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能成功继承汗位吗?

爱看电视的蓝胖子



不一定。

因为努尔哈赤的治国理念是八家分权,不是集权,所以哪怕是多活几年,有可能还是像之前一样,留下没有立继承人的局面。

所以多尔衮不一定可以继承汗位。

接下来宋安之来大概说说。

其实清朝前期的制度,现在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只是认为所谓的八旗制只属于是兵制中的一种,其实清朝前期可以说是一个旗制国家。

而这个旗制国家的特色是什么呢,是八家分权!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构建心中的理想国度时候,是想着八家分权,而不是一家集权。

像在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赤谕分主八旗贝勒曰:“尔八人同心谋国,或一人所言有益于国,七人共赞成之,庶几无失。当择一有才德能受谏者,嗣朕登大位”。意思是你们八个旗主贝勒自己选举去吧,选一个人来继承我的汗位就可以了。

而努尔哈赤死时也并没有立下汗位继承人,留下的是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四大贝勒当国,其下还有四小贝勒的制度。

皇太极用了一年时间,采取各种手段,才使大家推举他为新的大汗。

从努尔哈赤安排的格局来看,很明显他就是喜欢八家分权,甚至连继承人都不立。

所以说即使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不一定会继承汗位的,因为搞不好努尔哈赤还是会留下一个群龙无首,不立继承人的局面。

到时候多尔衮与皇太极斗,胜算不大,因为皇太极有能力,而且资历够深。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努尔哈赤八家分权的理念大家不清楚呢?

因为皇太极上位以后大刀阔斧的集权,等于无形中推翻父亲努尔哈赤的治国理念,所以史书上多有遮掩,甚至是语焉不详。

因此给人一种努尔哈赤跟封建社会中传统的开国皇帝一般,一定会立下一个继承人一般的印象。


宋安之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有说法努尔哈赤临终前想传位给多尔衮,因多尔衮年仅十五岁而没有实现。

努尔哈赤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会生儿子的,没有之一。努尔哈赤的十五个儿子质量都很高。这么多优秀的儿子,皇位只有一个。如果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能否顺利继位?

我认为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努尔哈赤会不会一直挺多尔衮,另一方面多尔衮是否最胜任。

第一个方面,努尔哈赤一直在选择合适的继承人,但毫无疑问这让他很受伤,从弟弟到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三位继承人从想立到舍弃,只能说既有继承人的问题,也有努尔哈赤自身的问题,但更多是清早期体制的因素。早期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有集体共决的味道。最终的人选,努尔哈赤的意见可以起很大作用,但更多的是各方都能接受。而这一人选,不但军事上行,而且政治上行,除了有战略胸襟和眼光外,还必须既能笼络官员将士,又能在体制建设上封建化大大提升。在这方面,很明显多尔衮不及皇太极。

第二个方面,多尔衮当然可以胜任。从多尔衮摄政的综合表现看,他战略眼光有,执行力也有。清朝如果让多尔衮做皇帝,其事业仍会大大推进。

综合而论,努尔哈赤如果多活几年,多尔衮继位的机会大增,但是未必能继位。而且多尔衮继位难以取得类似皇太极一样全面的发展。


羽书迟


说努尔哈赤计划传位给多尔衮,依据在于努尔哈赤的遗言以及努尔哈赤临终前的一些列安排。

天命十一年(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去世,终年68岁。由于努尔哈赤在生前并没有对继位人的人选做出安排,因而在努尔哈赤死后,后金大汗之位虚悬。

但是从努尔哈赤生前所作的一些列安排来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多尔衮能够顺利登上后金汗位。

努尔哈赤时期,满洲八旗的势力分布是这样的:正黄旗(45牛录)、镶黄旗(20牛录),由努尔哈赤亲自掌管;正红旗(25牛录)、镶红旗(26牛录),由代善及其长子岳托掌管;镶蓝旗(33牛录),由二贝勒阿敏掌管阿敏;正蓝旗(21牛录),由三贝勒莽古尔泰掌管;正白旗(25牛录),由四贝勒皇太极掌管;镶白旗(15牛录),由褚英长子杜度掌管。

而努尔哈赤到了晚年,对八旗的势力分布做了如下的调整。

首先,努尔哈赤将亲统的两黄旗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的20个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

其次,努尔哈赤明确的指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多铎统领正黄旗,自己死后将统帅的亲军全部交给多铎。

再次,努尔哈赤计划着重新赐一旗给多尔衮;而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尔衮继任镶白旗旗主。

如果一切按照努尔哈赤的计划发展,那么在努尔哈赤死后,将会出现如下局面:

多铎统领正黄旗的35个牛录,阿济格统领镶黄旗的15个牛录,多尔衮统领镶白旗的30个牛录。其他五旗的旗主贝勒与统领牛录数量不变。

这样一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三个旗的总实力将达到80个牛录,远超任何一方的势力,也将在后金的政局中掌握优势性话语权与决策地位。

但是从这样的分配结果来看,多铎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努尔哈赤的意向应该更加倾向于多铎继位,而不应该是多尔衮。而说努尔哈赤是准备让多尔衮继位则是因为另外一项安排。努尔哈赤临终前也曾留下遗言给代善:

九王子(多尔衮)应立而年幼,汝可摄位,后传于九王。

努尔哈赤的意思就是让代善带领着两红旗也拥立多尔衮为汗,自己摄政,然后还政与多尔衮。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向代善交代,自己死后将大妃阿巴亥以及他与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托付给代善。

不管真正的说法是哪一种,代善都向努尔哈赤表示了同意。

如这也能够按照努尔哈赤的安排实施的话,多尔衮继承后金大汗,他与他的两个亲兄弟阿济格、多铎三人,将掌握正黄、镶黄、镶白三个旗共计80个牛录,再加上代善家族掌管着的两红旗共计51个牛录的强力辅佐,坐拥131个牛录支持的多尔衮的大汗之位也会非常的稳固。

但是最终,代善家族选择背弃了多尔衮兄弟,进而率先支持皇太极,另外的两大贝勒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推举皇太极为后金大汗,并且“四大贝勒”又逼大妃阿巴亥自尽,年纪尚小的多尔衮兄弟根本无力同“四大贝勒”相对抗,最终输掉了这场汗位争夺站,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


事实上,即便是努尔哈赤再多活几年,多尔衮也并不一定能够继承汗位。

首先,努尔哈赤已经确定了由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的新汗继位方式,是多尔衮无法绕开的。

努尔哈赤曾先后册立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自己的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为继位人,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心灰意泠的努尔哈赤选择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再册立继位人,而是就此确立了在前任统治者死后,由八旗旗主贝勒共同推举新汗的方式来确定新的继位者的制度。而这套制度与努尔哈赤钦定的继位人名单及其世系也就成为了后来的“太祖遗诏”。

多尔衮想要登上后金汗位,就无法绕过八旗旗主贝勒的推选,即便是自己的这面是兄弟齐心,极力支持自己,但是他不能保证其他五位贝勒也支持自己,特别是这个时候多尔衮兄弟,年龄尚小,心机、心智、谋略远不及其他贝勒。

其次,没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尔衮,并不具备绝对的实力优势。

实际上,多尔衮争夺后金汗位失败,就是因为代善家族的临阵倒戈,不再支持自己反而去支持皇太极。而失去了代善家族的51牛录,单凭三兄弟的80个牛录,不足以面对“四大贝勒”的势力,这样还是无法保证多尔衮的顺利继位。

特别是历史证明,代善本人对于支持多尔衮并不排斥,但是因为当年“德因泽告发事件”,让代善失去了继位人身份,进而使得整个家族失去了承继大统的资格,再加上多尔衮兄弟没有战功,让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非常抵触,直接影响到了代善放弃对于多尔衮的支持。

所以,即便是再过几年,没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尔衮也很难在夺位过程中有所作为。

再次,就是多尔衮将会面对另外一个强大竞争对手,自己的弟弟多铎。

实际上,努尔哈赤希望将皇位传给阿巴亥的儿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个人肯定不会是阿济格,这个时候的阿济格由于常年和阿敏和莽古尔泰混在一起,已经完全是有勇无谋的赳赳武夫,努尔哈赤喜欢的还是多尔衮和多铎。

因而至于努尔哈赤希望将汗位传给多尔衮还是多铎,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毕竟,从努尔哈赤生前的安排中,多铎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并且,满洲人以黄色为尊,多铎统领的正黄旗本身级别较高,当时的镶白旗位置是在右翼之末,与皇太极的正白旗是两个排名倒数的旗,这种情况下,多铎似乎更加受努尔哈赤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进,兄弟二人的成长,也很难推测努尔哈赤对于兄弟二人的态度,特别是努尔哈赤会不会选择多铎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以及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些都将对局势的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真的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想要继承后金的汗位也将是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努尔哈赤确立的由旗主贝勒推举新汗的制度下,多尔衮以努尔哈赤遗留的势力,确实很难与当时的“四大贝勒”相抗衡,况且还要考虑努尔哈赤在这期间会不会更加喜欢并且支持多铎继承汗位。


雍亲王府


努尔哈赤和多尔衮都是清初期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是他们创造了历史,改变了整个国家发展的轨迹。努尔哈赤作为后金的开拓者。为大清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代善,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则是站在努尔哈赤的肩膀上,重新规划着自己政权的战略方向。

我们假设大清国的开拓者努尔哈赤长寿十年,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会在1636去世,而那个时候,多尔衮正值二十四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我们认为他能够继承努尔哈赤的位置,那么我们就来畅想一下多尔衮上位之后的种种猜想。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多尔衮青少年以后所取得的各种战绩,以及担任了什么重要的职位。



多尔衮青少年开始就追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在众多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1626年,年仅十七岁的多尔衮就被封为贝勒。1628年,由于多尔衮作战勇猛,谋略出众,被皇太极授予正白旗旗主。1636年因战功卓越,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也就是说二十四岁的多尔衮已经成为了睿亲王。我们说如果多尔衮没有超众的能力,其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是不会给他如此荣誉的。

多尔衮取得的这些战绩,都是在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取得的。如果我们按照前面的假设努尔哈赤1636去世,那么在其去世之前,多尔衮已经二十四岁,如果按照资历来和能力来说已经完全具备继承汗位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原因。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多尔衮另外一个具备继承汗位的重要原因。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十二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努尔哈赤,也是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最为得宠的一位。阿巴亥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能够帮助努尔哈赤周旋于朝中各种势力的这么一个传奇女性。

她一生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孩子,其中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最为喜欢的一个。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延长寿命十年,就凭母亲阿巴亥受宠的原因,多尔衮完全有可能战胜皇太极,成功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



因此说,如果努尔哈赤再添十年寿命,多尔衮凭借着自身优秀的才能和卓越的战功,再加上母亲阿巴亥非常受宠的原因,一定会成功继承汗位。当然了,如果多尔衮成功上位之后,大清国将不复存在于历史之中。接下来就可能产生一个更加神奇的国度,具体怎么神奇,只能由他的主人多尔衮来书写。


折返888


即使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也未必一定能赢下皇太极!

当时努尔哈赤独宠大妃阿巴亥,爱屋及乌,所以,阿巴亥的几个皇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受到努尔哈赤的垂爱。但是在皇位继承人上的选择上,自从褚英死后,努尔哈赤就一直钟意于代善,不但因为代善能征善战,而且他还很低调、待人宽厚,这符合努尔哈赤的“立储”标准,但是,代善也有个弱点,就是没有心机,这在不少史书中都有记载。



后来,小福晋代音察向努尔哈赤打小报告,暗示代善和阿巴亥有染,这让努尔哈赤很气愤,派出调查的四个大臣还都表示“有此事”,并说平日都是“眉目传情”,这让努尔哈赤的脸往哪搁?就是为了堵这群人的嘴,他也得做出点样子。于是,阿巴亥被废,代善也基本被废



历史已经远去,虽然无法证明是皇太极一手策划了这件事,但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皇太极!而且这件事还是一箭双雕:阿巴亥失宠的同时,也让代善跌出了皇位的争夺。

从小福晋揭发、到四大臣调查,能操控这些人的行动和决定,可见当时皇太极的势力已经很大,对皇位也已经发起了冲锋,甚至可以说皇太极是“志在必得”。这种慎密的心思和运筹帷幄,绝对不是“太子”代善能比的。也许,皇太极也只是想扳倒代善,并没有把多尔衮等人当做对手,牵扯到阿巴亥纯属意外,但牵连进来了,就索性斩草除根

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天,皇太极等人就逼迫阿巴亥陪殉,之后,再无对手的皇太极就登上了皇位。

即使努尔哈赤再多活几年,代善的位置已经不保,而在其他皇子中也只有多尔衮三兄弟可以和皇太极一博了,不管努尔哈赤钟意于谁,皇太极都会不择手段消除竞争,比心机,他们根本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还有一点,努尔哈赤也是个明君,大是大非面前先杀褚英、后废代善,虽然喜欢多尔衮,但是考虑到未来的江山社稷,也很可能将皇位传给“智勇双全”的皇太极。

多尔衮没机会吗?有,只不过很渺茫。虽然他们兄弟三人兵权在握,可他们身上缺乏了帝王本该有的那股“狠劲”

如果你是努尔哈赤,你照样传给皇太极


回眸满清


可以的,多尔衮本就是努尔哈赤内定的接班人,他唯一的劣势就在于努尔哈赤死时他年纪太小了,只有十四岁。

如果努尔哈赤活多几年的话,就可以保证多尔衮的顺利继承汗位了。不过论年纪、论资历,多尔衮都不及他的几个哥哥,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就得看他自己了。



努尔哈赤把心思放在了自己的三个幼子身上,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多尔衮

多尔衮之所以会受到努尔哈赤的重视,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或者本事,也不是他就有多讨父亲的欢心。最主要原因就是四个字:子以母贵。因为努尔哈赤疼爱多尔衮三兄弟的母亲——大妃阿巴亥,爱屋及乌,多尔衮是沾了他母亲的光。

努尔哈赤一生有十六个妻子,十六个儿子和八个女儿,其中阿巴亥年纪最小,才十二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可却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从1601年到1626年,阿巴亥陪伴了年长她三十一岁的丈夫,整整二十六年,何况努尔哈赤十六子中,阿巴亥一人就生了三个: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努尔哈赤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女人,称为“四大福晋”: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侧妃叶赫那拉氏、大妃乌喇那拉氏(阿巴亥)。佟佳氏生有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富察氏生三子莽古尔泰、叶赫那拉氏生皇太极、阿巴亥生多尔衮三兄弟。早在1615年开始,褚英被杀、代善因为谣言、莽古尔泰因为不孝,两人都被排除出继位人选,所以剩下的继位人选就是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四人。



为了保证多尔衮的顺利继位,努尔哈赤为阿巴亥一家做了很多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重整八旗兵力,将最强大的两黄旗和正白旗分别交给多尔衮三兄弟了。我们看看按照分配后的八旗牛录势力:

正黄旗旗主多铎,三十五个牛录;镶黄旗旗主阿济格,十五个牛录;正红旗旗主代善,二十五个牛录;镶红旗旗主岳讬,二十六个牛录;正白旗旗主皇太极,二十五个牛录;镶白旗旗主多尔衮,三十个牛录;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二十一个牛录;镶蓝旗旗主阿敏,三十三个牛录。(一牛录为三百人)

按照以上安排来看,似乎是多铎的实力最为雄厚,但多尔衮虽然只有三十个牛录,却和多铎相差不远,并没有造成绝对差距。而且多尔衮这三十个牛录可不简单,是由两黄旗十五个牛录,加上镶白旗十五个牛录组成的,也就是说,多尔衮手下有着两黄旗和镶白旗三大旗的重要将领。这一点是其他八和硕贝勒所没有的。

加上多尔衮和多铎关系很亲,多铎很听他这个二哥的话,可以确保他不会和二哥多尔衮争,不过就算争也不怕,多尔衮也有着不俗的实力,还对两黄旗的人员分布了如指掌。这就是努尔哈赤为多尔衮精心安排的:多尔衮为汗王,阿济格和多铎为双翼,其他五旗旗主为外围护卫的政治布局。

可多尔衮最后还是败了,他败在了年纪过轻,不足以压制众兄长,就连自己的哥哥阿济格都压不住,还败在了两红旗旗主的反水(两红旗本是努尔哈赤安排支持多尔衮的,但最终关头他们倒向了皇太极)。所以多尔衮虽然有着绝对实力,可他却还是输给了皇太极。

但是如果努尔哈赤还能再活几年的话,就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局面。首先两红旗就不敢反水,而是会严格遵守努尔哈赤的意志,支持多尔衮,而多尔衮的年纪能再大点,和手下的镶白旗再混熟一点,能用的力量大了,也就不用怕只有二十五个牛录的皇太极了。





一贰一橙


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继承汗位应该没问题。

首先,努尔哈赤的确是要立继承人的。努尔哈赤立的第一个继承人是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舒尔哈齐因为与努尔哈赤的政见不合,被努尔哈赤禁闭起来杀了。努尔哈赤的第二个继承人是他的大儿子褚英,褚英与弟弟们处不好关系,还图谋努尔哈赤的汗位,想尽早取而代之,被努尔哈赤处死。努尔哈赤立的第三个继承人是他的第二子代善,因为有人告发代善与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染,被努尔哈赤废掉汗位继承权。这说明努尔哈赤对汗位继承人是有所考虑的,并不是要完全按照贵族公推制来确定继承人,这样看来多尔衮是有机会的被努尔哈赤选为继承人的。



其次,多尔衮就是努尔哈赤要选的第四位汗位继承人。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很会伺候人,她和努尔哈赤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是努尔哈赤所有大妃中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二十多年中她对努尔哈赤的照顾无微不至,努尔哈赤非常喜欢她,甚至有点离不开她。这是多尔衮和皇太极比最大的优势,有阿巴亥在,努尔哈赤一定会选多尔衮而不是选皇太极。

那有人说了,努尔哈赤更喜欢阿巴亥的第三个儿子多铎,努尔哈赤在世时对多铎的照顾要比多尔衮多得多。在多尔衮和多铎之间选,努尔哈赤会选多铎。实际上除了喜欢还要考虑谁更合适。多尔衮和多铎比,显然多尔衮更优秀。阿巴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阿济格,二儿子多尔衮,三儿子多铎,她一直向努尔哈赤推荐的是多尔衮,不是多铎。俗话说,“小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努尔哈赤喜欢多铎是因为多铎是他最小的儿子。要选继承人,同等条件,毕竟还要考虑谁更合适。



努尔哈赤生前是把多尔衮作为继承人培养的,不是多铎,更不是阿巴亥的大儿子阿济格。

再次,假以时日,多尔衮羽翼已成,可以成功继位。努尔哈赤死时,多尔衮十五岁,这一年他被封为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多尔衮随皇太极攻打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这年他17岁。其后,多尔衮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功勋。期间多尔衮的睿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假如努尔哈赤再多活五年,多尔衮就二十岁了,有努尔哈赤积极培养,给资源,帮助多尔衮树立威信,再加上多尔衮聪明睿智,他会很快成熟起来。

多尔衮有了实权,有了威信,又有能力,还有他的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鼎力支持,多尔衮排除障碍,继承汗位当不成问题。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豫有得


假如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成功继承汗位的可能性也不大。在当时后金政权中要想继承汗位有两种方法,第一,努尔哈赤指定太子或者嗣子,手中有军权和战功,并且能与内部协调;第二,推举,这需要军权、战功和政治同盟。努尔哈赤去世时68岁,没有指定接班人,明显属意自己儿子内部推举,自己指定可能引起内部混乱。(努尔哈赤剧照)

努尔哈赤临终为什么没有指定接班人?

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曾经两度指定了接班人。第一个是努尔哈赤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1613年,褚英因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获得努尔哈赤的赏识,将他立为汗位继承者——太子,辽阳大战的时候,褚英饮酒过量,贻误军机,被撤除了军权。最关键的是褚英和努尔哈赤时期的开国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们不和,他们联合告发褚英,最终褚英被废太子。被废后,褚英仍然不服气,公开说以后掌权要灭了兄弟和这些大臣,迫不得已,努尔哈赤在1615年处死了他。

第二个被立为嗣子的是次子代善。努尔哈赤也做了安排,代善父子掌控镶红旗和正红旗的军力。代善也是成不了大事的主,1620年,他看到自己儿子岳托的官邸比自己的要好,自己要求更换自己的官邸,目的是要儿子岳托的。努尔哈赤没同意,代善就虐待岳托的同母弟弟硕托,硕托逃亡,后被抓到。代善一口咬定自己的儿子叛逃,竟然五六次向努尔哈赤下跪要求处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努尔哈赤没同意。一调查发现代善继妻儿子的财富少,继妻要求超过岳托和硕托的财产,因为此事代善竟然想杀自己的儿子。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的人怎么能继承大统,他的嗣子地位被废。为了表示忠心,代善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继妻。(代善剧照)

第三个想得到大汗继承权的是莽古尔泰,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与代善关系暧昧,努尔哈赤不想处理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只是把富察氏休了。莽古尔泰竟然杀死自己的母亲向努尔哈赤邀功,结果惹得周围人对他“另眼相看”,在金国地位大滑坡。

努尔哈赤一看如果自己还要指定接班人的话,极有可能引起内部混战,兄弟阋墙,于是乎就不再指定,而采取组织内部推举接班人,这样出现内部大乱的可能性很低,对后金的发展有利。(皇太极剧照)

努尔哈赤是否真的属意多尔衮继承汗位?

努尔哈赤去世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4岁,多铎12岁,他们都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努尔哈赤在最后安排是阿济格负责镶黄旗,多铎负责正黄旗,而多尔衮最后可能安排在镶白旗,不过没有实施就去世了。未成年子女掌管一旗的旗务明显是努尔哈赤不愿意看到的,应该是阿巴亥的政治运作,意图立多尔衮为汗位继承者。(多尔衮剧照)

如果努尔哈赤真正属意多尔衮的话,可能在临终之时就安排了。

努尔哈赤去世后,有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他们是汗位有利的继承者。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首先被排除在外,代善、莽古尔泰都是有重大缺点的人物,尤其是莽古尔泰,居然没有一个人推举他,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独善其身,最终获得大汗继承权。他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消除政治中最大隐患,多尔衮三兄弟成长起来的势力太大,引起各方的忌惮,不得不为之。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努尔哈赤多活几年,多尔衮兄弟肯定会成长但同时也将遭到其他兄弟的共同针对,实力最强者未必笑到最后,因此多尔衮继承汗位的可能性很小。


穿越再现彼岸


不会让多尔衮继承汗位的。因为历史上的努尔哈赤68岁死的,当时多尔衮和多铎都是未满成年,手中没有军队,即便老汗王,多活几年,也是枉然,因为到了那时,八旗中的正黄、镶黄等诸旗也在不断壮大,单凭多尔衮和多铎的正镶白两旗是无法与其他六旗抗衡的。再有,老汗王晚死几年,当得知多尔衮不能生养,也是断然不会将汗位传给他的,因为,没有自己亲生的子嗣,那么不是要把位置拱手相让给别人吗?


三十屙疾者


后金汗位根本就不是由罕王制定的。这个就是后来俄的,所谓的八王议政制度。到了皇太极的手里后金八旗才改成了满清朝廷,对于各项制度才改革成为正规的朝廷建制的。由父子相传也是在这时啊定了下来的。所以说,题主的问题?根本就不能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