州抗疫實錄|介入手術室:披堅執銳,臨難不顧


大家默契配合,互相幫助。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張紅主任及邱飛鳳護師主動讓出一體式防護服給年輕醫務人員,表示 “年輕人要防護好,不能有風險!我們見多了,會注意好。”

一層洗手衣,一層隔離衣,一層防護服,一層手術衣,參與介入手術的張紅主任、劉玉龍醫生和邱飛鳳護士還需要另外揹負著一身沉重的鉛衣。但唯有保護好自身,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所謂披堅執銳,臨難不顧。患者入室後,複合手術團隊馬上如火如荼地開始了治療。在下肢動脈切開探查後,患者的血管腔內狀況不如預期中理想,手術方案也從最初的切開取栓調整為支架置入術。為避免受到不必要的X線照射,陳利芳護長一邊指導麻醉醫生、手術護士更衣退出手術間,一邊配合介入手術護士邱飛鳳傳遞支架植入術的手術耗材。

複合手術團隊配合十分默契,有條不紊地調整環境佈局,迅速地從開放手術流程轉換到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流程。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安全順利地結束,最終患者的下肢動脈的血流得以恢復,足背皮溫也很快從冰冷轉為溫暖。

手術結束後,脫去層層的防護,複合手術團隊的每個人無一例外的被汗水溼透了全身,宛如落湯雞一般。但每一個人,臉上都不約而同地綻開了笑容。這份笑容,來自於心底中的相互信任和敬佩。不管何時何地,醫護人員都是戰鬥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線,平時如此,疫情當前更是如此。

廣州抗疫實錄|介入手術室:披堅執銳,臨難不顧


我們職責在身,義不容辭。更何況,我們所冒的風險,相比奮戰在武漢前線的兄弟姐妹可以說是不值一提,對比他們,我們所貢獻的也只能說是微不足道。但我們都希望以這一份堅守在一線而毫不退縮地態度為武漢打氣!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