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為鼓勵日本男人積極參戰,日本女性究竟是如何做的?

gaodaf21


一場戰爭下來,拋開經濟損失,最直接的就是人員傷亡了,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大量的人員傷亡很可能給一個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而一般來說,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一般是不會上戰場,所以表面看上去,戰爭和女人的關係似乎並不大,但實際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拿日本為例來看看。



二戰中的日本,除了男人們迷戀戰場之外,絕大多數女性也對戰爭達到了一種“狂熱狀態”,她們雖然沒有大批大批的衝往前線,但是,她們卻在後方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支持日軍的侵略戰爭。

二戰時期的日本男人從小就接受“武士道精神”薰陶,所以在大多數日本男人心中,一直都認為戰死沙場是一種非常榮幸的事情。

當然了,長時間被這種教育薰陶,日本女人也逃自然不過去,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她們為了支持自己男人們上戰場願意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一、比如當年日本女人曾成立了一個“大日本國防婦女會”,這個婦女會的成員大多數都是在外參軍戰士的妻子。在二戰中後期,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進一步膨脹,對外派出的軍隊數量越來越多,一度導致這個國防婦女會組織越來越龐大,人數最多的時候成員甚至超過了百萬。

二、還有很多女人,為了鼓勵自己的丈夫上戰場,不惜以死相逼,比如二戰時期日本國內發生的“千之代子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話說當時一位日本的中尉,剛結婚不久,就要奔赴戰場,面對嬌妻,中尉始終不捨離去,而這個妻子為了讓自己的丈夫拋棄一切念頭全身心投入戰場,她自願結束了生命。

而在這件事發生之後,日本政府也以千之代子為榮,大肆宣揚這種“大無畏”精神,用此來鼓勵日本女人。


三、當然了,還有慰安婦,當時日軍並不僅僅從亞洲等很多被其殖民的國家蒐集慰安婦,就連他們自己本國的很多女人也成為了慰安婦,前往各地的日軍軍營當中。

當年,為了進一步擴大日軍國內的“慰安婦隊伍”,經常有日本女人在日本各地來動員大會,以達到拉攏慰安婦的目的,她們的出現就是為了滿足日軍的生理需求,當時很多日本女人把這種事情當做她們光榮的使命。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日本女人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在她們當中有人甚至要比戰場上的日軍還要迷戀戰爭,迷戀所謂的軍國主義。

不過隨著兩個原子彈扔向廣島、長崎之後,日本再也站不起來了,而留在日本她們這些女人心中的軍國主義,也隨著原子彈大爆炸而消失。


夏目歷史君


有一部電影叫《戰爭讓女人走開》,戰爭是男人之間的對決,不管哪個國家,都沒有成建制的徵集女兵上戰場。

可是當女人們被綁架上了戰爭列車後,她們有的比男人還瘋狂,雖然她們的結局很悲劇。

日本是個奇怪的國家,雖然只是個小小島國,卻有著一副佔領世界的野心。

特別是在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佔領了日本人的頭腦,經過幾代人的軍國主義教育,日本人的情緒被調動起來,野心膨脹,在以天皇為首的戰爭狂人的拼命煽動下,有多少日本平民百姓做了“大東亞聖戰”的炮灰!

煽動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比現在的邪教組織還要邪惡。

1945年,日本已是窮途末路,天皇那小子更是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綁架全體國民上車,威脅要與盟國同歸於盡。

當時的日本,無論男女老少,都做好了為天皇獻身的準備。

日本民眾拿著木頭槍和菜刀,抱著殺一個賺一個的心理,已經失去了理智。

而天皇和那些戰爭販子卻在瘋狂的挖地道,置國民的生命於不顧,只想著自己能不被殺掉。

要不是原子彈的威攝,不知道有多少日本人會“玉碎”。 日本的女人們,平時承擔的角色是妻子,是母親,是女兒,可是在戰爭中,很多女人失去了理智。

母親送兒子上戰場,讓兒子為天皇盡忠,是無數日本家庭的劇本。

新婚妻子為了丈夫沒有後顧之憂,毅然自殺,理由居然是不能以婦人之軀耽誤男人為天皇盡忠。

我們來看看,二戰中,日本女人都做了些什麼吧!

"女子挺身隊"指的是由女子組成的敢死隊,但是,在二戰時期的日本"女子挺身隊",卻是一支軍妓部隊,是一些為了滿足那些男性士兵性慾的隨軍"慰安婦"。


她們是"隨軍到戰地部隊,安慰作戰部隊官兵的女人"。當時日本的女人,把加入挺身隊當成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誰家的女兒加入了挺身隊,親友們都要來祝賀,祝賀家族又出了一個為天皇陛下效忠的女勇士。

在日本戰爭失敗之時,女子挺身隊員們紛紛用跳崖來表達自己的忠心,懸崖下面堆滿密密麻麻的女人屍體。

日本有位21歲的新婚妻子,在丈夫出征前夜,在丈夫身邊自殺。她留下了一封遺書:

“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如果讓我說為什麼而喜悅,那就是能在明天丈夫出征前,先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讓他從此後不要對我有一絲的牽掛。”

這個女人名叫井上千代子。她的丈夫叫井上清一,是侵華日軍第十師團的一名士兵。


為了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更好的為天皇盡忠,在丈夫開出徵赴前夜自殺身亡。

千代子自殺件被報紙、雜誌被廣泛宣傳,井上千代子成為 “日本婦德的典範”,被天皇賜予“昭和烈女”的稱號。

皇后親臨“昭和烈女”的“遺德顯彰會”。 千代子的朋友,一位普通家庭主婦安田以此為契機,組織成立了“大日本國防婦人會”,呼籲全國的婦女以千代子為榜樣,拿起武器,參加戰訓,為“大東亞共榮”作貢獻。

“大日本國防婦人會”最高峰期有 1000萬人加入,是日本最大的支持戰爭的婦女組織。


井上清一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在中國參與了多次針對中國人民的屠殺,據他的日記記載,他新手殺死的中國人就有四五十人,犯下了累累罪行,也算是沒有辜負老婆的期望了。

日本戰敗後,川上清一被列為戰犯,於被捕時自殺。 這些狂熱的女人們,有人為鼓舞士兵的戰鬥意志,突擊嫁給出徵的士兵。

實際直接的後果是造成更多的寡婦和沒有父親的孩子,這是違揹人類情感的事情,是不負責任的選擇,日本女人已經為軍國失去了自我。

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在其出版的日記中記述了一位日本母親送兒子上前線的情景,知道那位母親怎麼說的嗎?

她說:

“這是一次千金難買的出征,你高高興興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的話,你就剖腹自殺!因為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沒有關係……”

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母親變成了魔鬼,母愛蕩然無存。

女性在日本地位是非常低的,她們本來只負責相夫教子,不參加社會活動。

可是當時日本男性們都上了戰場,日本迫切需要勞動力,大量女性進入生產第一線,為前線製造槍支彈藥和軍事物資,為日軍提供後勤保障。

日軍的後勤工保障者中有包括很多的慰安婦,雖然慰安婦中很多是朝鮮人和中國人,但絕大多數是日本女人。

這些女人不是被強迫的,而是自願的,她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報效天皇,感到非常光榮。慰安婦接待士兵的最高紀錄是一天370人,由一個名叫淺口的日本女人創造。

由於她工作突出,還被評為模範人物。 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人成了日本的佔領者和征服者。

日本女人一改平日作風,主動對美國人諂媚,對那些大日本光榮武士開始棄如鄙履。

從前線戰敗回國的日本兵,這時成了日本女人眼中的垃圾,美國大兵才是她們的神祗。

這就是日本女人,有奶便是娘,拳頭大就是爺,為了利益什麼都可以幹。怪不得,現在有那麼多的日本女老師躺在硬盤裡。

雖然戰爭中的女人值得同情,但日本女人絕對是個例外,那些刷新三觀的變態思想,每每聽來總是毛骨悚然,我是不會同情她們的,你們大家呢?

參考: 《東史郎日記》


剛日讀史


原子彈下沒有冤魂,日本男人在侵略東亞東南亞各國時,日本女人在積極充當慰安婦,為日軍搞後勤工作。

絲毫不用驚奇,日本女人對日本帝國的忠心,超過了我們所有人的想象。

二戰末期,日本的很多飛行員被要求參加神風敢死隊,駕駛類似於導彈的飛機去轟炸美國的軍艦。在選取飛行員的過程中,飛行員的態度只有兩個——要麼願意去,要麼堅決去。

同樣,日本的法西斯軍隊在國內招募慰安婦時,日本女人態度也是兩個——要麼願意,要麼堅決。

能當慰安婦,為“大東亞聖戰”服務,在日本是十分榮耀的一件事。拿著的是一個人當慰安婦,全家全村都光榮。

有人想問了,日本女人就沒有廉恥嗎?為什麼明知慰安婦是那樣的工作,還願意去?

這就要看日本天皇的權威和武士刀精神的洗腦作用了。

在日本文化中,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女人的存在就是為男人服務的。女人的身體,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自己從屬的那個男人,這個男人可以是父親、也可以是丈夫或者兒子。日本的這種“三從四德”已經遠遠超越了儒家思想,走的更遠更變態。

有個很有名的間諜,叫川島芳子,本來是清朝肅親王善耆的女兒,被稱為十四格格。這個豪格的嫡系女子,6歲時被父親送給了川島浪速當養女,17歲就被父親和哥哥們強姦多次。整整四年時間,川島芳子就在川島家成了發洩獸慾的工具,也正是如此,川島芳子不願意做女人了,後來一直以男裝示人。

日本的這種傳統,在明治維新前就十分明顯了。幕府時代,日本的遊廓事業十分發達,遊女們不光招待國內的客人,也招待外國的客人。在日本僅有的通商口岸中,會有兩個專門招待外國客人的妓院,一個專門招待中國人,一個用來招待荷蘭人。

黑船事件中,美國用武力逼迫日本打開國門,日本人對外國人的態度立刻發生了180度轉變。招待外國人的妓院,越來越紅火,為日本政府賺到了大量的發展資金。日本女人發現,在國內生意不錯,到國外應該也不錯。於是日本成為了19世紀後半期妓女出口第一大國。巴西的種植園發達,日本妓女就去巴西;東南亞橡膠園暴利,日本妓女就去東印度群島。

從某種程度上說,日本的妓女打開了日本看世界的窗戶,同時成了日本侵略世界的先鋒隊。試想一下,妓女們總是從國外匯款回來,日本的老爺們不能坐等著吃軟飯吧!侵略行動就這樣開始了。

二戰中,日本的軍隊遍佈整個西太平洋,成為亞太地區的霸主。與此同時,日本的慰安婦也跟著侵略者,走遍萬水千山。

眾所周知,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發動戰爭主要靠掠奪資源。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妓女在掠奪資源發動戰爭方面也功勳卓著。

抗日戰爭中,僅在黑龍江和吉林兩地就有7萬妓女營業。據一個名叫維斯帕的意大利間諜留下的資料顯示,日本官方開辦了很多妓院,為侵略者籌集資金。在哈爾濱,有個提供租妻服務的公司,門口有日本憲兵把手,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租賃到自己喜歡的女子。來到這裡的顧客,會拿到一個高清畫冊,上面不僅有女子的照片,還處女與否、身材三圍、文化程度、歌舞技藝等。

通常來說,租妻的服務期限是5年,預訂款是25%,到貨後付清尾款,不接受退貨。每次有新來的日本女子,都會經過精心打扮、坐上花車招搖過市,介紹她們的種種優點,用來招徠顧客。

合同期滿後,這些日本女子又會回到日本,和自己的父母團聚,找個老實男人嫁了。


歷史知事


前一段時間突然興起了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二戰時的日本男人都去打仗了,那麼日本女人在家裡幹嘛呢?

骯髒的“慰安婦”制度

探討這個問題,可能大多數人心中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臭名昭著的“慰安婦”制度了。

二戰時期的日本由於參加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在本土之外。從而導致遠赴國外參加侵略戰爭的日本士兵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這些年輕的日本士兵該如何解決生理需求上的問題?

於是日本軍方想出這樣一個辦法:每到一個地方之後,就會在軍隊駐地建造慰安所、妓樓等設施,從而方便軍中士兵發洩慾望。在當時,“慰安所”中服務日本士兵的女性大多都是日本侵略者在東亞各國通過誘騙、搶奪等方式所徵集來的女性受害者。

除此以外“慰安婦”中還存在很大一部分日本本土女性,而這些人中除了被軍方強迫參加的以外,還包括一大批自願參加“慰安婦”組織的日本女子,這一部分人在被稱作“日本女子挺身隊”,冠其名為“為了日本自身的利益挺身而出的傑出女子。”

記得有一部關於二戰的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一位日本軍官前往“慰安所”解決生理需求,結果他看到進來服務的女子後卻大吃一驚,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生姐姐。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軍方對於“慰安婦”制度的不擇手段。

二戰結束後,有學者對二戰“慰安婦”的數量進行了一個統計:其中,20多萬“慰安婦”中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日本本土女性,而且大部分都屬於是自願行為。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二戰日本政府對於日本女性醜陋的“廢娼”制度。

不擇手段的日本政府

二戰中期,由於日本侵略戰爭的不斷擴大,導致軍中士兵對於生理方面的需求日漸加深,成為了日本侵略戰中最大的難題之一。為此日本政府想到了一個辦法:取消國內的娼妓制度,建立專門為軍隊服務的“慰安”制度。

當時日本政府在本國內招募“慰安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明面上的直接招募。二戰時期除了參戰男性以外,還有一大部分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女性。在其思想中,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已經是一種非常光榮的行為,是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的方式。

第二種方式則是哄騙和拐賣。日本政府以招募“軍隊食堂服務員”、“軍隊女傭人”的名義哄騙了大量的日本貧家女子前往二戰戰場為日本士提供性服務。二戰後期,則已經形成了強制性、範圍性的招募徵集活動,並美其名曰:“慰安是發揮日本女性的真正價值!”

為“侵略戰爭”進行生產活動

除了骯髒的“慰安婦”制度之外,二戰中日本大部分女性的主要任務則是在國內從事工業生產,為軍隊提供軍需用品。

由於戰爭的爆發,導致國內男性勞動力的大批量減少,為了保證侵略戰爭中的軍需用品能夠正常供給,日本政府佈告全國,號召國內的婦女兒童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事軍用品的生產加工活動。

侵略戰爭中的“生育機器”

另外一點,戰爭往往是導致大量人口流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更何況是影響全人類的世界級戰爭。二戰爆發之後,日本男性人口急速下降,為了能夠保證軍隊兵力的充足,日本政府鼓勵全國婦女積極生育,為進行持久做準備。於是二戰中的日本婦女又有了一份新工作——“生育機器”。

除了生育新生嬰兒之外,日本婦女還會接受軍國主義思想教育,並積極學習各方面課程,包括政治思想、身體素質等全方位的專業性培訓。等新生嬰兒降生之後,身為母親的女性就會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一股腦的傳輸給新生兒,為侵略戰爭積極培養“人才”。

勿忘國恥 砥礪前行

以上三種就是二戰日本女性支持日本侵略戰爭的主要方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日本女性對於這種活動有很大的自願性在內,但更多的還是日本政府的強制性和不擇手段性。

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對整個亞洲人民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在“七七事變”紀念日這樣的特殊時間裡,願我中華兒女生當自強,勿忘國恥,為民族振興大業砥礪前行!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洗腦下,很多的日本女人其實比男的還要瘋狂。為了更好地刺激日本男人上戰場,這些女人可謂是使勁了渾身解數!

主動去當慰安婦,滿足鬼子生理需要

二戰爆發後,在日本國內,不去參戰的男人其實是受到女人的極大鄙視的。當時的日本就像是瘋了一樣,非常傻逼地認為自己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他們可以說是滿腦子都是什麼“報效天皇”,“為日本而戰”的極端思想。

人總是有生理需求的。在外打仗的時候,也是如此。當日本設立慰安所的時候,日本國內的一些女人自願到慰安所裡面去。這些女人,在某些方面來說,是在向她們日本的一些還沒有參戰的男人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看,我都能為了我們的國家獻出自己的身體,你就不能去前線打仗嗎?

很多連媳婦都娶不上的日本男子,不可否認,他們就是為了這些慰安婦而去當兵的!可見,日本女人真是夠瘋狂的。對於當慰安婦,她們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內心驕傲的不行,實在是可笑至極。日本女人之所以如此瘋狂,和日本國內一些文學家的文學作品也分不開,有的文學作品顛倒黑白,反覆渲染他們是正義的,令人無語,被洗腦的太嚴重了。

你去當兵,我就嫁給你

這可以說是小日本的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了。二戰爆發的時候,日本的經濟很不好,很多連吃都吃不上,更不要說娶媳婦。娶媳婦,可以說是一種極大的奢望。那時,很多的日本男人為了能夠娶上媳婦,便同意去參軍。

當然了,他們基本上都是結婚的第二天便去參軍了。不少的男的覺得這種做法還是不錯的,因為可能自己一輩子都娶不上媳婦,可能會斷子絕孫了,現在雖然上戰場很危險,就算自己掛了,可是最起碼有個後了。要是走點運氣,在戰場上面沒有死掉,回來後就相當於白白得了個媳婦了,美滋滋!這些日本鬼子想的還真美!

有的更極端,以死相逼

這種情況其實就是針對那些有能力娶上媳婦的了。說實話,啥都不如老婆孩子熱炕頭。有些日本男人就覺得,跑到這麼遠的地方去打仗,還不如在家裡過小日子舒坦呢,可是女人卻不這麼覺得!

還是那句話,有的日本女人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太深了。有一個日本士兵,名字叫做井上清,二戰爆發的時候也是剛結婚沒多久。這個日本人就是挺清醒的,日本軍國主義的雞湯對他來說沒什麼卵用,再加上當時結婚沒多久,也捨不得離開貌美如花的妻子。於是,他便向自己的妻子明確表達了自己不會去參軍的意思。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他的媳婦就自殺了,只留下了一份遺書。當然,上面說的都很傻逼,什麼我對你太失望了,你竟然不為天皇效忠,什麼我死了,你將不會再有牽掛,你就能好好打仗了之類的。反正就是表達了一個意思,讓自己的丈夫一定要去戰場!

後來,這件事情傳遍日本,小日本沸騰起來,紛紛稱這個女人為英雄,竟然還引起了一股模仿她的風潮,紛紛以死來要挾自己的男人上戰場!

結束語

一句話,原子彈下無冤魂!


徐聊


巾幗不讓鬚眉,這句古話源自於我們中國,在二戰期間日本女性卻是真真切切的踐行者,在日本政府不斷的美化戰爭的前提下,日本女性爆發出來的力量遠比男性更加瘋狂,雖說她們不在前線作戰,但是她們的貢獻卻不容忽視的。


1937年七七事變的開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狂妄的日本人竟然叫囂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國軍民依靠頑強抵抗,用血肉築起新的長城,把日本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扼殺於搖籃中。

為什麼一個彈丸小國,膽敢口出狂言蛇口吞象?

當時日本已是陷入全民狂熱,可謂舉國皆狂,要知道,日本不論是人口數量還是資源等各個方面都比不上中國,但是人家軍事實力優勢明顯。

經過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目標明確,一直針對大陸致力於戰爭準備,日本的軍事實力較之中國不知道差了多少個臺階,這也就是為何他敢叫板中國的資本所在。

其次,日軍侵華戰爭是一場全民參與的大作戰,這當然離不開日本政府對大陸政策的不斷美化,這才能讓全體日本人民捆綁到侵略戰車上來,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兵源。在這場大洗腦的謊言下,日本軍民可謂是爆發了巨大的能量,其中尤數那些被戰爭洗腦的日本女性,開始千方百計的想法設防的鼓勵日本男人去參戰。

中國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

可是如果放在二戰期間日本女性身上的話,反到有些不適用了,她們為了鼓勵本國男人參照,亢奮的採取各式各樣的激進方法,遠遠超出在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種層次。

一場戰爭的勝利,不僅需要前方戰線士兵的英勇善戰,更離不開後方的支持,日本女性可謂是在後方保障中將自己的性別優勢發揮到了最大限度。

其中之一,就是與參戰士兵結婚,君以身報國,我以身報你。還給你生孩子,斷絕你後顧之憂。

不得不說這一招屬實高明,很多日本光棍為了自己能娶到老婆紛紛報名參軍,僅此一條就為日本侵華輸送了大批士兵。

這還不是最厲害的輸送兵源手段,你見過妻子以死相逼丈夫上前線的嗎?

這在二戰期間的日本卻並不少見,也算是為了戰爭的勝利不擇手段,利用自己的生命督促自己的丈夫上前線。


井上千代子當時為了讓新婚丈夫出征時後顧無憂,別惦記家裡,在丈夫臨行前晚刎頸自殺。丈夫井上清一本來有厭戰情緒,這下情緒昂揚,奔赴中國,他不負所托,成長為日軍指揮官,後來成為製造平頂山慘案的元兇人物。

這條新聞在當時受到各大報社的不斷稱讚,這也為不少女性提供了可借鑑的先例。

有戰爭的地方難免會出現傷亡,為了避免自家老公在戰爭中傷亡,日本女性不知從哪裡聽聞,只要給自己老公衣服上縫滿一千針就可以達到刀槍不入的境地,前提是每縫一針需要換一個人。這一聽起來就很無厘頭,但是仍有許多女性趨之如騖。

雖然可笑,卻也能在其中看出日本女性對戰爭瘋狂的程度。

男人都應徵入伍,出去打仗了,女人在家也不能閒著,她們挽起袖子,廣泛投身於後方戰爭武器物資製造運輸行業,為戰爭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也成為侵略戰爭機器的重要環節。


說起慰安婦,不少人都知道這個職業背後的心酸史。可是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日本女性也會主動志願加入此行列?因為在當時的日本女人看來,成為慰安婦出征戰場,本身就是一種無上的榮耀。戰場上生死由命,很多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否還活著的女子就會主動成為慰安婦,以這種方式鼓勵日本男人。

日本在二戰時沒有女兵,但女人們也志願加入了戰場救護等後勤服務工作,在侵略最前線發揮著她們的重要作用。

文藝工作者也不甘人後,各種犒軍文藝演出自然少不了她們的積極表現。

總之一句話,日本侵略戰爭期間已經是舉國癲狂,不管男人女人,都認為自己是戰爭、是國運振興的一份子,義不容辭地把自己綁在國家戰車上。

當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玉音響起,同樣是日本女人,也有很多人選擇了自殺了事,絕不把自己的身體留給“英美鬼畜”。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軍隊為什麼會在前線悍不畏死發起衝鋒的原因,實在是後方女性的後勤保障太過熱情,讓日本軍隊覺得輸掉任何一場戰爭都覺得對不起她們。 不得不說日本政府的洗腦工作是成功的,儘管後來兩顆原子彈成功炸醒了他們,但是戰爭帶來的傷痛卻深深的烙印於她們心中。

雖然侵華戰爭以失敗告終,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群“愛國”女性在這場戰爭中不容忽視的價值。


女性瘋狂起來根本就沒男性什麼事!這不,美國佔領軍一進日本本土,她們又響應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地前去犒勞前鬼畜變身的王師、為戰後日本復興賺取美金去了!


歷來現實


日軍曾成立“女子挺身隊”,聽起來很霸氣,卻是不折不扣的“軍妓”部隊

“女子挺身隊”一詞,原本指的是一支由英勇善戰、不怕犧牲且甘願為國捐軀的女子所組成的“敢死隊”。

然而,在二戰時期,日本人所組織的“女子挺身隊”,卻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軍妓部隊,裡面全部都是為了滿足日本士兵“獸慾”的隨軍“慰安婦”。

這兩相對比的話,不禁讓人感覺匪夷所思,而且,“慰安婦”現象在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當中,僅有日本一個國家存在。

所以,“慰安婦”應該是日本為了鼓勵男性參戰所使出的“溫柔”一招,而事實卻是,很多的日本女性都是被逼加入到了“慰安婦”的隊伍當中。

除了逼迫本國的女性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日本軍隊還曾經逼迫被俘韓國人、菲律賓人、俄羅斯人甚至是美國人等成為“慰安婦”。

迄今為止,很多曾經在二戰期間被日本軍人摧殘過的韓國“慰安婦”還在不斷地進行抗議,要求日本承認所犯下的“醜惡”罪行。

慰安婦和女子挺身隊的存在,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極端“激進”,竟連同胞都不放過

日本在二戰期間所實施的“慰安婦”政策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中最醜陋、最骯髒、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世界婦女史”上最為慘痛的記錄。

此時,也更是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僅有的男性對女性、尤其是侵略者對敵國及殖民地女性行體集進奴役、摧殘的現象,而這一現象也充分暴露了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殘忍和暴虐。

至於二戰期間,究竟有多少來自各國的女性曾經遭受過日本軍隊的摧殘,由於二戰戰敗之後,日軍方面大肆地銷燬各類文件,因此便導致不能統計出精確的數字。

不過,後來,據可以掌握的資料,由“慰安婦”研究專家分析之後推斷,當時在日本的亞洲殖民地、佔領區以及本國的領土範圍內,慰安婦的總數至少應在40萬人以上。

而其中就包括數以萬計的“日本女性”,她們就是在自己的政府的欺騙之下,以“女子挺身隊”的身份,“爭先恐後”地加入了慰安婦的行列之中,成為了她們男性同胞洩慾的工具,真的也是可悲可嘆。

所以,最後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其實在戰爭面前,即便是當時日本國內的人,也是有著很多的“不情願”,而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所推行的卻是一種極為“激進”的政策,所以,是根本不會去考慮“國民”的意願的。


於是,便出現了“女子挺身隊”這種齷齪的欺騙方式和組織,同時也導致了很多的兒童還沒有成年就穿上軍裝,拿上槍,宣佈效忠天皇,然而,卻全然不知自己將來要面對的究竟是什麼,而這背後自然也包含著很多母親的“不情願”。

而這樣看開,當時在日本國內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一個家庭當中,父親和兒子都被抓了壯丁成為了“軍國主義”的幫兇,而母親和女兒則都在被政府騙入了“女子挺身隊”之後,淪落成為了“慰安婦”。


冒牌東方朔


原子彈下沒有冤魂,這種說法,我一直都很相信,雖然在抗戰時期還是有一些日本友人的,但這並不能改變日本政府對民眾以及軍人的洗腦。

這種洗腦很可怕,非常殘酷。日本人本身就信奉武士道精神,再加上一種大東亞共榮的幻想,很多日本的年輕人開始積極參軍,瘋狂的開始作侵略的準備。

沒有參加軍隊的人,在這種思潮下,開始進行後勤補給,並且開始日夜不停的發展軍事工業。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日本的經濟雖然瀕臨崩潰,但國內卻沒有出現大的動亂,反而變得越來越團結。其中,日本女人在沒日沒夜的洗腦中,漸漸迷失了自我。

日本的女人,很多人也像是男人一樣的開始狂熱的參軍,這些當兵的女人,大多數都是一些民兵,即便如此,日本女人依然相當興奮,還是積極的拿起槍,做著軍事訓練。

還有一部分當兵的日本女人,開始從事後勤保障和醫療衛生工作。還有相當一部分日本女人,被分到了慰安所。

這些完全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女人們,根本不在乎自己已經是男人們的玩物,成了一種洩慾的工具,反而認為,自己能夠讓皇軍軍威大振,這是一種榮耀。

這種心思,在戰爭初期,是一直存在的,但隨著戰爭的持續,漸漸開始有了動搖。

那些沒有參軍的日本女人,為了能讓自己的丈夫可以為了日本天皇效力,為了能夠激發丈夫的憤怒和血性,甚至通過自殺的方式,來讓丈夫沒有了後顧之憂。

這種狂熱,已經近似於變態,這些狂熱而變態的女人,也助長了那些日本軍人的狂熱和變態。

以上都是比較常見的日本女人,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日本女人,這些人數量很少,卻相當出名,那就是女間諜。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川島芳子和南造雲子。

川島芳子這個名字,在中國的名聲非常響亮。很諷刺的是,這個人居然是個中國人,而且是滿清的皇族,她從小就被日本人收養,並且受到日本人的洗腦。

她已經忘了自己的祖國和身份,成了徹頭徹尾的間諜。

川島活動的區域,主要在東北華北一帶,早在全面抗戰之前,日本就開始長時間的間諜滲透,雖然這種滲透以男性為主,但也有一些女性,而且女性間諜可以做很多男性做不了的事情。

川島芳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她在東北,憑藉自己的高明的間諜技巧,刺探出很多情報,甚至包括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都是源於川島芳子的情報。

相比之下,南造雲子的名聲,就差了很多。雖然在影視劇中,很多日本女間諜的形象,都是由南造雲子演化而來,甚至直接使用她的名字。


但很多人認為,南造雲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不如川島芳子那樣有據可循。但很多的資料表明,歷史上的確有這樣一個厲害的日本女間諜,只是她的名字,或許不是這個。

南造雲子的活動地點,是在上海和南京一帶,她十三歲就開始接受專業的間諜訓練,不但被完全洗腦,而且專業技能非常強悍。

再加上能歌善舞,模樣也好,她扮作一個女學生,非常順理成章的在中國落了腳。她的目標是國民政府的高官,一度讓蔣介石大為頭疼。

在日本,法西斯主義蔓延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少,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個國家陷入狂熱的狀態,即使平時溫文爾雅的女子,也變成了戰爭狂魔和戰爭的煽動者。

但這種狂熱,歸根到底也只是一種洗腦而已,當幻想被打破,很多所謂的偉大理想變得荒唐而可笑,最先醒來的,也是日本女人。因為她們不是戰爭的既得利益者,反而在戰爭中,受到了大量不公正的待遇。


當理想破滅,現實出現在眼前,這些人狂熱就會消散。

我不同情無知的日本女人,就像是不同情原子彈下那些死人。因為無知和愚蠢而助紂為虐的人物,實在不值得人們同情,即使這些女人的結局大多是都很慘,也不值得同情。


小小嬴政


二戰時,日本女人被日本軍國主義瘋狂洗腦,做出的事情也很瘋狂,最終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日軍老太太的瘋狂

一名叫東史郎的日軍在日記中寫到他的母親,1937年他被招參軍,他的老母臨別竟給他一把鋒利的匕首,陰冷地說,你的任務很榮耀,你要奮力殺敵云云,如果被支那人捉住就刨腹死了吧,反正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算個鳥……。類似這樣的日本老太太比比皆是。日本老母的泠酷無情,變態畸形的教育造就了日本在戰場上的冷酷瘋狂殘忍。

日本青年女性的瘋狂

一名叫井上千代子的日本女人,21歲,她是侵華日軍大阪步兵第37連隊井上清一的新婚妻子。日本軍國主義“效忠天皇”、“為國奉獻”的思想注入她的大腦。因丈夫對她不捨不願上戰場,她心急如焚,為了激勵丈夫和千千萬萬的日本人,她獨“秀”了一把,她選擇在丈夫準備攻打中國的前夜,留下萬言遺書其中寫道:“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如果讓我說為什麼而喜悅,那就是能在明天丈夫出征前先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讓他從此後不要對我有一絲的牽掛……”。

然後用刀片抹了脖子倒在熟睡的丈夫身旁,一聲未吭,鮮血淌了一夜,“染紅了榻榻米”,她那個丈夫清晨摸著她還有餘溫的屍體,讀著遺書一種病態心裡油然而生,他把所有的仇恨和不滿算在中國人頭上,在戰場上如惡魔野獸般殘殺中國人無數升成為日本軍官,他領導日軍制造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殺我同胞3000多人,大部分是婦女兒童,400多戶被滅門。井上千代子被日本尊為‘昭和之烈女’,她在日本一死走紅,千千萬萬的日本女人紛紛效仿井上千代子用各種方式刺激日本男人走向中國戰場,她們還發起怪胎組織“大日本國防婦人會”。井上千代子的愚蠢辣雞行為很快被日本拍成電影《啊,井上中尉夫人》、《死亡餞別》在彈丸之國上映,日軍禽獸並將影片空運到侵華戰爭的前線在軍人中間上映,日本軍兵群情激昂,更加奮力屠殺中國人。

日本女團體“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瘋狂

這個熟女組織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婦女組織。從事後方服務,支持戰爭,抗戰期間迅猛發展,第一年發展為10萬,接著60萬到盧溝橋事變開始前458萬,後來繼續增長為1000多萬。


她們編制愛國會歌,發行會刊為士兵制作並寄送慰問袋、迎送出發或回國的部隊、召開慰問會、照顧傷兵、

“獻身”、募捐,下農田、進工廠造武器造彈藥、訓練日本孩子拿起刺刀、準備一切吃穿用等等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參戰。她們能獻人就獻人,能出力就出力。

從1941年開始,日本政府召集17-25歲的日本女青年,訓練後集體送往東北,嫁給日本青少年義勇隊開拓團團員,目的是生子繁衍後代,把東北變成日本的家園。這部分移民被稱作“大陸新娘團”。她們和一些日本男人強佔東北老百姓的土地、房子、牲畜等等,把中國老百姓趕出自己的家園,她們掠奪中國土地3.9億畝,財產無數。後來約7萬日本女人在與蘇軍的戰鬥中死亡,20多萬日本移民紛紛逃亡,只有一小部分逃到日本,大批日本女人自殺。最後大約4000多名日本女人和兒童遺留東北,一些日本婦女選擇嫁給當地中國農民,結婚生子,日本兒童被好心的東北農民收養。

(日本女人在東北拿槍接受訓練)



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在世界人民的打擊下,特別是中國的正義之軍的橫掃下,低下它那野蠻的頭顱,正式向世界宣佈投降。

小姐姐在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和轉發!關注小姐姐更多有趣的歷史等著您。祝大家閱讀愉快,天天開心!

小姐姐講史


都說戰爭是男人的事情,但是有的時候女人不得不被推上戰爭。

比如說在二戰時期,希特勒在國內發動動員令:每個德國男人和女人在戰時均有超越兵役為國服務的義務。

因此最後超過五十萬德軍女助手走上戰場,而留下來的卻只剩下了幾萬人不到。為何?他們並不全是死在了戰場,而是當年蘇聯進軍德國的時候,大多慘死在蘇軍手下。

而二戰時的日本也是和德國一樣,因為人員太少,中國又太大。所以先是儘可能的壓榨國內男性戰鬥力,最後就連是十幾歲的孩子,也拿起了武器。



儘管是洗腦到了這一步,日本感覺還是不夠。因為還有大量的男子因為家庭的“拖累”,不願意走上戰場。那麼既然如此,政府開始從他們的家庭攻破。

千之代子事件:這是一個傻女人,也是一個被完全洗腦的女人。原來她的丈夫是一名中尉軍官,但是因為兩人都是剛剛結婚。所以打仗的時候,這名中尉軍官竟然不願意上戰場。


而當時日本戰爭建立的動員會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派人來到了千子代子的家,給她做思想工作,讓她去鼓勵自己的丈夫。

結果不知道動員會的人到底說了什麼,等他們走了沒多久,千子代子直接自殺在了家裡面,而中尉不得不走上了戰場。

因此日本政府拿這件事情大肆報道,給婦女洗腦,讓他們支持自己的另一半走上戰場。一時間全國各地女性紛紛響應,甚至以死相逼的也不在少數。

這還是好點的,後來日本政府進一步洗腦,開始讓日本婦女主動的去嫁給沒有結婚的男子。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些人後顧之憂,比如說沒結婚的因為擔心斷後,不願意上戰場。

於是日本政府說我們給你們找媳婦,只要你們上戰場就可以了。因為大量的單身男性,為了娶個老婆,簡單結婚在家待個一個月,差不多老婆懷孕了,然後就走上戰場。

而且有的人丈夫在戰場戰死之後,留在日本的老婆會選擇改嫁,甚至是還以此為傲,在女性當中宣傳自己為了國家做了多少多少的貢獻。

同時為了支持戰爭,日本在國內成立了“大日本國防婦人會”。裡面的成員都是軍人的妻子,主要工作是後勤。比如說做個衣服、軍鞋等等婦女可以做的事情。

然而日本最過出名的還是慰安婦事件,因為戰爭很容易摧毀人的心理,因此日本為了讓士兵得以發洩,於是從國內不斷的招攬慰安婦。

而當時的日本女性甚至是以此為榮,他們認為自己這是在給天皇服務,所有的工作都是神聖的。但是這種畸形的認識,終究是堅持不到最後。
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則是徹底的炸醒了日本婦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