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和防疫如何平衡?深大研究稱復工率六成相對綜合收益最明顯

南都訊 記者朱倩隨著2月10日深圳企業陸續復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第二階段。深圳大學今日發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空分析研究報告》,依據大數據模型對全市復工與錯峰管控進行疫情傳播狀況的模擬。研究結果顯示,當全市復工率為80%,新冠肺炎傳播風險較大,當復工率降至60%,相對綜合收益最明顯。

該報告由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帶領完成

該報告由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帶領,深圳大學城市空間信息工程系與深圳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聯合完成。據深圳大學城市空間信息工程系系主任樂陽教授介紹,該研究的初衷是為深圳防疫第二階段工作做準備,主要聚焦兩方面:1、減少人群流動量對深圳市新冠肺炎發病風險的影響;2、不同復工比例對疫情傳播的影響。研究基於深圳公交系統出行數據、手機數據,考慮深圳市人口密度、人群流動、新冠情況等本市參數,以SEIR/SIR傳染病模型為基礎,模擬新冠在人口移動中傳播的物理過程中的四類群體,S群體:可被感染人群(如尚未感染人群),E群體:暴露群體(即已感染未發病確診人群,有報道潛伏期也有傳染性),I 群體:已感染人群(確診病例),R群體:從I群體撤離的人群(如已發病隔離,已治癒帶有抗體或已死亡)。其中的模型參數新冠傳染能力(R0值),仍是全球性難題,該報告採用香港大學計算的R0值,新冠潛伏期保守採用14天,佩戴口罩比例設為97%。

复工和防疫如何平衡?深大研究称复工率六成相对综合收益最明显
复工和防疫如何平衡?深大研究称复工率六成相对综合收益最明显
复工和防疫如何平衡?深大研究称复工率六成相对综合收益最明显

SEIR模型對於防控措施的引入顯示,當人流量受到控制到原來的80%時,疫情峰值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當人流量降至50%情況下,深圳市的疫情高峰會顯著減弱更多,同時高峰到來的時間會發生延遲。而不同時間恢復正常人群流動量,對深圳市新冠肺炎發病風險的影響不大。假設人流嚴格管控狀態下第7天、第14天,、第30天恢復到正常人群流動量,雖然會影響高峰到來的時間,但高峰值幾乎不變。因此,考慮部分有序復工,同時控制有限人群流動量可能是比較合理的措施。

復工人群比例達到多少才是較為合理的方式?

在企業生存和經濟發展的壓力下,復工人群比例達到多少才是較為合理的方式呢?該團隊夏吉喆博士將全市復工人群設定了不同比例,如20%,40%,60%,80%,並模擬出與之相應的疫情傳播風險係數。

复工和防疫如何平衡?深大研究称复工率六成相对综合收益最明显

模擬顯示,未來30天,當全市復工人群比例為20%時,新冠傳播風險最小;80%時,新冠傳播結果與基本認知相符,即復工人群居住相對聚集的街道、商務區集中的街道,以及具有大型交通樞紐的街道疫情傳播風險較高;其中部分街道還存在模擬病毒流行週期較長的問題。而當復工比例為40%時,風險係數的確相比減少50%以上;但是復工比例為60%時,疫情傳播風險率相對較低,與80%復工率相比,風險係數峰值減少46%,均值減少36%,是個相對較優的平衡點。

著手進行相當於步行五分鐘可達小社區的更精確區域分析

目前該報告給出的風險區域以街道為單位,研究團隊已著手進行更精確區域疫情傳播風險指數的分析,以及復工後公共交通的優化調度模擬。“我們計劃再做精細化到250米×250米空間分辨率的模擬,相當於步行五分鐘左右可達的小社區。”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與人的交互,公共交通服務對疾病傳播的影響都將得到更精準的分析和優化,為防疫工作提供更具針對性與可行性的參考。

圖片來源:深圳大學發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空分析研究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