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守护】燕尾帽下的"主心骨"

——记沈阳市辽中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张丽华


当街边檐下的红灯笼都褪去艳红,大红的福字也不再如刚贴上时候那样闪烁光泽,见到的人就知道,又一个春节已经彻底远走,但是那从始至终贯穿于全国的疫情硝烟却依然如刚袭来一般猖獗弥漫。对于一整个春节都沉在战场的辽中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丽华而言,战役正在征途,只有夙夜而来街对面居民楼上的彩灯投影在眼前、鞭炮声稀疏响在耳畔,才能偶尔意识到原来时间是怎样在模糊的白天黑夜中流走,而她翻遍头脑也只记得自己每日都忙了些什么、来日还要继续忙什么,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


十几天,身为院内护理部主任的张丽华,一直都没能与家人团聚一堂。家里她那已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也没能在这段日子里看到她一眼。她作为女儿即便满心的牵挂,却仍对奔向一线没有过丝毫的犹豫和退缩,始终一门心思扑在她和全院护理人员共同抗"疫"的战场上,展现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战当前的使命担当。

作为辽中区人民医院护理力量的主心骨,张丽华深知只有自己以身作则笃实坚定,全院护理队伍的战斗力量才能锐不可当。这段与天光星月为伴的日子,她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而是每天都在医院里奔波忙碌——从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组建,到五个点位的排班和人员培训,从制定各种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到防护物品的请领、为值班医生护士和隔离患者准备补给…… 从临床一线到后勤保障,每一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这个护理部主任几乎无所不能,总能如神兵天降一般把一切都统筹打理得妥妥当当。

【

然而,身为女性的柔情终究无法被一身铠甲隐藏,张丽华总会用最细腻的心思来把所有安排都处理得无比柔和与温情。疫情防控期间,她从不满足于仅仅协调各科室护理人员处理好本职工作,而是更加关注他们内心世界是否平和: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收发几十条微信,力争每件事都安排仔细,就像是母亲一样,总有面对"儿女"操不完的一颗慈心。对于张丽华来说,这个春节她没能回家团聚,这些燕尾帽下的战友乃至面孔仍稚嫩的孩子们也同样远别亲人投身战"疫",他们又何尝没有各种难处与孤单?自己作为主任除了要管理护士的工作,还要关心每位深入隔离区的护士们的身心状况是否安好,毕竟她们也都是每个家庭中的妻子、女儿或者母亲,自己有责任去关爱维护她们各方面的健康与安全。针对年轻护士对疫情的恐慌,她及时成立心理疏导组,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慈爱长辈,请来同在隔离区值过班的老护士一起促膝畅谈,打开她们战时或许无所依靠的心扉。

【

令人感慨的是,张丽华自己的女儿也是同院的一名见习医生,一样都是在一线奋战至今的骁勇战士,"战场"一样都是在同一楼层,她们之间甚至相隔只有几步路远,但是却因为专注攻坚各自为战而鲜少有时间相会。都说上阵打仗"父子兵",然而这对一医一护的"母女兵"如今联手抗"疫",也着实成就了院内的一番美谈。张丽华的女儿坦言:"从疫情开始,妈妈每天都很晚回家,一大早就去医院。我也只能在午休的时候抽空去看她一眼,叮嘱她要注意身体。但我们从不抱怨,因为我们都是肩负一线使命的白衣战士。"

这个被半边天所支撑起的战线总能展现它最美丽的倩影,在这个即便被弥漫的硝烟所笼罩的大地上依然不会被湮没了踪迹。等到这场寒冬真正过去、暖春再次来临,艳红色的灯笼想必会再次爬上每家每户的窗前,到那时,张丽华和她的战友们,必然会身披无上的神圣和荣耀,拥抱到以他们的汗水与坚守浇灌下更为美满的市景康泰与阖家团圆。


供稿单位:沈阳市辽中区卫健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