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还记得那些当年红的一塌糊涂的牛肉面馆子吗?都来回味一下吧?

鬍一刀


如果说最早的牛肉面就要提八十年代五泉山八路车站往公园走的“密集”面馆,简易房改造的牛肉面馆一家挨着一家,唯一相同的是每一家面馆门口都有一辆油桶改造的水车,每天伙计要拉着车到五泉山公园门口接泉水以供面馆使用,面馆外观都差不多大家吃牛肉面都说吃第几家……。进入面馆里面一分为二一半是厨房一半是就餐区,临街都是铁边框的窗户靠墙都是木头柜子放杂物,中间可容三人就餐的长条桌子白天客人吃饭晚上就是伙计的床,铺的褥子和盖的被子都在木头柜子里存放,地面是红砖或青砖铺平桌子很高凳子都是长条凳。每碗面条大概是两三毛钱附近的人拿五六个五分钱钢镚就能端一碗面,因为都是煤火环境卫生不敢恭维味道一般,拉面的师傅一边下面一半添煤随时掌握火候,用围裙擦手之后马上拿起面剂子拉面条大家也没有意见(😂😂😂)

论好吃的牛肉面那就要数老兰州卷烟厂门口的大小牛肉面,因为在兰州卷烟厂南边牛肉面馆面积比较大称为大牛肉面馆,北边的比较小称为小牛肉面馆。重点说一说大牛肉面馆也就是南边的这一家,外墙刷的是白石灰门窗都是刷的绿漆现在比较怪异当时大家习以为常,门头上面用红色油漆写的的《酒泉路牛肉面馆》,就餐区很大呈长方形两边是四人方桌中间是通道,当时隶属于酒泉路饮食公司也是响当当的“国企”,味道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用今天的热词那是“网红打卡点”,吃面都是分头“行动”一人排队买票一人排队端面一人用脚踩其它食客板凳腿表示站位,好吃到什么程度你自己想吧。

还有一家地处省政府门口邮政局对面的《兰清阁》牛肉面馆也是不得了,每天都是顾客盈门食客排队端面,当时在兰清阁牛肉面馆门口还有一个卡通“牛拉面”的雕塑,周末吃饭的让从窗口能排到面馆外的马路上……


西非太守


以前有好多牛肉面都很火,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网红。名声只能靠口口相传,可惜记性不好,基本都忘光了,只记得这几家。




永昌路北口的黄师傅,好像是在靠近南滨河路附近,那时候黄师傅那叫一个火,我记得门口摆满了桌子(当时城管不严),店里店外都是人,坐公交车路过经常能看到他们门口拍排了老长的队。

广武门马学友,好像是在2009年以前,广武门原好利来蛋糕旁边的马学友也是天天排队,生意太好,他们家在秦安路另一头,就是静宁路口业开了一家店,也火的很。



二热萨达姆,这个店刚开始在二热一带名气很大,慢慢兰州市的人基本都知道了,门口一排排的人端着碗蹲着吃,十分壮观。

旧大路国保,国保要是放在现在,肯定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店不大,人多的你根本没处下脚,门口停着一排排的车,场面极为火爆,中路子的店也是人满为患,端面的队一直排到了马路上。

现在店越来越多,吃面的人都被分散了,很少见哪个店火的排长队,人们也没时间排队,你家人多,那就去旁边吃,味道也差不到哪去。


吃喝兰州


上学的时候家里不做早餐,父亲每天都给7角钱,上学前必须吃一个牛大,院子门口就有个牛肉面馆,临夏大塬人开的,没有名字,因为旁边有一栋18层的高楼,大家就都叫他高层牛肉面,那时候的牛肉面馆,印象中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高大上的装修,昏黄的电灯泡,油漆的四方桌,四方凳,刚一进门就能闻到特殊的香味,含有蓬灰的面香味,这里面也包括香菜(老兰州人叫芫荽yansui)蒜苗的味道,(现在的香菜蒜苗只是为了放在碗里图视觉效果,这没有那时的味道了。)要一个毛细,少放点辣子,倒一点香醋,吸吸溜溜的一会就吃完了,上学的上学去了,上班的上班去了,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


鬍一刀


谁还记得以前大众巷张掖路口上的那家牛肉面馆?隔壁是卖瓤皮子的。难吃的一批。上学的时候和同学跑到城里玩,隍庙转罢,跑到这家面馆吃牛肉面,地方又小而且卫生还差。两个人要了两个面,特别难吃还量小,吃完把一壶子醋分别到进两个碗里。都快三十年了!


我是你六舅母


以前中路子里的国保牛肉面味道是很不错的,当初一直在那里吃,吃了好多年!不过后来分家开分店以后就不行了,味道逐渐变差了不说,加一份肉只有比纸还薄的四片透光刀功肉,面的份量也越来越少,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那会儿出面窗口那个分面的面瘫伙计,态度实在让人恶心!反正我最后一次是因为端面时和那个伙计吵了一架以后就再也没去过!


舒服的哼哼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初,兰州最名气大的牛肉面馆,是西站送变电公司门口的一家。从早上开门到下午两点半关门,一直排队两口大锅下面两个窗口出面,三两粮票二角八分,二两粮票二角四分,一斤熟牛肉一元五角。后来不要粮票三角五分。


马老爷37


95年左右上二十七中的时候,在二十七中南边的道道里(通到五泉山下面的火车道),就是现在祁连水泥大厦那块有个牛肉面。放的估计是牛油那种,反正味道比一般的牛肉面冲,当时吃还不习惯,现在想想那个味道真的很香,再没有吃过那种味道的牛肉面


机械种草


八十年代,我还小记得爸爸经常拿一个大瓷缸子去买牛肉面回来,让我先吃……那个香啊!现在根本就比不了。那时候都是牛肉汤,现在是勾兑的调料汤,马子禄、会宁路的马季还有最多的没有名字的小牛肉面馆子,味道都非常好,现在的什么都不行了。


花架下面的


90年代到2005年左右的萨达姆牛肉面,风头正劲,一时无两,每次兰州牛肉面涨价都是人家带动的,我过去吃,好多七里河的,西固的开车过来的吃,那时候私家车还是稀罕物,后来从马路西面搬到马路东面,就没有以前那么火了


灰色烟圈的烟圈


原建兰路上有家老店牛肉面。九十年代的早上都是排队端面,人生中第一次端着面在马路牙子上吃,就是在这家店。还有就是老的半坡牛肉面,一个小院子,暑假早起跑步,每每从体育街跑到西关都要去吃一碗,虽然简陋,但是人也巨多,味道也比现在的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