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簡單說一下今天的行情:


今日開盤三大股指均出現回落,滬指午後延續寬幅震盪走勢。盤面上看,玉米、草甘膦、農業種植和國產芯片等板塊漲幅居前,細胞免疫治療、在線教育、超級真菌和基因測試等概念位於跌幅榜前列。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繼續表現強勢,今日早盤約七成個股上漲。截至2月12日,科創板2020年以來個股平均上漲29.52%。基金經理認為,2020年市場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科技股依然是關注焦點。


相反,這個春節餐飲業卻沒有了科創板的喜悅。


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關閉了門店,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春節損失達到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報告稱,疫情對餐飲業影響或數倍於非典時期。


春節,往往是餐飲業一年一度的大考,大大小小的餐廳都早在年前就將原材料、人員排班安排起來,為的就是迎接這一年中消費力最為強勁的時刻。但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情況生變,首當其衝的正是餐飲、旅遊、娛樂、教育等需要線下聚集開展的行業。


其中,又以餐飲業最具有代表性。在酒店餐飲這一模塊中,餐飲界的龍頭股連日來也是小幅收跌的狀態。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就在前不久,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的一番話更是引起了餐飲業的廣泛關注。當時賈國龍稱,西貝春節前後營收損失在7-8億元之間,如果疫情狀況持續下去,西貝賬上資金“撐不過三個月”。西貝也算國內餐飲行業的優秀公司,但現金流狀況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小企業了。


受疫情的影響不可避免,但在這種全行業皆受影響的情況下,國內餐飲龍頭海底撈的股價表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截至昨日收盤,海底撈在春節後的8個交易日內,不僅沒有大幅度的下跌,還錄得了9.33%的漲幅。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在小沃的智能選股中,這些龍頭股也依然是持倉的狀態。這是為什麼呢?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針對餐飲業的重創問題,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自救。


今天,輕餐國際獲悉,加華資本宣佈近億元人民幣,獨家投資湖南文和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算是給陰雲籠罩的餐飲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針對春節前進貨帶來的滯銷問題,餐飲品牌的應對措施則是開啟“社區團購”,將庫房裡的生鮮產品擺出來平價售賣給附近的居民。在北京,同和居、同春園、鴻賓樓、眉州東坡等餐企紛紛採取這一方式。


除了餐飲企業的自救,其他相關各行業也逐漸參與到對餐飲業的幫助當中。


最早出手的是一些“房東”,1月28日,萬達宣佈為全國各地萬達廣場商戶免租 36天,涉及旗下323家購物中心;隨後,大悅城、華潤置地、華都天元廣場等也先後宣佈了大力度的減免舉措。


疫情下,餐飲業是否可以投資看這一信號


在這之後,平臺方代表美團點評、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也先後發佈扶持計劃——美團宣佈在2月1日起免除武漢商家傭金1個月,啟動3.5億元轉向扶持資金支持全國商戶恢復經營等;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宣佈擴大商戶佣金減免範圍,涉及武漢及以外地區,包括減免佣金、年費延期等五個措施。


政策扶持方面,2月1日,西貝、老鄉雞、九毛九、樂凱撒四家餐飲企業通過媒體發聲,希望能出臺政策,來緩解餐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和公司面臨的現金流緊缺局面。


對此,資本界人士認為,餐飲業不一定是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但它的確是最具代表性的行業。因為它承載著數千萬人的就業問題,餐飲企業承載的不僅僅是企業責任,也是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