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懂历史的,谈谈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中是怎样演变和发展的?

青年斯基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宏大。儒家思想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两千年的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所有的中国精神都是从儒家思想当中孕育而来,比如中国礼仪之邦的气度,海纳百川的心胸,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是源自于儒家思想。他的发展可以简单梳理为如下几个方面: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成型与发展期,最突出的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建人孔子。他不仅著书立说,周游列国,还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百家争鸣当中最先形成传承有序、生生不息的学说流派。孔子之后,曾子,子思子、孟子等人薪火相传真正让儒家学派成功走过了春秋和战国,历经大浪淘沙之后依旧历久弥新,焕发着青春与活力。在这一阶段,儒家的经典已经大量诞生,确定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孔子的为政以德与克己复礼,再到曾子的修齐治平,最后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观念。通过“四书五经”的系统阐述,儒家思想已经成型。当中的主张虽然在大动乱的的背景之下无人采用,可是却成功地埋下了种子。

秦汉时期

秦火之后,大量的儒家经典遭到毁损。汉代初年通过鲁壁的发掘,伏生的记诵,儒家最主要的经典得以重新现世。儒家流散的门徒也开始聚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一代儒家提出“人副天数”理论。主张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人是最能够感知上苍天意的存在,所以君王要施行仁政才能够顺应天道,如果逆天意而行只能是遭到上苍的惩罚。综合起来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理论。他通过《天人三策》、《春秋繁露》向皇帝进言,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最初仍然是外儒内法,表面强调儒家的仁义,内在还是刑法家的严苛。直到汉元帝开始,儒家思想才正式在中央和地方生根发芽,成为青年一代的学习内容。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当时被称为“经学”,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郑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即使是乱世英豪如曹操刘备等人也是在奉行儒家的主张,尊奉儒家思想为治国理念。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行其道,经学逐渐势弱。但是,经学已经化整为零进入到各个世家之中,成为各大家族的传家思想。其中有袁准以儒学而闻名,著有《仪礼丧服经》注一卷,《袁子正论》十九卷,《正书》二十五卷。傅玄专心经学,撰有《傅子》等书,提出“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危则国危。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朝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朝有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开始走进市民生活,并且体裁多样,在思想性之外更注重文学批判精神。

唐代

一直以来,儒家敬畏上天,董仲舒在其理论中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自汉代以后,这也是儒家的根本思想。但到了唐代这一思想受到了挑战,也就是佛家思想的引入。佛家思想当中刚提出,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所处的天只是众多的天中的一层,宇宙之中唯有佛法不变。面对佛家的挑战,儒家牢牢把握住官方的科举制,唐代科举中的明经一科就是考察背诵儒家经典,记诵儒家思想。通过这种优势,儒家保住了统治思想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儒家与政治紧密结合,代表人物诸如魏征、韩愈等人都是国家重臣。在经学发展方面,孔颖达(一名仲达)的《五经正义》等著作集历代经学传统之大成,以考证的手法仔细研读儒家经典,是后世儒家学习传承的重要著作。

宋代

面对佛教思想的挑战,宋代由周敦颐、邵雍开始也在不断发展儒家思想。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邵雍的《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融合易经易理,通过实践验证发展儒家学术。后来就是著名的二程兄弟和朱熹提出了理学思想。它比佛家的思想更进一步主张天外无物,天外无理,主张“理”才是万物的本源。朱熹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自己的朱子学,在东亚地区广为流传。

明代

明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便是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这也是儒家发展的最后一个巅峰时期,清代虽然有黄宗羲、顾炎武之辈,但都已经是儒家思想中的变异形态,逐渐脱离了儒家思想的原旨,与儒家渐行渐远。


经典守望者


儒家思想,又称孔孟思想、孔儒思想。起源于中国并影响以及流传其他周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为百家争鸣的百家之一。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王阳明、顾炎武、朝鲜李退溪、日本山崎闇斋等等大儒加以发扬,历久而犹新,对东亚政治文化与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贡献。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百家之一

“儒”者在周朝精通宗教礼仪,帮助人主持祭祀的仪式,并且以此为业,世世代代流传传,与巫祝的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春秋末期,周王室式微,周朝的政治社会制度崩坏,诸侯们纷纷违反礼乐秩序,周朝的封建礼制分崩离析。孔子自认为是周朝礼仪的守护者,决心恢复周朝礼制,恢复周朝的秩序。逐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后期的孟、荀二子深化和开拓了儒家思想,特别是荀子的思想,他对秦汉以后历来王朝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却超过其他思想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孔子以及孟子。

秦汉时期——始皇焚书坑儒,武帝独尊儒术(儒表法里)

秦国,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从商鞅变法的商鞅,到助力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都是法家子弟,所以终秦一代,儒家都没有太大的发展,甚至因为秦始皇厉行法治,视儒家为敌人,于是下令焚毁经书,坑杀儒者,即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这件事情有争议)。

刘邦建立汉朝后,虽然黄老之学盛行,但是儒家子弟亦有机会参加汉朝的的建设。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盛世。但是黄老之学却不能适应当时的时代发展,皇帝的权威得不到保证。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于是“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儒学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路,亦使到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基础思想。对中国后代的政治、社会及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亦有人认为他利用儒学敦化民风,同时采用法术及刑名巩固政府的权威,即是所谓儒表法里。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思想一度失去独尊地位

魏晋时期政治动乱,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以后的五胡乱华,使得玄学——佛道二教兴起流传。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反对周、孔名教,之后佛教长期支配中国的思想界与民间信仰,形成三教鼎立,互相抗衡的局面,儒家一度失去独尊地位,经学大受冲击。但是儒家思想仍是主流的思想,五胡乱华进入中原建政的胡人政权在汉化时,都会选择儒家化。南北朝后期及唐代,朝廷一再下诏辩论三教优劣,儒家被视为“治世”之教,与修心的佛教与养生的道教并列。唐代儒学复兴,儒家礼仪贯彻于帝国行政,包括《唐律》的编纂,建立科举制度,精通经学成为出仕条件,从此士人思想深受儒家体系影响。韩愈则提出道统问题,排斥佛教,力求复兴儒学。为了回应佛道二教的挑战,儒家开始重新解释古典的儒学。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儒家失去制度支持

宋朝时,朱熹完成了新儒学的改革。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学高度一元化的哲学和道家无为的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这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宋以后七百年间,理学一直被奉为正统,与宗法制十分的适应。

明朝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高峰,儒家在政治高压下另觅出路,转向扩大民间社会的空间。有志济世的儒生,许多放弃“得君行道”的方法,转而采用“移风易俗”的路线,避开政治,说教对象不是朝廷而是社会,转向民间开拓新空间,找到安全的思想新出路。继朱熹之后,明朝大儒王阳明(王守仁)将儒家思想再次推向了另一个极致——心学。

清代中国的儒家化达到顶点。清朝把儒学转变成政治意识形态,把诠释儒学最后真义视作帝王特权,通过文字狱消磨儒生精力。晚清以来,中国变局前所未有,儒家的中心地位动摇,儒家秩序开始解体。为了救亡图存,甲午战争以后,儒家开始发现西方思想与制度,是中国求富强必须借鉴的。今文经学家康有为、古文经学家章太炎、刘师培,都批评儒家政教礼俗的流弊,希望发挥儒家的原始精神,提出抑制君权而保障民权,兴办学会(如康有为的强学会),并重视个人自主,自由平等,希望扩大民间社会及个人的功能,使之从政府的压制中解放出来。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割断儒学与利益分配的联系,儒家失去制度上的支持,只能以文化传统的余绪,绵延下去。

儒学、儒家、儒教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进入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儒家思想体现在传统中国各种制度中,上自朝廷的典章礼仪、国家的组织和法律、朝廷礼乐,下至学校组织、社会礼俗、族规家法、人际关系、个人道德。历史上,对中国人思想行为影响最深远的是孔子。他为知识分子树立榜样,普通人透过教育与改善,可以达到完美,成为圣人。传统中国政治儒法互补,儒家有制衡皇权的作用,正如汉宣帝所指责“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从东汉初年起,儒家广泛渗透进官僚阶层,成为国家最主要的政治理论,中国成为“儒教国家”。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历代礼法、礼律并称,礼教与法律关系密切,审判决狱上,受董仲舒《春秋》断狱影响,常于法律条文以外,取决于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法律的最高原则。儒家编纂的礼书,则成为国家法律的基础。

儒家伦理深植于中国社会中,当作是自明之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礼教深入民间,与风俗习惯合流,成为日常生活的规范和准绳,在农村地区,一切人伦关系,从婚丧礼俗到岁时节庆,大体上都遵循儒家规范,而辅之以佛、道二教。明清两代,儒家亦影响了商业伦理,《商贾便览》、《工商纪要》等商业书,强调以儒家伦理作为待人接物及处事准则,入门学徒除了学习做生意的技巧,也要受性格训练,强调个人修养;在商场中做个正人君子,不单可以避过重重陷阱,也可以赢得社会尊重。不少商贾模仿儒士的作风,张謇、经元善等,都是近代贾而好儒的绅商。


本问题回答者是@俗人俗语俗评 ,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精彩内容请关注@俗人俗语俗评


俗人俗语俗评


儒家的开创人是孔子,由于孔子做过吹鼓手,当时的吹鼓手被称作“儒”,他的学派就叫儒家了。

孔子时期的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提出“克己复礼”,以恢复西周奴隶社会等级制为己任。

战国时期孔子的传人是孟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就是: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人权。孟子公开宣扬 “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同情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办法来治民。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可见孟子与孔子已经大不相同了。

战国末期的荀子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儒家受到毁灭性打击,直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又抬起头来,但董仲舒的儒家已经不是孔子的东西了。董仲舒把儒学改造成了经学。

从思想内涵看,经学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在政治上,经学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在学说方面,经学在宣扬君权神授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董仲舒的经学说到底是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大杂烩,他在唯一相同的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能有效地为统治阶级服务。 汉魏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各种思想碰撞冲击,加上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开始出现。唐初尊崇老子,信奉道家。后来又有皇上喜欢佛教,唐宪宗迎佛舍利子但皇宫奉养,全国欢腾,韩愈十分反感,写了《谏迎佛骨表》,得罪了皇帝,被贬潮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提倡古文运动,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 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 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 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韩愈提倡复兴儒学,他努力钻研儒家古代典籍,而是在吸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提出了儒家的新思想新理论,这就是道统论。 韩愈的道统论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心性哲学,二是以维护大一统为目的的政治哲学,三是以弘扬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由与独创为特征的艺术主张。学统、政统、文统,三统合一,一以贯之。这就是仁义之道。韩愈所提倡的道统论与其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理论虽没有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却澄清了儒学发展史上自孟、荀以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开启了儒学的新时代。宋代理学、史学、古文运动、宋诗的兴起与发展,都直接蒙受着韩愈的影响。虽与宋代理学相比,韩学稍显粗糙,然而正是韩学开启了宋学的门户。韩愈也因此位列孔庙之中。

到了宋代儒家的振兴时期来了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了理学。他们认为: 一、“理”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二、“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 三、“天理”也具有自然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义。“天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理学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则是逆天理。提出了事物“有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强调人性本善,“性即理也”,由于气禀不同,因而人性有善有恶。所以浊气和恶性,其实都是人欲。人欲蒙蔽了本心,便会损害天理。“无人欲即皆天理”。因此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维护“三纲”、“五常”。强化封建礼教的要求,它被奉为官方御用哲学,并进而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 特别是明清科举都是用朱熹编订的四书五经为考题,垄断了中国教育几百年。把科举引进了死胡同。

到了明朝王阳明“心学”成了儒家主导思想。王阳明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王阳明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 王阳明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名句是王阳明赶往江西、广东等地平定匪贼途中给弟子写信时提到的一句话。 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赶往江西、广东两省平定匪贼。途中,他曾写信给弟子杨仕德、薛侃,其中写道:“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嘉靖皇帝封赏了王阳明,并把心学列入科举考试内容,算是对他的肯定。后世崇拜王阳明的人很多。曾国藩和蒋介石都表示佩服王阳明。甚至毛泽东也多次研读王阳明的文章。

到了清朝由于文字狱横行,知识分子不敢发表言论,更没有观点就行。所谓桐城派也只是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没有思想上的突破。

五四运动达到孔家店,标志儒学的破产。虽然最近几年有人又拉起孔子的大旗,但儒学存在的经济和政治基础都不存在了,复辟儒学也只能是回光返照了。0


桃之夭夭老牛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灵感来自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所带给他的思想冲击,主张克己复礼,希望君王仁爱,试图以礼法、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后来战国时期的孟子对儒家思想又做了一定的补充和修正,但仁爱始终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一个历史上的一个大争时期,各国诸侯们盟约称霸、兼并争雄是最大的政治需要,因此此时的儒家思想仅仅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法家思想为尊。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钳制人们的思想,对哪些时常哄骗他的方士,以及与法家思想格格不入,且多有怨言的儒生,发动了一场“焚书坑儒”行动,儒家思想遭到了很大的打击。

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加以了补充和创新。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新观念,正中汉武帝的心怀,于是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由此开始兴起。

汉武帝虽然表面上倡导儒学,实际在国家管理上则是“外儒内法”,和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的本质相去甚远,“君权神授”才是他的最爱。

汉武帝曾孙,汉宣帝刘病已更是倡导国家治理应以“霸道”、“王道”杂之,反对儒家一家独大。这段时期儒学因为阐释、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道经典成为一类专门学问,亦称经学。

此时的儒家,又根据书写经典文本的文字不同与阐释文本的着重点不同,渐渐演变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而到了东汉时期,今文经学渐渐占据了上峰。今文经学奉董仲舒为正朔,他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更是被捧为经典。并且柔和了东汉初期兴起的神学部分内容,其目的便是进一步神化其思想,以便更好的的教化百姓,为统治者所用。但由于东汉王朝的逐渐衰败,今文经学也日渐式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注重史事及文本的考订、诠释的古文经学开始抬头,但正逢乱世,生不逢时,只是时不时的被统治者抬出来装点门面罢了。

到了隋朝,佛教这个外来教义开始兴起;隋朝的二代皇帝都忙着给他们信奉的佛祖、菩萨们开山凿佛,那有时间听你讲儒家教义;而后的李唐王朝,创始人李渊更是与春秋时期的李耳,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扯上了关系,自诩是李耳的后裔,于是道教又开始兴起,玉皇大帝成了他们的最爱,此时的儒学便只能是默默忍耐,敝帚自珍。

五代十国时期,儒生以活命为基本要务,哪些剽悍的军头们,信奉的是“天下,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谁有耐心听你讲“三纲五常”。

而到了宋代,儒家原本想这下可以扬眉吐气了吧?谁知北宋统治者们仍然在佛、道、儒三教中兜兜转转,奉行三教合一的政策。蜇伏已久的儒学大师们终于忍无可忍,他们不甘心在如此太平盛世中默默潜行,决心发扬光大儒学思想。

于是儒学大师们另辟蹊径,在尊师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身上挖掘闪光点,突出其主要思想“义”的新解,使儒学有了新的升华,其代表人物便是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他以儒学为基本教义,并结合道、佛二家的精髓,创立了新的儒家思想理学,也称道学。

其弟子程颢、程颐两兄弟在老师周敦颐的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扩大,而到了南宋朱熹终成集大成者。后人把程氏两兄弟和朱熹的理学思想合称为程朱理学,又称程朱道学。是当时理学各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可影响归影响,程朱理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南宋小朝庭的足够重视,等领悟过来的时候,南宋已到了灭亡的时分。

令人想不到的是,程朱理学被奉为正统,并在全国各地以官学的身份开馆授课,迅速传播的时期,却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元朝。

在当时的元朝著名学者、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元朝第一人”许衡的推举和倡导下,元世祖怱必烈采纳了许衡从学汉家的五条建议,在朝庭设立国子监,在地方设立专门的学校传授理学。理学得以在全国逐渐传播,发扬光大,并被统治者所认可。

明清时期,世界巨变,传统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宋以来的程朱理学,遭到了一些拥有进步思想认识的读书人批判,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

儒家思想在人们的批判与不断修订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统治者和读书人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从清朝晚期开始逐渐没落。


方城阙


关于儒家思想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是:它是孔子创立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是中国古代的官方统治思想等等。在此我们就按照问题的逻辑梳理论述一下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孔孟初创,奠定基础。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也就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其对该思想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来了“仁”的学说,即我们经常所听见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深刻的体现着“仁”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是孔子基于春秋晚期,礼乐崩坏,诸侯争霸的这么一个社会局面而提出的,他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之间传统道德价值的缺失。结果嘛,大家都知道,没有人理睬他,最后只能通过发展教育来传承这种理念。但实际上不可置否的是,孔子为儒家思想奠定了最核心的价值。

到了战国时期,社会更加动荡,这时候的儒家思想关键的问题就不再仅仅考虑社会,人际关系问题,重点就是要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好“和平政治”。因此出现了以孟子为代表的“仁政”思想。这个思想是从“仁”继承和发扬开来的,把这个核心学说用在了君主的国家治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之上。此外如荀子等继续主张“礼治”实际上还是想解决社会动荡这么一个关键问题。结果嘛还是一样的,在哪个诸侯争霸的“激情岁月”里,这些主张看起来不错,就像一战后威尔逊的和平主义思想一样,道德上站的住脚,但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太超前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孔孟二圣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基本的理念价值观是构建起来了,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汉武时期,确立地位。

至于秦时期,儒家思想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进入“黑暗时期”。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迎来了转折。这时候的儒家思想已经把自己进化了,不再是一味地考虑思想,道德上的需要,而是更多的关注现实。当然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儒家思想一直考虑的都是政治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这种高层次问题。结合了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儒家思想进化的非常高级,也非常实用了。它的出现即使的为汉朝君主专制,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道路,这样它也在众多的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也就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局,从此这个思想就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成为了官方统治正统思想。董仲舒,主父偃等人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汉后至宋,压力中前进。

汉以后的儒家思想将自己与统治的需要以及社会秩序的需要不断的结合,还吸收了佛学,道教等思想,我把它称之为“儒家思想的时代进化”。慢慢的不仅仅是高层信仰,底层百姓也深受其感染。这是一个政治和社会思想双重进化的作用,政治统治促进儒家思想深入民间,而这个过程也反过来加强了百姓思想上对统治合法性的认可,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社会秩序,建立起基本的道德逻辑体系,也就是今天我们共同价值观的来源。当然,在此期间儒家思想也受到像佛教等文化的冲击,但正是在这种冲击下,儒家思想不断的完善自己,使其符合时代的要求。由于空间有限我们就不多论述,直接说到了宋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

宋明时期,达到高潮。

到了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再次承担起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政治统治的使命”。理学它因此诞生了。这个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传统也出现动摇。我想有一点是共识的,就经济发展来说,封建经济最高峰在宋朝,但高峰之后也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封建统治开始动摇了。这时候儒家思想再次占了起来,成为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朱熹,王守仁等人的理学由此出现(这里我们不讨论他们的哲学价值)。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重视个人修养,道德情操以及视名节为最高道德价值。我们发现,这个时期,三纲五常,各种习俗,甚至衣服穿着都有了改变。儒家思想站到了最高峰,这时候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统治思想,更是一种文化思想,家庭伦理秩序,乃至个人修养的标杆。儒家思想达到了最高峰,成为封建统治的根基。

明朝之后,批判不断。

之后嘛大家多少也很清楚了。清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批判,但实际上他们也是想通过对儒家思想的修补来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思想已经不再辉煌了。最关键的时候还是在清朝末年新文化运动对其的批判,这个过程我们就不多说啦,大家都了解,可以自我判断。

综合来看,自从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思想就一直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不仅仅是表现在高层政治统治中,还深刻的烙印在社会以及普通人的心中。而它之所以能延续这么长时间就在于其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这就是为啥后面的儒家思想和孔孟时期儒家思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原因。好啦,几个重要的发展演变阶段我们都给大家梳理评论了完毕了,空间有限不能完整,能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还望大家指正。


二林说国关


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就是一部儒家思想与各派思想在碰撞中交融的历史。

一、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初期的坎坷。

儒家学派是由孔子创立的,然而儒家思想的根源却源于西周周公敬德保民的思想。孔子崇尚西周的礼仪制度,年轻时曾系统研究了周公的一系列思想,其思想当中仁的一面就源于对周公思想的继承。

但孔子又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该以德为政,同时,强调敬鬼神而远之,体现了强烈的务实主义精神,从而赋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政治的一种理想规划。

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思想,但又有细节上的不同。孟子强调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人们应该养浩然之正气,从而形成人们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主张用礼法去约束人们争权夺利的恶的一面。然而由于社会的变革,先秦时候的儒家思想,总体体现出一种复古的倾向,因而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甚至在秦朝,儒家思想遭到了一段灭顶之灾。

二、正统地位的确立。

历史发展到了西汉, 在经历了汉初黄老之学思想指导下的休养生息政策后,经济虽然得以恢复,但地方势力的坐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董仲舒适应了当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如何了阴阳家,法家,道家等各派思想,系统化的改造了儒家思想。他以天人感应为出发点,强调君权神授,中央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这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民众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纲常,从而确立了一整套大一统的专制思想。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一跃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冲击与自我巩固。

东汉结束以后,历史进入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局面。由于政权的频繁更迭,人们对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念逐渐产生了质疑。加之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家的正统地位一度受到了冲击。

然而儒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三教之间的并存,促成了儒家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地吸取佛教和道教相关理论。从隋唐三教合一,到宋朝时期,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陆九渊,以及明朝的王阳明,前仆后继,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是新时期的儒学,是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哲学化、思辨化的表现。儒家思想因此继续维护了他的正统地位。

明清之际,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们,进一步发展的宋明理学。他们在政治上,呼吁开明的君主制,在经济上倡导工商皆本,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文化上他们则倡导经世致用,主张文化应为社会发展服务。他们的思想,虽然带有进步思潮的痕迹,但从本质上,依然属于对儒家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四、新的灭顶之灾。

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促成有识之士在探究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过程中,由于迫切的心理,造成了对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矛头直接指向了儒家思想。孔家店被打倒了,传统文化被否定了。

五、理性与复苏。

当今中国,人们以更加自信与理性的姿态,反思历史,反思传统文化。今天我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感恩之心,务实之精神。

在这个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年代,只有借鉴传统文化当中的相关思想,以义取利,诚实守信,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样,只有在一定的程度上,汲取传统文化当中的有益成分,我们才能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龍戰於野888


儒家思想最开始源于孔子,最早孔子也是收集的前人的一些思想,加上自己的一些总结被称为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春秋时候基本是不被采纳的,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主张“仁义”,我们都知道,春秋时候有一句话叫做“春秋无义战”。都是诸侯割据,为了争夺领土,所以他的思想根本不能够得到重用。

孟子也随后继承了他的思想,被称为“孔孟”,孟子在他的思想上得到了一些发展,相对来说就更加全面一些。儒家的第三个代表人物荀子,荀子在原有孔孟两人的思想上又进了一步,但荀子主张的是性本恶。荀子的思想在李斯的身上有很大的体现,李斯就是荀子的学生,在战国的时候儒家思想也没有得到重用,因为春秋战国最受重用的就是法家的思想。

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有过焚书坑儒,他其实不是说是坑这个真正的儒家的思想,坑的是一些江湖术士,一些打着儒家的名号的人。直到西汉的时候,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才真正的开始发扬光大,其实儒家思想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非常必要,他就是需要这套思想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礼义仁智信”,实则上各朝各代表面上遵从的都是儒家的思想,其实用的是法家的手段。

只有法家的铁腕措施,才能保证国家稳定,只有当国家稳定到一定的时候,儒家思想才能得到受用,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当你国家在贫穷落后的时候,儒家思想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孔子的儒家思想就会被重提,包括现在在全世界有很多孔子学院,人们开始讲论语,讲孔子,需要道德约束。





孝公渠梁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原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原因: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丞相李斯是法家代表。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 ①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②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原因: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得到发展。三教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盛行.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原因:①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②“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③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与探索

   ④理学在宋朝兴起的深层次原因: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

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痹.

   ⑤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思想活跃.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原因: ①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

   ②明中期,程朱理学已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原因: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另一方面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②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腐化,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③思想因素:一方面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们个性,摧残了人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④社会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原因: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故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

  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位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道德、新文化,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结合,成为了进行传统文化



枫舞逸轩


问题很宏大,答案很复杂。已经有很多人做了解释了,笔者就不硬插一笔了,说点更偏的,解释解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生成。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源于两周,制度化于秦代,定型于两汉,承袭发展于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流行数千年经久不衰,始终占据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主流地位,成为传统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牢固的精神支柱与深层的文化土壤,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仍具有深远影响。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经济的、政治的地理等诸多因素制约的产物,是各种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思想的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一个民族具体环境制约的政治文化,更不存在转瞬即逝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从来是在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能够产生并连绵不息地传延下来,自然有它的成因。概括起来,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农耕基础上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农业社会的土壤中孕育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依托,根植于肥沃的土壤、温湿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和蔓延开来。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一方面造成高度依赖土地与农业的农民始终居于中国人的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它使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第一,必须以民为本,倡导人治、礼治,“警德保民”,以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与社会稳定的目的:第一,必须协调主体人群—农民的关系,通过驯化他们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二,适应农民注重家庭、安土重迁、惧变求稳的心理需求,追求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2、长期封建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丰富与延续的历史条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韧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两汉,因袭发展于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横贯数千年经久不衰,始终占据中国封建文化领域中的主流地位,成为专制主义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的牢固精神支柱和文化土壤,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一文化赖以存在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治统治未受动摇。中国封建社会历时长达两千多年之久,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相当完备。正是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日趋系统、缜密。伴随中国封建社会长时期的发展,传统政治文化经过不断演变而得以沉淀、丰富并不断地传袭下来。

3、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

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对象和承载体,它能够对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华民族所处的特定自然地理条件,同样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腹地,北接大漠草原,西南横口青藏高原,东南日衔沧海,二面封闭而一面临海,形成中国地理与其他地区地理相隔离的自然地理线,这些自然地理条件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可靠的生活便利与安全保障,而且在传统政治文化形态与内涵中打上了浓重的烙印。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更为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与中国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4、儒学主导下“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思想局面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成的文化基础。

数千年来,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础、主体和核心的,基本上是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汉武帝时期,经大儒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理论作为治国策进献给汉武帝,并得到采纳,于是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定于一尊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使儒学教育具有极为广阔的涵盖面,其“仁”、“义”、“礼”、“德”、“和”的思想影响深入到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人们的政治观念、行为、习惯、思维及价值取向之中,从而为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和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经过秦汉之际,尤其是西汉中期统治阶级对政治理论的整合,儒家的旗号没变,但其思想内容却不断地吸纳整合法家、道家等其他各流派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社会政治指导思想呈现出“外儒内法,杂以百家”的景象。两汉以后通过儒学对其它各家学说的开放式吸收与融合,不仅使儒学得以不断丰富,而且也促进了其它各流派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日益变得博大精深,成为举世闻名的悠久的传统政治文化。

5、国际上睦邻弱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绵延不绝的外部条件。

在古代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里,中国都处于统一的中央封建王朝统治之下,疆土辽阔、人日众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军事强大、文化发达、人民安居乐业,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在东亚地区是独一无二的。相比之下,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半岛、中亚、南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相对弱小,他们难以与中国交恶。而为了取得在泱泱中华体系的有利地位,包括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在内的许多邻国都纷纷通过朝贡方式,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积极与中国结交。在世界其他地区曾经出现的一些强国,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又由于地理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它们都无法进入东亚地区挑战中国。直到清朝末期,其他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资本主义强盛道路,而我国则继续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积贫积弱,才最终抵挡不住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导致国家破裂,文明破败。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在晚清之前很长时期由于中国睦邻弱小所形成的针对中国而言的国际安定环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良好外部条件。另外,这种国际环境也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身能够不断整合与创新,并产生了泱泱大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优越感。

毋庸置疑,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形成于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它主要服务于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需要。随着封建制度在中国的消亡,传统政治文化便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基础。但是,由传统政治思想与政治心理意识所共同构成的传统政治文化,它不会马上就消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或者思维倾向,传统政治文化对近现代人们的思想与心理发展仍然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是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己经远远不及以前而已。同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巨大智慧和技巧,它的体系中所包含的一些原理、经验材料和规则,经受了历史的长久筛选和锤炼,不仅作为一种共同的规范意识为人们所体认和遵循,而且被作为一种价值尺度,用以评判人们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因此,传统政治文化已具有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它必然作为一种要素为现代政治文化所选择、改造、与现代政治文化存在着彼此相容的历史可能性。在崭新的21世纪,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批判与继承,吸收其合理的思想成分,加快与完善我国当代政治文化的建设。



CrazyRadish


儒家,又称儒学、孔孟思想、孔儒思想。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儒家起初仅属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汉代起却得到朝廷独尊,成为官学与国教,掌握文化教育与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两晋南北朝和唐代,儒家与佛、道二家并称三教,儒学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继后经宋儒重新阐释,形成理学,发展心性之学后得以重振声势,伦理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

孔子主张礼乐必须以“仁”为精神核心,仁与礼互相支援互相制约,从哲学角度重新阐释礼乐,标志著儒家精神的开端。

孟子主张仁政和王道,自视为王者之师,指出真君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者是卫道之士,道德模范。

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臻于完美,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可以培养成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称为“四端”。

战国时代后期,法家与儒家针锋相对,法家批评儒家的仁政,譬喻为慈母的溺爱,导致姑息养奸,纵民为患。秦始皇厉行法治,视儒家为敌人,下令焚毁经书,坑杀儒者,即“焚书坑儒”。

汉武帝时,儒家开始广泛影响官员,汉武帝接受丞相公孙弘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五经成为学术与教育的核心。前136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前124年,挑选50名“博士弟子”,创立太学,到前8年,太学生多达3000人,每年有约100名儒生通过考核成为官员,儒生开始掌管朝廷礼仪。西汉后期,儒家改革宗庙、郊祀等国家祭祀,渗透到公卿阶层,使儒教国教化。58年,所有官学都祭祀孔子,175年,官方颁布五经的正式版本,刻于石碑,在洛阳竖立。东汉后期,全国士人都研习儒家经典,官学定期举行祭孔大典,孔子受奉若神明,孔庙遍布全国两千多个县。

汉代儒家建立天人感应之说。汉代儒学代表人物是董仲舒,特别著重《春秋》,坚持道德理想主义,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肯定君主的无比权力,也设法防止君权超越一定的范围。他提出天人相应的理论,一年4季、12个月、366天,与人的4肢、12节(每肢3节)、366骨是相应的。天人相应的形而上学,引申出天人感应的信念,把儒家伦理与宇宙观结合。其灾异说认为,旱灾地震、日蚀彗星,以至妇人生须,一切不寻常的自然现象,都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这种天人感应说成为儒家遏制皇权的手段。董仲舒属今文经学派,今文经以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热衷探索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魏晋时期政治动乱,外族入侵,佛道二教兴起形成三教鼎力,互相抗衡局面。儒家一度失去独尊地位。但儒家仍是主流的政治与伦理思想。南北朝后期及唐代,朝廷一再下诏辩论三教优劣,儒家被视为“治世”之教,与修心的佛教与养生的道教并列。唐代儒学复兴,官方编定《五经正义》,总结汉、魏以来的经学,门第贵族以礼法维系,儒家三礼之学较为盛行,儒家礼仪贯彻于帝国行政,包括《唐律》的编纂,建立科举制度,精通经学成为出仕条件,从此士人思想深受儒家体系影响。唐代的哲学思想,却仍为佛教所垄断,《中庸》和《易传》等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儒家经典,也受僧人道士注意。李翱撰有《复性书》,韩愈则提出道统问题,排斥佛教,力求复兴儒学。为了回应佛道二教的挑战,儒家开始重新解释古典的儒学。

宋代理学受佛学影响而形成,拓展了先秦儒家传统。宋代许多名臣与士大夫,如胡瑗、孙复、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司马光、邵雍,都有功于复兴儒家。当中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五人,整合个人修身、道德伦理、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使儒学恢复生机,传承了儒家道统,称为理学。周敦颐诠释道教的太极图,建立天地人三才观,人要赞育天地之化;他认为天道寂然不动,圣人亦常处寂静,又感通万物,洞察入微。程颢强调天人相感相应,“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天理普遍存在于万物与人性之中,人心诚敬,即可得净化。程颐进一步提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在修身之道强调“格物”,并不独尊“心”的重要性。

南宋朱熹追随程颐的理学,确立了身后数百年儒学的面貌,影响不限于中国,扩及朝鲜与日本。朱熹定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称之为四书,置于五经之上,综合加以注释。他追尊北宋诸子为孔孟道统的继承人,主张格物,以心去探知事物根本之理,以实现“仁”;人要涵养诚敬之心,也要求致广博之知。他在江西重建白鹿洞书院,教学内容包括读书、静坐、礼仪、书法、算术等等。

元朝首创以四书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明代首位大儒是薛瑄,他紧随朱子学,又格外重视修心养性;吴与弼和陈献章都有功于儒学,指出学习不单为科举考试,而是为明心见性,为王阳明学说奠基。王阳明是朱熹以后影响最大的儒者,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批评朱子后学过分著重文字细节。他主张知行合一,道德教育植根于“心之本体”,又叫“良知”,即人人皆有的良心,胸怀天地的人,不忘恻隐之心。王阳明主张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把决定是非之权暗中从朝廷还给每一个人,有抵抗专制的意义。自明朝开始,科举的四书五经皆采用朱熹的注解,禁锢了思想。

儒学的传承主要是历朝历代皇帝需要一个统治的工具。当然儒学所提倡的理念还是很好的,但自明后采用朱注,理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到了满清,就只会闭关锁国了。现在我们的儒学,要抛弃封建主义糟粕,探索孔孟的本义和初心,而不能用理学禁锢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