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在法國巴黎蒙馬特公墓一個偏僻的角落,立著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墳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設計精巧、風格別緻的各式墓冢相比,這座墓的外觀顯得簡樸而又單調。

引人注目的是,在它的右側上方,鑲嵌著一個透明的塑料小盒子,裡面放著一束人工製作的茶花。墓的兩側刻著相同的一句碑文:“阿爾豐西娜·普萊西(1824.1.19—1847.2.3)安眠於此。深切懷念你。”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中國,知道阿爾豐西娜·普萊西這個名字的人很少,但讀過《茶花女》這部作品、瞭解《茶花女》這個故事的卻大有人在。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法國巴黎蒙馬特公墓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之墓

而這個墓主人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就是舉世聞名的法國文學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個動人的、催人淚下的茶花女的愛情故事,是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小仲馬根據她的經歷演化、創作出來的。

一、《茶花女》在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strong>古往今來,描繪妓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唯獨《茶花女》獲得了世界聲譽,在億萬讀者中流傳。

《茶花女》是我國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林紓於1898年譯出這本小說,以《茶花女遺事》為名發表,開創了我國近代文學翻譯史的先河。

這部小說自1848年發表後,即獲得巨大成功。小仲馬於1852年將其改編成劇本上演,再次引起轟動,人人交口稱讚。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爾第於1853年把它改編成歌劇。歌劇《茶花女》風靡一時,流行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成為世界著名歌劇之一。《茶花女》的影響由此進一步擴大。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法國19世紀小說家、劇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肖像

<strong>從小說到劇本再到歌劇,三者都有不朽的藝術價值,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藝現象。值得一提的是,《茶花女》還被搬上銀幕多達二十餘次,其中最著名的,則是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經成為世界電影藝術寶庫中的一部珍品。

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短暫的一生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在這個世界上僅僅生活了二十三個年頭,但人們可以說她既嚐遍了生活的辛酸悽苦,也享盡了人間的奢華逸樂。然而她卻始終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她從未得到過真正的幸福。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出身微賤,這位諾曼底姑娘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貧苦的農民,她的母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儉的農婦;父親是一位不務正業的農村巫師。由於生活艱難,她的父親性格古怪,脾氣暴躁,在家裡終日打罵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離家出走,去給一個有錢人家做幫工,後來又跟著這家主人離開了法國,到瑞士去謀生。

而這時,阿爾豐西娜·普萊西才不滿十歲,但是她的父親已經讓她到農莊裡去幹活了。大約在十五歲的時候,阿爾豐西娜離開故鄉來到巴黎。有人說是她母親的一位親戚幫助她離開諾曼底的,也有人說是她的父親把她賣給了一幫波希米亞人,而這幫四海為家的流浪漢又把她帶到了巴黎。不管怎麼說,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來到了一個新的天地,開始了一種新的、卻依然是不幸的生活。

她起先在一些店鋪裡打工,過著清貧的日子。然而,聰明的阿爾豐西娜很快地發現,她雖然一貧如洗,卻擁有一筆非常可觀的、得天獨厚的“資本”,那就是她的美貌。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開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場,成為了那些公子哥兒、闊老闊少們競相追逐的目標。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她結識了不少男友,也做過普通商人的情婦,後來,又同一位非常闊綽的時髦青年同居了一個時期。這位年輕人就是日後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一度出任過外交大臣。雖然這位花花公子當時的地位尚未如此顯赫,但他已經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極為活躍的人物。 

正是靠著他以及像他這樣一類人物的“提攜”,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大踏步地跨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並很快地成為巴黎社交場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貴族、百萬富翁們,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爭先恐後地為她一擲千金,提供豪華住所,購買各色珠寶,並滿足她的一切慾望。而她則來者不拒,巧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體為代價,換來了無比奢華的生活。

她不僅徹底擺脫了窮困,而且似乎也同貧賤的往昔一刀兩斷了,她改換了名字,昔日的阿爾豐西娜·普萊西變成了後來的瑪麗·杜普萊西。瑪麗·杜普萊西無疑是一位天資出眾、聰穎過人的姑娘,她不僅具有豔麗的姿容和輕盈的體態,而且風度雍容大方,談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觸過的人,都驚奇地發現,她在社交場合裡,始終表現得儀態莊重,對應機敏,從未流露出絲毫的庸俗和浮誇。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場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瑪麗·杜普萊西具有相當廣博的知識和較深的藝術修養。她在同客人們談古論今,點評某些文學、音樂、繪畫以及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時,往往會出人意料地發表出一些獨到的見解。

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這樣一個出身貧寒、從未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規的學校教育的風塵女子,何以會具有如此端莊凝重的氣質和不同凡俗的教養?這個答案直到瑪麗去世以後才為人們所發現。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人們在清理她的財產時,看到她的書房裡擺滿了諸如拉伯雷、莫里哀、盧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馬、拉馬丁、繆塞以及塞萬提斯、拜倫、司各特等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見瑪麗·杜普萊西是一位勤於讀書,善於思考的姑娘。<strong>倘若命運為她提供某種機遇的話,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一個頗有出息,頗有成就的新女性的。

這也多少能夠說明,為什麼當時法國的許多著名的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都傾心仰慕她,並千方百計地設法同她交往,這些人在瑪麗死後還寫下了許多紀念的文章,其中充滿了對她的讚美和懷念。可見,在瑪麗·杜普萊西身上的確具有某種獨特的魅力,而這種魅力是那些僅僅臉蛋漂亮的姑娘難以具備的。

但是瑪麗·杜普萊西不過是一個風塵女子,她有過許多情人,其中有兩個人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個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俄國老人德·斯塔凱爾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經做過俄國駐維也納大使。據說他之所以喜歡瑪麗是因為後者很像他的一個去世不久的女兒,他是以父親待女兒的深情去愛瑪麗·杜普萊西的。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這位伯爵是一位情場老手,他“愛”瑪麗當然是為了她美貌。瑪麗在巴黎豪華住宅區瑪德萊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這位老外交官為她購置的,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裡,瑪麗過著貴婦人一般的奢華生活,她每天的大筆大筆的開銷也大都是由這位老人支付的。

另一個是一位年輕人,也是一位貴族,名叫德·貝雷戈伯爵,他也許是瑪麗·杜普萊西生前最後一位關係密切的男友。他不僅成為瑪麗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們兩人一起前往倫敦,在那裡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不知為什麼,他們的婚禮卻遲遲沒有舉行。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這可能是因為瑪麗·杜普萊西的健康急劇惡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由於瑪麗的家庭背景。在當時的那種社會環境裡,像瑪麗這種出身卑微的“下賤女人”是不可能跨進貴族的家門,成為這類高貴門第中的家庭成員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後不久,關係便逐漸疏遠了,但仍然保持往來。而且從現存資料來看,他們的婚約似乎也沒有解除。

由於童年時代艱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後縱情聲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晝夜地沉湎於飲酒、跳舞、看戲和男歡女愛的逸樂中,瑪麗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結核,經常發燒、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時候也常常咯血不止。

按照瑪麗當時的經濟條件,如果她對自己能夠稍加節制,安心調養,她的健康也許會很快地恢復,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適當的控制。但是她卻沒有這樣做,也許她認為來日無多,應該抓緊時間尋歡作樂,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男人,對待人生;也許她想盡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種手段損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們在她的微笑中,常常會發現一絲憂鬱的陰影,其中蘊含著對生活的厭倦和感傷。總之,她的健康迅速惡化,終於在1847年2月3日不治而亡。

她死後,貝雷戈伯爵在蒙馬特公墓裡為她買下一塊地皮,她身後的葬事既簡單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貝雷戈伯爵和斯塔凱爾貝克伯爵兩人操辦的。一代佳麗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阿爾豐西娜·普萊西——我們還是使用她的真實姓名吧——是一位不幸的姑娘,也是一個墮落的女人。然而,與那些許許多多沉歿在歷史塵埃中的同命運人相比,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則又是一位幸運者。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strong>她的故事被演繹成小說,話劇和歌劇,她的一切都同一個舉世聞名的藝術形象“茶花女”連在一起。這是因為她同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過一段感情糾葛,這位作家便是亞歷山大·仲馬,而中國的讀者更習慣於把他稱作“小仲馬”。

三、小仲馬的身世和經歷同《茶花女》的產生有著直接關係

小仲馬的父親大仲馬,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中的一員驍將,他既是著名的戲劇家,也是傑出的歷史小說家。但是在他成名之前,他只不過是巴黎某貴族家裡的一名又窮又寒酸的抄寫員,那時他剛剛從法國外省來到巴黎,即使連這個可憐巴巴的差事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1823年,大仲馬與社會地位同他一樣卑微的縫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貝相愛並同居,次年七月,他們有了一個兒子,他就是小仲馬。由於大仲馬與拉貝從未履行過結婚手續,他們的兒子自然也就沒有合法的身分,小仲馬一直被人們視為私生子。

卡特琳娜·拉貝對大仲馬始終一往情深,但隨著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改變,大仲馬卻逐漸看不起這位普通的縫衣女工了。這是因為大仲馬的戲劇創作為他獲得了很大的聲譽,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他開始出入巴黎的上流社會,整日同那些貴婦人、女演員廝混,而把卡特琳娜和小仲馬母子兩人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卡特琳娜依靠自己縫補衣服得到的那一點點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母子兩人的生活。而小仲馬則因為是一個私生子,常常受到他人的奚落和羞辱,這對於一個不滿七歲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強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擊。而這種刺激和打擊,直到小仲馬的晚年還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記憶裡。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1831年春天,大仲馬與一位女演員同居生下了一個女兒,這位女演員要求大仲馬通過法律形式承認女兒的合法地位。直到此時,大仲馬方才記起自己還有過一個兒子,於是他找到了小仲馬,通過法律形式認領了他。

小仲馬能夠回到父親身邊固然是件好事,但他卻不得不與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分手。這位勤勞而又善良的縫衣女工在失去自己的同居的伴侶之後,又失去了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她辛勞一生,最後卻一無所獲。當小仲馬揮淚離開自己的母親的時候,他深深地感到人世間的殘酷和不平。

小仲馬本來是一個在貧困屈辱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純樸少年,但回到父親身邊之後,他的生活卻逐漸發生了變化。他生活在一個人欲橫流的社會里,特別是他父親的那種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為這位涉世不深的青年樹立了一種最現實的“榜樣”。

他終於學壞了,也開始嘗試那種追逐聲色犬馬的荒唐生活。有一陣子,人們一提到大、小仲馬,便會用“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來揶揄他們父子兩人屢遭世人非議的生活方式。然而小仲馬畢竟曾與卡特琳娜相依為命地度過七年的艱難歲月,他在童年時代曾經從母親那裡接受過良好、正直的教育。因此,比較客觀地說,此時的小仲馬是一位生活雖然放蕩,但良知卻尚未完全泯滅的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小仲馬很早便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不滿二十歲便發表了小說和詩歌,但這些作品均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作為文學家的小仲馬,真正使他能夠在法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還是那部膾炙人口的《茶花女》。然而,倘若命運沒有安排他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相識,文學史上又怎麼可能會留下這樣一部佳作呢?

1844年9月,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小仲馬同他娛樂場上的好友歐仁·德雅塞在巴黎聖日耳曼大道上跑馬歸來,然後便一起去著名的“雜耍劇院”觀看戲劇演出。就在這天晚上,小仲馬看見在靠近舞臺的一個包廂裡,坐著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

他在回憶這次奇遇時,曾經這樣描寫這位美人的容貌:“……她的個子高高的,身材苗條,烏黑的頭髮,面色白裡透紅。她的頭生得小巧玲瓏,一雙細長的、像日本女人似的眼睛又黑又亮,顧盼自如,生出無限風情。她的嘴唇像鮮紅的櫻桃,再加上一口潔白的牙齒,使人聯想起一尊雕像。”德雅塞對小仲馬說,此人名叫瑪麗·杜普萊西,是巴黎的名妓。小仲馬呢,他當時便被這位美豔絕倫的女人迷住了,不知不覺間感到自己似乎墜入了情網。 

當天晚上演出結束以後,這一對好友便在一個自稱名叫阿爾芒絲·布拉特的女人的引導下,登門拜訪了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小姐。阿爾芒絲·布拉特是阿爾豐西娜的鄰居,她是一位時裝店老闆娘,據說她還為阿爾豐西娜介紹男友,並從中收取酬報。

這天晚上,除了小仲馬和德雅塞之外,阿爾豐西娜還接待了其他客人。她的心情似乎很愉快,高談闊論,縱情大笑,但是她卻咳嗽得很厲害。後來,當客人們談興正濃的時候,她卻不聲不響地走開了。

細心的小仲馬尾隨著她走進她的房間,發現她正在咯血,於是真誠地勸說阿爾豐西娜保重身體。阿爾豐西娜顯然被他的關懷和同情感動了,也許過去從未有人對她說過這樣的話,也許那天晚上她對這位年輕人突然產生出一種奇特的好感,他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阿爾豐西娜答應同小仲馬往來,做他的“好朋友”。這是一種默契,也是一種許諾,不久以後,阿爾豐西娜便成了小仲馬的情人。

在大仲馬的回憶錄裡,人們可以讀到這樣一段記載:當大仲馬看到兒子與阿爾豐西娜的親密關係時,曾經直截了當地問小仲馬:“你同這位姑娘交往,究竟是因為愛她,還是因為同情她?”小仲馬當即明確地回答說:“是出於同情和憐憫。”

事實上,在小仲馬與阿爾豐西娜交往的過程中,他的確常常勸她注意休息,勸她保養身體,並親自陪她一起到鄉間去進行短期的療養。他們在一起曾經度過短暫的、但卻是愉快的生活,像詩一樣充滿著激情和夢幻,致使他們兩人在精神上都一度得到極大的滿足。可見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的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當真摯的。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然而不容諱言,小仲馬的性格中畢竟還有紈絝子弟的一面,他生活的環境是世風日下的巴黎,而阿爾豐西娜又是一位風塵女子,這一切都決定了小仲馬對她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其中有同情、有愛戀,但也包含著一種獵豔、狎褻的心理。

他雖然收入有限,但為了討得阿爾豐西娜的歡心,也要充充闊佬,陪她跳舞、赴宴、看戲、跑馬,在她身上花了大筆大筆的錢,最後負債累累。而這一切與人們所謂的真摯的愛情顯然是毫不相干的。另外,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有著一種強烈的佔有慾,當她成為他的情婦之後,他不能容忍阿爾豐西娜再同其他的男友來往。

這種感情固然可以理解,但無奈在阿爾豐西娜看來,她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理由很簡單,她無法改變自己的這種生活,她需要那些比小仲馬更加富有的男人,沒有他們,她將無法維持在她看來也許是燦爛的、令人目眩的生活。這正是小仲馬與阿爾豐西娜最後分手的根本原因。

終於有一天,小仲馬發現了阿爾豐西娜與一位名叫愛德華的年輕人來往的書信,顯然他們之間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裡應該說明的是,這位愛德華先生不是別人,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到的德·貝雷戈伯爵。

他自然不是阿爾豐西娜一般意義上的男友。小仲馬勃然大怒,多少日子以來積壓在心頭的怒火爆發了,他責罵阿爾豐西娜對他撒謊,欺騙了他一片真情。而阿爾豐西娜平靜的、若無其事的回答,不僅令小仲馬不知所措,而且也可能使讀者們大為驚異:“撒謊?經常撒謊的人牙齒不是更白嗎?”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電影《茶花女》劇照

既然如此,小仲馬與阿爾豐西娜的分手便是不可避免的了。1845年8月30日深夜,小仲馬給阿爾豐西娜寫去一封表示絕交的信,這封信的全文如下:

“親愛的瑪麗:我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百萬富翁似地愛您,但是我力不從心,您希望我能像一個窮光蛋似地愛您,我卻又不是那麼一無所有。那麼讓我們大家都忘記了吧,對您來說是忘卻一個幾乎是無關緊要的名字,對我來說是忘卻一個無法實現的美夢。沒有必要告訴您我是何等悲傷,因為您完全知道我是多麼地愛您。別了,瑪麗!您感情豐富,不會不理解我為什麼要給您寫這封信,您聰明絕頂,不會不原諒我的這一舉動。永遠懷念您的A.D.。”

[A.D.是小仲馬姓名(Alexandre Dumas)的法文縮寫。]從這封信裡,我們可以看出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仍然懷著一定的感情,他作出分手的決定,心裡是相當痛苦的。小仲馬沒有收到阿爾豐西娜的回信,而且從此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三個月後,小仲馬有了新的女友,她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一位女演員,名叫阿娜伊絲·麗耶瓦娜。一八四六年十月初,小仲馬同他的父親一起去西班牙和北非地區旅行,十月十八日抵達馬德里,他不知通過什麼途徑得悉阿爾豐西娜病情惡化,便寫了一封短函寄回巴黎,向她表示問候。

小仲馬在阿爾及利亞度過了整整一個冬季,於次年二月十日返回巴黎,而這時阿爾豐西娜已經去世一個星期,她的遺體也早已安葬在蒙馬特公墓裡了。據說,小仲馬曾經去過瑪德萊娜大街阿爾豐西娜生前的住所,他看到的卻是人們正在清點、拍賣阿爾豐西娜的遺物的場面。

根據死者的遺囑,拍賣所得的錢款除了償還債務之外,餘額全部贈給她的一位生活在諾曼底鄉間的外甥女,但是這位接受遺產的外甥女必須遵守死者規定的條件:她永遠也不能來巴黎。這個謎一般的遺囑顯然是發人深思的,其中似乎包含著無限的幽怨和深意。然而,對此感觸最沉重,思索最深刻的也許不是別人,而是小仲馬。

在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之後,我們沒有看到小仲馬寫過什麼悼念性的文字,也沒有聽說這位多情的作家是否常常到蒙馬特墓地去憑弔死者,然而,她的死深深地觸動了小仲馬。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小姐的去世,雖然並不出人意外,但畢竟來得太快了。我們從小仲馬同她分手之後的種種表現可以判斷,至少,小仲馬仍在時時眷戀著她,希望她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而如今,當他結束了北非之旅,在返回巴黎之前卻得悉她的死訊,心頭的震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也許,當他看到阿爾豐西娜·普萊西的遺物被拍賣一空的場面之後,獨自一人在瑪德萊娜大街上漫步的時候,心裡便已經開始在醞釀《茶花女》這部小說的情節了。更耐人尋味的是,小仲馬去世之後也安葬在蒙馬特公墓裡。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更可能是他本人生前有意識的安排。

1847年6月,也就是在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四個月之後,小仲馬又來到他曾與阿爾豐西娜一起度過一段愉快歲月的鄉間,那裡的一草一木都喚起了他對往日的回憶,也激起了他創作的衝動。於是他閉門寫作,花了不到一個月的工夫便寫出了小說《茶花女》,因此,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作者一氣呵成的。

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小說《茶花女》完成後沒有立即發表,直到1848年,即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去世一週年後不久,才在巴黎出版,並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四、《茶花女》何以能打動億萬讀者的心?

<strong>毫無疑問,《茶花女》是一部愛情小說。它從生活中來,又經過了作者的提煉,比生活來得更高,又或者說,被作者詩意化了。在作者筆下,男女主人公有著真摯的愛情。

01《茶花女》的男女主人公有著真摯而熱烈的愛情

女主角瑪格麗特,甘於犧牲自己嚮往的豪華生活,處處替情人著想,不肯多花情人一分錢,寧願賣掉自己的馬車、首飾、披巾,也不願情人去借債,甚至當她面臨著是要自己的幸福還是替情人的前途著想、替情人妹妹的婚事考慮不得不作出選擇時,她毅然決然地犧牲自己,成全情人。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作者通過人物感嘆道:“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樣冰清玉潔。別人有多麼貪婪,她就有多麼無私。”又說:“真正的愛情總是使人變得美好,不管激起這種愛情的女人是什麼樣的人。”作者高度讚美了瑪格麗特的愛情。

男主角阿爾芒,則是一見鍾情,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哪怕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又暗中將母親給他的遺產贈送給情人,此外,他強烈的嫉妒心也是他的愛情的深切表現,直至情人死後埋入地下,他仍然設法將她挖掘出來,見上最後一面。他的愛情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瑪格麗特尤其看中的是阿爾芒的真誠和同情心。她對他說:“因為你看到我咯血時握住了我的手,因為你哭泣了,因為世間只有你真正同情我,”而且,“您愛我是為了我,不是為了您自己,而別人愛我從來只是為了他們自己。”這樣寫,一個妓女信任和迷戀一個男子就毫不牽強附會了,他們的愛情不僅有了可靠的基礎,而且真實可信。

02《茶花女》塑造了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作為成功的文學作品,《茶花女》為我們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

<strong>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著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

<strong>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為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不朽的藝術形象,而瑪格麗特則完全可以躋身其間而毫無愧色。

《茶花女》問世的時候,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已經漸趨式微,但是這部小說仍然散發著一股頗為強烈的浪漫氣息。尤其是小說的結尾部分,瑪格麗特的日記和遺書一篇比一篇更加動人。這批遺書讀起來聲聲哀怨,字字血淚,迴腸蕩氣,酣暢淋漓,致使整篇小說在感情奔放的高潮中結束,獲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五、《茶花女》這個愛情故事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小仲馬同阿爾豐西娜·普萊西一段交往,只不過是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風流韻事,而阿爾芒與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卻蘊含著相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普遍意義。這是因為,無論小仲馬對阿爾豐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銳地感受到,這位不幸的風塵女子之死不是一樁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具有深刻含義的社會現象。

世界文學名著《茶花女》的誕生: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典範

格麗泰·嘉寶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劇照

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憐的親生母親,想到了社會的種種殘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間的這些悲劇,卻往往又是在維護某種道德規範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馬的創作觀念因而出現了深刻的變化,他開始自覺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為文學創作的原則,並意識到這是文學家的責任和義務。

<strong>儘管人們並不十分清楚小仲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準確含義,但是讀者們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對那種壓抑人性、摧殘愛情的虛偽而又殘酷的道德觀念的批判和鞭撻,聽到作者發自內心深處的痛楚的吶喊。《茶花女》這個愛情故事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也許主要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