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上週我家人給我發了條微信消息,頓時我就警惕了。

首先是一篇文章,然後複製了一段文字,問我這個東西是什麼個情況。

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接著我問了下是誰發的,沒想到還是熟人傳播。


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文章標題一看就很扯,而且帶有典型的洗腦成分。

而文字部分的內容說白了就兩件事:

第一,這個諾一是基於區塊鏈的長期價值投資,很牛逼。

第二,統一使用諾一的投資數量作為度量單位,意思就是讓大家兌換他們的數字貨幣。

最搞笑的是那句“我們需要追求文化的內涵和高層次”,簡直就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公開扯淡。

這個諾一到底是個什麼鬼我就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去查一下就知道。

那篇文章裡面的內容就更扯淡了,我截取幾段,你們感受一下。

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尤其是第二段,簡直是魔幻,連我這個對區塊鏈有點了解的人都有點看蒙了。

區塊鏈本身是一種底層技術,不知道啥時候變成“數字另類資產”了。

“數字空間的無限可擴展性、比特結構的無限可複製性、虛擬世界的多維可塑造性。。。”。

我敢打賭,寫下這段描述的人壓根連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是什麼都不懂。

不知道從哪抄過來並自己杜撰了一些玄學描述,最終都是為了說明數字資產是待開採的金礦。

最扯淡的就是後面那句,“沒有立法談不上違法,當然也談不上合法,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再立法”。

這種法盲表現以及瞎扯淡的文章,竟然還能活下來。

進一步洗腦的內容來了,看完這段描述你就更清楚這個組織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了。


說白了就是讓大家無腦向前衝,反正現在監管少,幹了就是賺了,對於風險和損失避而不談。

噁心人的互聯網套路

最可恨的是,他們專門針對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這種行為尤其可恥。

我家是五線外小城,互聯網產業幾乎為零,但微信普及度很高,尤其是各種微信群,所以很多信息都是在群內傳播。

此外,小地方都是熟人關係,我家人收到這個消息就是朋友介紹,而且還是同學關係。

介紹人說自己在裡面賺了錢,覺得不錯就推薦給我家人了。

說實話,我相信那個介紹人確實賺了一些,也是出於好心。但毫無疑問,最終肯定會被收割,就是俗稱的「割韭菜」。

之所以會感覺一直在漲,那是因為前期有人拉盤故意當「推土機」,等韭菜們都上車,養好了再集中收割。

那種一夜之間貶值百分之八九十的資金盤和空氣幣都是前車之鑑,最後賺錢跑路的都是項目方和莊家。

還好我家人知道我在互聯網行業工作,所以這方面的事情一般都會先問我,不會輕易做決策。

印象中,我已經幫他們拒絕過很多類似的事情了。

我們父輩這代人都帶有天然的信任意識,他們會基於那個年代留下來的革命情誼優先選擇相信。

所以很多的互聯網套路專門找我們父輩這代人下手,確實坑了很多人,也害了很多家庭。

這兩年各種暴雷的 P2P 和套路貸、以及各種投資盤都是典型的例子。

除了這種投資屬性的,還有一些打著免費領紅包要求轉發傳播的套路,很多都是給公眾號增粉的操作。

實際上都是以大金額吸引人過來,然後要求關注公眾號並轉發積累金額,達到一定數額後就可以提現。

但到最後總會因為差那麼一兩毛錢提現不了,轉發關係都用完了,最終提現無果。

馬上過年了,很多人都陸續已經到家或者在回家的路上。

除了和家人團聚之外,建議大家有空也跟他們多講講這些網絡套路,一方面增加防騙意識,另一方面也普及一些基本知識。

那些在我們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在家人父輩眼裡其實都是不懂的。

歸根結底,其實明白一個道理就好,天上掉餡餅的事是沒有的,低投入高收益的事也沒那麼巧正好找上你。

尤其是超出常規回報率並且周圍人都說好的項目就一定要小心了,八九不離十都是韭菜盤。

對於普通人而言,現在一切關於 P2P 和數字貨幣的東西大家都別碰,特別是自己不懂的東西就更是別碰,相信我。

靠運氣和投機賺來的錢,都會憑實力虧掉,而且會很慘。

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別被各種套路給侵害了,平時多留心一點,也多瞭解一些防騙信息,更要多關注一下家人。

別期待什麼一夜暴富,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賺錢,才是正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