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据惠州市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月12日24时,惠州确诊病例中,仍有3例重症病例。隔离病区里,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如何,他们的心理状态又是怎样的?

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2月12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瞿嵘分享了他的一线战“疫”日记。那是他进驻感染科接管重症患者的第10天,他发现,重症病人除了呼吸困难外,情绪也不稳定,比较焦虑和恐惧。

“有些问题不及时答复他们,他们容易心生疑虑,甚至睡不好觉,而影响治疗。”瞿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为了及时安抚,瞿嵘还把3位重症患者添加为微信好友,随时回答他们的疑问。他很明白,救治患者不止是对病症的医治,也要兼顾“医心”,因此,每次查房时,他总会竭力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治疗。

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2月12日,天气晴

今天是我们重症医学科进驻感染科接管重症患者的第10天。

早上7点半我来到科室,按常规先换好洗手衣和白大褂,8点钟开始交接班,接着开完了上午几个病人需要做的检查医嘱后,马上到规定区域更换三级防护装备,准备进入隔离病房查房。

经过几天的适应,对感染科的环境和流程已经比较熟悉了。我穿好防护设备,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便熟练地按照流程路线从缓冲区进入到污染区的负压病房。

我们分管的是几个病情较重的重症患者。这类病人除了呼吸困难外,还情绪不稳定,比较焦虑和恐惧。因此,每次查房还必须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治疗。

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今天查房的第一个病人是U1床,我们刚进去就看见她正在大发脾气,抱怨护士天天给她抽血,不愿配合护士工作。我们只好先给她耐心解释,告诉她每天抽血的原因。也许是我们心平气和的态度,让她的情绪慢慢得以平复,平静地让护士给她抽完血。我们给她问诊查体时,也进行的非常顺利。

第二位病人是U3床的一位大叔,看上去文化素质比较高,我们说什么他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跟医生护士配合的也很好,就是凡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已经住院10来天了,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一见我们就问“什么时候可以出院”,表现出对我们的极度信任。今天我们要给他复查新冠状病毒核酸,他一听说就非常主动地摆好姿势,让我轻轻地插入鼻咽拭子,几次旋转,我一气呵成,取样成功。他又问了许多关于核酸检查转阴后会不会再次感染之类的问题,我都给他作了一一解答,要不是我还有其他病人等候查房,也许一个上午都会被他缠住问个不停。

战“疫”日记|惠州医生:救治重症患者要兼顾“医心”

最后查房的是一名U5床的重症患者。这名患者前几天病情有加重倾向,这两天才稳定下来并逐渐好转。虽然在呼吸湿化仪治疗下氧饱和度能达到98%,但一下床上厕所血氧就会明显下降。查房时,我建议给她留置尿管,以免反复下床上厕所再导致缺氧。她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夸奖我们替她想的周到。今天也是她复查新冠状病毒核酸的时间,她很配合我们完成了取材。看见她的氧合情况有好转,我适当调整了呼吸湿化仪的治疗参数,嘱咐她要加强营养,尽量避免脱离呼吸湿化仪,她连连答应好。看得出,她的心情真的很好。

结束了上午的查房,我和随行医生按照院感防控流程脱下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装备,瞬间感觉非常地轻松,而里面的衣服也基本湿透了。

洗完澡回到办公区,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我抓紧时间调整完病人的治疗方案,开好医嘱,匆匆吃完午间工作餐,赶紧休息了一会。一个盹的功夫,又打起精神,书写上午的查房记录,更新完成了各种报表资料。这时手机上又显示出我管的3名患者发来的微信,他们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逐一给他们进行了回复,我知道,有些问题不及时答复他们,他们容易心生疑虑,甚至睡不好觉,而影响治疗。

交班时间到了。我例行向夜班同事交代完患者病情和注意事项后,离开了科室,在蒙蒙的暮色中回到了集体住宿地,结束了平淡而充实的一天。

此刻,不知道从千里之外到惠州来看望我的父母双亲是否已经吃过晚饭,真的,非常想念他们。

【记者】廖钰娴

【通讯员】曾宁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惠州健康头条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