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子的辮子是怎麼樣的?和電視裡的可不一樣。

現在電視上有很多的清宮戲,我們對清朝男人的辮子都不陌生。電視上的他們把頭髮的前半部分剃光,後半部分編成辮子,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清朝男人的辮子可不是這麼。

清朝男人的辮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樣子,但發展速度很慢,到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蓄髮最多時也不超過全發的三分之一。男子辮子由鼠尾變豬尾,再由豬尾變牛尾,頭髮越蓄越多,辮子越編越粗。

清朝男子的辮子是怎麼樣的?和電視裡的可不一樣。

所以說,影視劇中的辮子並不正確,但是影視劇若真的按照歷史,就變得搞笑了,風流倜儻的貝勒阿哥,都留著鼠尾巴樣或豬尾巴樣的小辮子,這樣可能不符合我們的審美觀。下面就說說他們辮子的發展歷史。

清朝男子的辮子是怎麼樣的?和電視裡的可不一樣。

滿族是遊牧民族,他們習慣剃掉大部分頭髮,剩下部分或披散或扎辮。滿族統治中國後,便提倡自己的傳統。

順治二年,“剃髮令”正式頒佈,要求即日起,十天之內必須完成更換髮型,他們對“金錢鼠尾”的髮型進行美化,四年“易服剃髮令”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清朝男子的辮子是怎麼樣的?和電視裡的可不一樣。

此外還進行威脅,堅持不剃髮或者剃髮之後仍不符合金錢鼠尾式規格的,全部視為不願服從清朝統治的亂臣賊子予以處死。於是有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口號。

到清朝乾隆年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鼠尾巴有了改良,頭頂留的頭髮有了一巴掌大,辮子也粗了許多,稱為“豬尾巴”。

清朝男子的辮子是怎麼樣的?和電視裡的可不一樣。

清朝晚期,辮子又有變化,他們留的頭髮更多了,男人們都以拖一根又粗又長的大辮子為榮,被形容為“牛尾巴”,就是“陰陽頭”,和電視劇裡的辮子就差不多了。

經過兩三百年的薰陶,那時的人們已經以辮子為美了,民國時,很多人都不願意減掉辮子,後來滿清滅亡後,辮子便被革命黨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