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可能是我家有個天使寶寶的緣故,我從來沒有為寶寶吃飯這事兒犯過愁。

但是,最近經常聽一些寶媽提起孩子吃飯的糟心事,需要被大人強迫著才吃。

寶媽我就有些不理解了,吃喝拉撒睡,應該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本能啊,怎麼會變成這樣呢?是不是我們做了些不恰當的行為,打擾了寶寶吃飯的興趣或者說阻礙了寶寶吃飯的熱情呢?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寶媽認為,吃飯興趣還是要從小培養,翻閱了一些書籍,總結了幾點提高3歲以前寶寶進食興趣的行為,來看看吧!

一、不要阻止寶寶進廚房。

蒙氏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所有的新生兒都有一個預定的心理機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該怎樣去成長。他們通過自己的方法去學習,探索這個世界。

但是,很多家長恰恰會去做一些阻礙孩子探索的事情,比如當寶寶剛學會爬,跨越了千山萬水費勁了吃奶的力氣終於爬到廚房,看到的卻是你一臉的緊張和恐懼,耳邊響起打雷般的聲音“不要進廚房,廚房危險,有刀,有火”呃~雖然可能他聽不懂你說的話,但是你害怕的表情足以讓他明白,這個地方很驚悚!快跑,以後再也不來了……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當2歲左右的寶寶饒有興趣的想和你一起洗菜的時候,你會說“不要摸那些菜,太髒了”。

呃~這就是寶寶對廚房和食物的第一印……

象設想一下,你會吃一個很危險的地方做出來的很髒的東西嗎?肯定不會。

建議寶媽用溫和的語氣正面的告訴寶寶廚房裡有什麼,常用的東西放在哪裡,這是製作美食的地方,2歲以後的寶寶是可以明白的,當然讓1歲左右的寶寶聽懂這些很難,但是他能從你溫和的語氣,微笑的表情來判斷一個事物哦。提醒寶媽,為了規避危險,可以將刀具放置在高處,天然氣及時關閉閥門,避免寶寶誤打開火。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二、讓寶寶熟悉食材,參與感很重要。

2歲以前的寶寶,寶媽可以經常帶寶寶去逛超市,讓寶寶坐在購物車裡,邊走邊告訴寶寶菜的名字,這些菜的味道,很美味。做飯的時候,寶媽可以讓小寶寶坐在餐椅上看你做飯,你可以分享給他今天要吃的食物,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從熟悉食物開始建立吃飯的情感; 稍微大些2歲多的寶寶,適當的參與食材的準備是不錯的選擇,例如,給蒜剝皮,洗番茄等,你會發現,寶寶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漲呢,自己參與做飯,寶寶會更加愛吃。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建議寶媽買一個超大的防水罩衣,可以避免洗菜的時候打溼衣服。

三、平時玩一些小遊戲,鍛鍊寶寶吃飯必備的兩大能力。

良好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使用餐具哦,讓寶寶對吃飯這件事更加自信,怎麼鍛鍊呢?玩遊戲,是最好的選擇。

我家寶寶2歲以前最喜歡玩的一個鍛鍊手眼協調的遊戲就是撕紙,像餐巾紙,衛生紙,廣告紙,各種紙,喜歡撕的碎碎的,那段時間,我都是囤幾箱紙放在家裡的櫃子裡,街上只要有人發廣告,我都必要,就為了讓他任性的撕……

最囧的一次,寶寶在衛生間一邊拉捲紙,一邊轉圈,最後把自己纏成了一個紙人,樂此不疲~

這種遊戲網上很多,像打地鼠,分珠子這些遊戲都挺好的,寶媽們可以搜幾個試試。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吃飯過程中準備一個吃飯防髒神器。

在2歲以前的寶寶眼裡,吃飯和玩是沒有太多區別的,玩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本能方式,所以寶寶吃飯的時候,難免會把食物當玩具,不斷的用手抓,搞得一片狼藉,但是,寶媽切忌去阻止孩子的這種探索行為,特別是對於2歲以前的寶寶,用手抓飯是他探索食物的本能。

到了3歲左右,寶寶雖然已經會使用餐具,但是不嫻熟的吃飯動作,還是會把衣服弄髒,但是寶媽這時候也不要用餵養來代替,剝奪孩子鍛鍊自己小手的機會。

為什麼好好吃飯的都是“別人家孩子”?你一開始忽略了這幾個問題

如果媽媽怕髒不好打理,可以買一個Beeshum家的圍兜托盤防髒墊,朋友一直在用,挺好的,既能滿足寶寶自肆意抓飯探索食物的需求,又很好打理,一擦就乾淨,解放媽媽的雙手,聽朋友說托盤材質都是食品級的,很安全,而且托盤很大,寶寶不會把飯灑到地上,寶媽很省心。



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關於提高寶寶吃飯興趣的方法,有沒有幫到你呢?歡迎寶媽一起來交流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