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在寶媽元香眼中,自己5歲的女兒是一個非常懂事、讓人省心的好孩子,在家裡懂得看爸爸媽媽的臉色,很少惹爸爸媽媽生氣;在外面表現得很謙讓,從來也沒發生過和別的小朋友爭搶東西之類的事情。

不過,有一次元香和一位從事教育的閨蜜說起女兒的表現時,閨蜜卻對此並不樂觀,她告訴元香:“過於聽話和懂事的孩子,有可能是內心自卑,父母如果不引起重視,反而把孩子的聽話和懂事當作優點,可能今後很難培養出自信的孩子來。”

聽了閨蜜的話,元香這才想起,女兒在很多時候確實表現得不太自信,但她一直覺得女孩子嘛,會害羞是正常的,所以並沒有當回事,看來以後需要多關注女兒的心理狀態了,不能讓女兒一直自卑下去。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孩子若有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很可能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1. 1.很聽話,從來不頂嘴

孩子聽父母的話,父母說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讓做什麼就不做什麼,父母批評孩子,孩子也只是默默地聽著,從來不頂嘴。這樣的孩子估計會有很多父母喜歡——因為太省心了啊!

但是,孩子雖小,卻也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很聽話,從來不頂嘴,只能說明他一直在忍氣吞聲!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比較怯弱,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保護自己的權利,把自己的想法壓抑在內心,不敢做自己,是非常自卑的。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1. 2. 善於察言觀色

洋洋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時主要是奶奶帶他。在外人眼中,洋洋非常懂事:跑摔倒了自己起來拍拍衣服,不像有的孩子那樣一定要哭一場;會主動跟長輩打招呼;有人跟他開玩笑,他從來不惱;別人給他零食,他會先看奶奶的意思,奶奶不讓他要,他絕不會伸手接……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懂事的孩子,其實讓人格外心疼:以前他摔倒的時候也會哭,但奶奶會大聲罵他不長眼睛;別人把他逗哭了,奶奶不以為意地說“你這孩子真不經逗”;有兩次一起玩的別的孩子家長給他零食吃,他回家被奶奶打了手心;跟長輩打招呼,也是因為想討奶奶的歡心……

孩子多是天真爛漫的,心思比較單純,腦袋中也不會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如果一個孩子過於懂得察言觀色,有著與其年齡不符的“成熟”,說明他在違背自己的內心討好別人,在犧牲自己的利益換取別人的表揚,這樣的孩子,實質上內心是非常自卑的。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1. 3. 分東西時從不主動上前拿

孔融讓梨是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講的故事,故事的本意是教孩子學會禮讓。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分東西時從來不主動上前拿,卻未必是好事。

笑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在幼兒園裡,老師分完水果後還剩下幾塊,別的小朋友都圍在老師跟前想再吃一塊,笑笑雖然也想吃但她從來不上前去;舅舅帶她去超市買零食,跟笑笑說想吃什麼自己拿,笑笑隨便拿了一包零食就說不要了。

笑笑看起來多麼懂事,不爭不搶的,但是,這其實是自卑的表現。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怎麼會沒有自己的需求呢?有需求就表達就去爭取,這很正常,如果有正常的需求卻不敢提出來也不敢去爭取,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自信,害怕被拒絕,害怕別人會因此不高興。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1. 4.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

小嘉樹上幼兒園大班了,是一個非常乖的男孩子。他平時會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如果別人表揚了他,他會很高興;做完一件事之後,如果別人沒有表揚他,他就會問:“我做得好嗎?我可以得到表揚嗎?”媽媽覺得這是小嘉樹求上進的表現,對此非常高興。

“渴望得被認可”確實是人類一種正常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但如果孩子過分追求別人的表揚,其實是他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他律”意識過於強烈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自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只有當別人正面評價他時,他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自卑的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價值,膽小怯懦,遭受不起挫折,長大之後也很難獲得成功。因此,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自卑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消除這種不良心理,樹立自信心:

①父母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不對孩子過於嚴厲;

②平時多鼓勵孩子,少打擊和批評孩子;

③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④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正常需求;

⑤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不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

孩子這四個“懂事”的表現,實質是內心自卑,父母別錯當成優點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文中提到到的這幾種“懂事”的表現嗎?歡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