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正如英國詩人雪萊《西風頌》中的詩句所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溫春不會到來。

庚子年的2020註定是個不尋常的一年,所有的美好都在經受考驗。

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對於孩子們也許不能完全理解這一切意味著什麼,正如遠離武漢的我們無法感受正處於疫情中心的人們在經歷著什麼一樣。

但是,我們相信所有的付出與努力都不會白費,相信無論什麼困難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相信新鮮的空氣世界的美好仍終究會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危機,也是機遇,生活,就是功課。

面對當前疫情,我們作父母的應該告訴孩子這三句話,相信聽完這些話,我們的孩子會對生活、對未來有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第一、 告訴孩子,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首先我們應該想到的是生命是第一位的,凡是危害到自己生命的事情,堅決不能做,這是最最基本的原則。

我們都知道“時間就是生命”,生命是有無數個微小的瞬間組成的,珍惜生命則是有無數個細微的行為。

此時,我們是否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衛生: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和不認識的人保持適當的距離,遠離人群密集的場所。

飲食:按時吃飯、不挑食、少吃垃圾食品、嚴禁暴飲暴食。

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少玩手機少看電視多做肢體運動。

我們無法預知可能要遭遇的疾病,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讓自己更健康、更強壯。

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第二、 告訴孩子,對任何事物都要有敬畏心

這次病毒由何而來?雖然沒有權威的定論,但是對於經過的十七年前的非典和這次的新型肺炎,專家的共識是認為同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有關係。

慾望,能讓人瘋狂,但從根本上來講使人瘋狂的,不是慾望,而是失去了敬畏的-驕傲。驕傲讓很多人失去了敬畏之心,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以至於一次次的突破自己的底線—豈止是“吃”的底線。《豬的驕傲》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無知的人常常驕傲,驕傲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災難。驕傲,便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便以為是自己無可不勝,便以為是自己可以凌駕於一切法則之上。

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要“有所作為”。

正如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一樣,那些視動物生命和他人安危不顧的行為,是可恥的“無所畏懼”而那些明知前方危險生死未卜卻依然挺身而出的人,才是有勇氣的“有所作為”。

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第三、 告訴孩子,要勇於承擔責任和使命

在看到疫情當前一線人員的動態報道時,一個個真人真事,他們的所做所為我們禁不住淚流。

醫生,本就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職業,更何況在疫情面前。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衣,調試警惕、認真護理,往往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吃不上一口熱飯,喝不了一口水,精疲力竭,卻仍咬緊牙關。

然而可怕的不是辛苦,可怕的是這些堅守一線的白衣使者,時刻也會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也有可能因感染而失去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世界之所以美好,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怕困難、不肯退縮、毅然堅守的一線人。

疫情當下,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明白這三句話,現在看還不晚

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僅是成人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認識病毒,戰勝疫情,做好自我保護。

疫情當前,孩子的教育您是怎麼做的?有好的建議或意見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評論,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