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一、卷首语

内省不疚,

不惧不忧,修行即是修心,这是孔老夫子的江湖,游历列国,著书立说,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达则兼济天下,这是金庸先生的江湖,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心难得自由,这是古龙先生的江湖,鲜衣怒马,快意恩仇,如花美眷,仗义游侠。

那烽火心中的江湖是什么样的呢?《剑来》中的江湖,又有什么样的寄托呢?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二、酒

这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

烽火的江湖里不能没有酒,有酒才有醉卧沙场,有酒才能潇洒御风,有酒才会快意恩仇。

阿良爱喝酒,因为阿良懂得人生是一场大醉。在阿良的眼中,无畏乎山上山下,也不介意浩然还是青冥。有酒,有剑,天下不平,一剑击之。

陈平安喝酒,与众不同。不知大家发现没,陈平安越来越少喝酒了。从初出小镇的得意潇洒,到书简湖问心局后的自碎文胆,陈平安是越来越不潇洒了,不潇洒,何以言酒?

但到目前为止,《剑来》的江湖,还没有李淳罡式的快意恩仇,这也是《剑来》的江湖最缺少的一块。没有快意恩仇的江湖,又是什么样的江湖呢?有点期待。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三、剑

剑乃兵中君子,因此,大多数武侠、玄幻小说的主角,必然有一剑傍身,陈平安也不例外。

《剑来》一书,对剑更是推崇备至。眼中所见,心中所思,似乎除了剑,也没什么其他兵器了。

阿良为剑而来,陈平安为剑而“走”,再加上六十年长约,以及“练拳即是练剑”,似乎剑才是推动《剑来》故事发展的关键。

无剑不成江湖,烽火的江湖里,对剑更是高看一眼。毕竟是兵中君子,也可见烽火的读书人本性。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四、爱恨情仇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离不开爱恨情仇。

《剑来》的爱恨情仇,谈不上轰轰烈烈、石破天惊,但总给人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觉。

如三教阳谋之下,化作春风的齐先生;如为陈平安、崔东山放弃武神大道的崔老爷子。都是春雨绵绵、润泽万物的体现。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五、道理

江湖有没有道理?自然是有的,是拳头的道理,是刀剑的道理,是天地大义的道理。但烽火的道理显然不同寻常。

我们读武侠或者玄幻,一旦牵扯到江湖,似乎都离不开“快意恩仇”。但剑来的江湖里,偏偏没有“快意恩仇”,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剑来》的江湖,酒不重要,剑似乎也可以不要,却唯独道理不可丢。说到底,还是因为,烽火是读书人,一名“读书的人“,三句话离不开文人的德性纲常。

因此,我推测,现实中的烽火,必然是个“牢骚满腹“的人,甚至是对这个不讲道理的世界,略显失望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烽火才会把一腔热血,诉诸在笔杆之下,现实中说不了的道理,没人听的道理,便只能在小说中来说了。

剑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酒剑之外,江湖还剩下什么?

六、书里书外

每个人对江湖都有自己的解读,谈不上谁对谁错,就像一本书的好坏,褒贬不一一样,都是一时一地的感悟而已。

下一个时刻,下一个节点,你心中的江湖或许就会变样,你心中的好坏兴许便会倒置,江湖不止一个,烽火的江湖,比较特立独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