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經常更換烹調油?食用多種植物油有什麼營養優勢?

油脂根據脂肪酸的不同構成,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根據不飽和程度的差異,又分為 n-3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和 n-6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

n-3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又稱為 Omega-3 脂肪酸,包括 α-亞麻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

α-亞麻酸可以在體內轉化為 EPA和 DHA,是 DHA 和 EPA 的合成前體。<strong>它們在促進人們認識能力、學習能力、協調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n-3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亞麻籽油、胡麻油和深海魚類等食物中。魚油和深海魚類則是 EPA 和 DHA 的主要且直接來源。

為什麼要經常更換烹調油?食用多種植物油有什麼營養優勢?

n-6 系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指亞油酸,是分佈最廣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在體內可轉化成花生四烯酸,<strong>它是嬰幼兒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兩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從胎兒到嬰兒 2 歲前會在其前腦中持續增加,參與大腦構建。

富含 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紅花油、葡萄籽油、西瓜籽油、葵花籽油、核桃油、小麥胚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中等含量的是芝麻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花生油和松子油等,下圖為常見食用油的成分和適用人群。

為什麼要經常更換烹調油?食用多種植物油有什麼營養優勢?

動物脂肪與植物脂肪的平衡

脂類的攝入,主要來自肉蛋奶魚、烹調油和堅果,各種不同種類脂肪酸之間的比例平衡對健康非常重要。人體內的脂類一半來自動物、一半來自植物,是保持體內脂類平衡的最佳比例。

來自動物的油脂,人們從肉、蛋、魚等食物中所獲得的基本足夠,而且動物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宜過多攝入,否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建議大家在烹調油的選擇上應該多選植物油。植物油中的脂肪幾乎是100% 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不含膽固醇,而且含有較多的維生素 E。

但植物油因來源不同,其不飽和脂肪酸的構成各不相同,營養特點也有所不同。<strong>大家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達到營養互補的目的。

為什麼要經常更換烹調油?食用多種植物油有什麼營養優勢?

不同脂肪酸比例的平衡

成人膳食結構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適宜比例應<1︰1︰1;而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脂肪酸平衡就是,“n-6多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脂肪酸”為 (4~6) ︰ 1。但根據文獻資料,目前我國居民對這兩種脂肪酸的實際攝入比例大約為 20︰1。

<strong>研究調查表明,中國城市居民當前食用的烹調油普遍以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為主,這些油主要以 n-6 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n-3 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少。

減少n-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就是改善n-6/n-3的比例,所以大家應減少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用量,多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和山茶油,以及富含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籽油、胡麻油和紫蘇油,這樣才能做到脂肪酸的比例均衡。合理的攝入比例有利於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水平,促進心腦血管健康,且有益於平衡免疫功能。

脂肪攝入不平衡的問題:肥胖和腦萎縮

脂肪攝入多於消耗,脂肪攝入類型不健康,人體容易出現的典型問題是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腦萎縮。對於腦萎縮與脂肪攝入的關係,目前還不為大家所重視。但是,我們知道,胎兒和孩子的大腦發育必需有充足的脂肪供應,而成年人長期脂肪攝入不足的話,老年後容易腦萎縮。

所以,脂肪的攝入既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


作者:王旭峰 主編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

來源:《中國人該怎麼吃?》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為什麼要經常更換烹調油?食用多種植物油有什麼營養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