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湖北疫情仍处高发期

院士:湖北疫情仍处高发期

2020年2月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准备进入病房。图/财新记者 丁刚

  【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对于未来的疫情发展,各界颇多猜测。在2月9日的湖北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专家陈焕春说,个人判断,湖北疫情目前仍然处在高发时期。

  陈焕春说,毕竟湖北发病比较早,发病人数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其他省份则要少一些,加之湖北一些经验教训可供借鉴,因此,其他省份疫情控制可能会相对好一些。

  陈焕春介绍,病毒特性是喜冷怕热,温度越低对其越有利,温度越高对其越不利,因此,从病毒性疾病发病的规律来看,头年10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左右,这半年时间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病毒性疾病高发时段。据此规律来说,个人判断湖北疫情目前仍然处在高发时期。

  陈焕春说,控制传染病,主要就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主要靠疫苗和药物,在疫苗和药物没有出来之前,最关键的措施是要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多个中间宿主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对此,陈焕春说,穿山甲有可能是潜在的中间宿主,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所以,今后应该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陈焕春解释,报道称穿山甲分解的毒株与感染人毒株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这可能是一个基因或者某个基因判断,或者整个全基因组的序列相似性,如果是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都达到99%,这个意义就比较大。比如,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最近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与云南一种蝙蝠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达到96%,如果和穿山甲达到99%,参考价值就更大。

  陈焕春还介绍,在病毒溯源研究方面,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中发现的SARS相关病毒拥有87.1%的相似度,与SARS病毒有79.5%相似度,与云南蝙蝠样本中发现的病毒相似度高达96%。

  发布会上,陈焕春表示,通过不断的分析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通过受体进入宿者。

  但发布会结束不久,陈焕春即对向其求证的《知识分子》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病毒的表述,“可能是口误,或者有一点错误”,应该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

别混淆气溶胶传播与空气传播

  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称,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作为新冠肺炎的一种主要传播途径,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2月9日,国家卫健委在“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页面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指出,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气溶胶可以造成传播,但是大家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气溶胶传播主要考虑在一些特殊环境,比如密闭狭小空间内,有报道称手术室内一次性释放大量病毒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气溶胶传播。

  徐顺清说,大家可能有一种误解,把气溶胶传播与空气传播相混淆,甚至认为武汉的空气到处都是气溶胶,到处都有病毒,非常恐惧,这完全没有必要。“其实气溶胶就是一些非常细小的粒子,包括液体和固体粒子形成气溶胶,病毒颗粒不可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存在。一般情况下,戴口罩是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的。”

瑞德西韦临床效果如何

  2月6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已经开始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志勇介绍,瑞德西韦在体外,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对SARS病毒、MERS病毒有效果,二者都是冠状病毒,和目前的新冠病毒有很多方面类似,理论上讲应该有效果。目前只有一个美国病人用过,能否在其他病例身上用,还需要做临床研究证实。

  彭志勇说,今天是9号,只有3天时间,很难说效果怎么样,最后效果要等到试验完以后,专家一起集体评估,其中包括很多评价指标,病毒学证据,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而综合判断,还需要统计学一起证明药物到底有没有效果。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发布于今日头条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实时全面深入的疫情报道,请点击下载财新App阅读

更多对武汉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