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今年寒假由於疫情大部分孩子都在家學習,鄰居家的孩子剛好今年高三,目前在家複習功課,去年鄰居不好意思地希望我們平常作息都能儘量小聲,因為擔心會影響孩子學習,也能理解,直到最近發生的事,我們才真的覺得鄰居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問題,孩子快成年了還是一個巨嬰。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因為考試壓力大,加上最近小區限制外出,鄰居的孩子可能是真的憋得慌。聽說孩子想要出去走走,也戴好了口罩和手套。但是,母親非但不願意,還把門反鎖起來。理由就是外面目前非常不安全最好在家帶著。孩子只是表達想在小區坐坐,只聽到母子雙方非常大聲地爭吵。隨後一聲巨響,沒有一會就聽到鄰居嘶聲裂肺地哭喊,我們趕緊到陽臺一看,原來孩子自己從陽臺跳了下去,好在我們樓層低,綠化帶上都是灌木,目測應該是沒有什麼大事。可這一幕真的把我們都嚇壞了。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大家找來了救護車,把孩子送去醫院,期間孩子那張冷漠的臉和鄰居不停流淚的眼睛。鄰居害怕孩子被傳染用保鮮膜把孩子包的嚴嚴實實,沒錯用的是保鮮膜,其實從孩子想出門透透氣到後來去醫院,鄰居看似無微不至為孩子好的做法,旁觀者看了都要窒息,這就不難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那麼不獨立,那叛逆,因為父母的溺愛早已把孩子養成了巨嬰。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巨嬰的父母有什麼特徵?

1.面面俱到,無微不至的母親

通常母親會非常願意為孩子無私地付出,甚至為了孩子辭掉工作。呵護孩子每一天,生活上幾乎不讓孩子有任何動手的機會。總是提孩子照顧面面俱到。過分的溺愛,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生活所需。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2、 瘋狂溺愛,有求必應的父親

父親很可能會扮演比母親更"好"的角色,只要孩子有任何要求全部會答應,無論要求什麼,只要是能做到的完全不會推辭。全家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3.性格偏激的孩子

這種孩子習慣了所有人都要圍著他轉以他為中心。性格上非常偏激,而且難以忍受不被重視和關注。在家肯定是自己說了算。不喜歡不滿意就對父母發脾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在學校老師、同學沒對他沒有那麼高的關注,這些"巨嬰"往往心理上會很失落,就更容易會做出很多偏激的動作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這樣的孩子即使走上很難有同理心和同情心,雖然現實中叛逆的孩子非常多,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能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避免培養出"巨嬰"的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那日後這種傷害就能更少一點。

家長如何避免培養巨嬰孩子?

1、 讓孩子在能力範圍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孩子長大一定年齡,嘗試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收拾自己的玩具。洗自己的小襪子,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多嘗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能力。

2、 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團隊精神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運動能培養孩子各方面的協調能力,集體活動孩子也能收穫到友誼和健康的身體,所以有機會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或者集體活動。鍛鍊孩子各方面能力有很大幫助。

3. 親子閱讀,開卷有益

從每天一本繪本開始,父母們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讓孩子參與親子閱讀,親子共讀,讓孩子從小就對閱讀產生興趣,讓孩子從書本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樂趣,這不僅能培養孩子興趣和專注力也是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徑

父母的愛用對了方向和方式才是有益孩子的健康成長,過分的溺愛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是整段親子關係。

快成年的巨嬰,到底有多可怕,父母們別太溺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