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各军阀的军费是怎么来的?

眨眼的星星828


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可那时候的军阀混战不断,钱从哪里来?<strong>

第一种方法,增加税收以及搜刮民众。

各地军阀在控制了自己的地盘以后,就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规模征税活动。

除了军阀“中央”规定的必缴税赋以外,各地行政长官还私自的增加本地区税收,很多民众都需要负担多重税赋,而这个军阀收税的名义也是发挥出了最大的“想象力”,比如说什么饮水税、婚嫁税、运粪税等“奇葩”税收。

比如运粪税,其就是四川军阀杨森搞出来的,帮城里人运大粪也要收税。

有人写诗讽刺道:“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唯有屁无捐。”

他们总会不断的想出新的收税名义,有些军阀甚至“支持”预收税赋,民众必须按照要求缴纳随后几年的税务,河南某军阀甚至把岁税收到了1950年(新中国都成立了),足以看出他们的贪婪。

在某些民众拿出不钱来缴税以后,士兵们还会进入他们家中进行搜刮,能抵用钱财的东西也会全部拿走,这种税收模式把民众折腾的够呛。

第二种方法,靠列强的借贷。

中国各地军阀在混战之时,外国列强可是非常“舒爽”的,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放出大量的贷款以及武器,掠夺的钱财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说东北王就依靠着跟日本的合作才稳定一方,先进的武器以及巨额贷款,让军阀们可以缓解自己的局势。

后来的国民政府也跟各国借了近十五亿美元的贷款,这才有了扩军打仗的财力。

不过这种方法只有大军阀才有资格使用,列强们也基本不会跟小军阀有什么合作。

第三种方法,寻找本土“土豪”支持。

在民国时期,我国的江浙地区是非常富有的,虽然当地商人们都不是军阀,但是他们的财力可是远超各路军阀。

就拿国民政府来说,蒋宋联姻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江浙土豪们的支持,自从联姻活动完成以后,国民军队就再也没有缺过钱花,整个内战期间蒋介石都是依靠这些富商支撑军队,足以看出这些商人的雄厚实力。

第四种方法,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种植毒品。

虽然前面三种方法都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军阀都有实力做到的,只有势力范围比较大的军阀才会得到其他势力的“青睐”,某些即没有财团支持又争取不到列强支持的军阀,就只好在自己的地盘做点暴利“生意”。


以鸦片为代表的毒品生意在民国时期空前“火爆”,这种“商品”的倾销会给贩卖者带来巨大的利润,况且当时上海等大城市对于鸦片的需求量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

所以有很多的军阀就把握住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们让自己辖区的民众将庄稼全部清除,把鸦片种满整块耕地,等到收获完成以后再去上海进行走私生意,很多军阀也因此得到了养兵的军费。

这里面的代表就是贵州军阀王家烈了,在全盛范围内纵容百姓们种植鸦片,就跟当年金三角的那些毒枭们差不多。 而他底下的士兵们也抽,人人两杆枪。

以上这些方法虽然都解决了军阀的财政问题,但是却把民众推向了“深渊”,在这个时期生活的民众无疑是非常不幸的。


白话历史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各显神通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

贵州军阀王家烈

贵州一穷二白,唯一的出产就是鸦片。

王家烈纵容全省老百姓种植鸦片,然后征收高昂的鸦片税,同时收购鸦片卖到他省牟利。

此举表面上能赚到不少钱,其实对于贵州没有好处。

贵州人民很容易搞到鸦片,导致吸毒的人非常多,男性农民很快就失去劳动力。

连桂军士兵都抽,成为双枪兵,没有战斗力、

定期要抽大烟,还怎么打仗。

人民因为种鸦片赚钱又比较轻松,连粮食都不种了,需要向外省购买。

但外省如果也遇到粮荒,没有粮食可以出售,贵州人就得活活饿死。

所以,鸦片只是废了王家烈和一群军阀,贵州老百姓还是一样穷。

广东军阀陈济棠

陈济棠搞了很多实业,比如对外贸易之内,各种进出口生意。

陈济棠非常擅长搞钱,甚至和控制赣南中央苏区的红军达成协议,高价收购钨矿沙,然后出售。

当时钨矿沙是全世界畅销品,利润非常高。

当时100斤钨砂能卖52块银元,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对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和养活十万红军,抗拒国军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苏军阀齐燮元

江苏军阀从来都是很肥的,重要的是当年上海属于江苏。

而上海是个下金蛋的鸡,每年单单海关税收就是一笔巨款。

自然,齐燮元并非不是北洋政府合法领袖,原则上不能接受关税。

但他是土皇帝,所以仍然想方设法搞到相当一部分关税款,这是惊人的数字了。

因此,齐燮元才能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保住上海这个宝地。

陕西军阀党玉琨

党玉琨和孙殿英一样,依靠挖掘古墓,盗卖文物捞钱。

党玉琨是个小军阀,盘踞陕西凤翔。

凤翔虽穷,但有很多秦汉的古墓。党玉琨为了获得军费,使用上千军人和民夫,将凤翔境内的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古墓全部偷盗一空。

盗挖的文物,很多都是国宝级,全部辗转卖到国外。

党玉琨年轻时曾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古董商店里当过学徒,对文物价值颇为知晓,贩卖文物是其老本行,得心应手。

1928年2月党玉琨偷盗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墓,挖出了一件稀世国宝~周公东征方鼎。

党玉琨直到这件国宝非同小可,悄悄的将其卖给洋人。

周公东征方鼎,现存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党玉琨盗卖国宝行为,引起了公愤。

宋哲元趁机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将党玉琨7000多人打垮消灭。

党玉琨死于乱军中,2000多党羽被击毙,其余5000人被俘。

宋哲元胜利后意犹未尽,将5000多战俘中的上千人斩首处死,成为民国历史上少有的屠杀俘虏事件。

其他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农业税、盐税、厘金税(商业税)等等,还可以想方设法压榨老百姓,就看军阀自己的本事了。


萨沙


自从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而病死后,他手下的北洋军由原本的铁板一片变为了各自为政,在中国土地上形成了一种大小军阀林立的状态。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只要手里有枪有兵,就能够称霸一方,为所欲为。所以说军队是维持军阀独立的重要依据,而维持军队又需要大量的军费,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各路军阀的军费是怎么来的呢?


苛捐杂税,掠夺百姓

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经济来源,军阀政府也是一样,当军阀们有了武器和军队,他们就可以通过打仗来抢占地盘,然后又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行政系统,任命各级大小官员,用他们来统治老百姓,每年征收各种税收,巧立名目。例如田税,人头税,印花税,有些地方还提前征收后几年的税收,可以说是残暴不仁,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军阀们聚拢了大批资金。

借款和出卖国家利益换取支持

从清政府打仗没钱开始向外国银行借钱开始,这些军阀们也继承了这种优良传统。刚开始军阀们模仿外国向国民们发行国债,向自己国家内的人借钱,可是一次次的失信使得后来根本借不到钱了,就开始向外国银行借钱。

而借钱又是需要担保的,军阀们也没什么可以抵押的,只能一盐税和海关相抵押,到了后来还钱却没钱还的时候就只能任由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面胡作非为了,这也是近代中国的悲剧之一。


种植鸦片,贩毒赚钱

贩毒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保利行业,自从中国人在清末染上吸食鸦片的习惯以后,中国便成为了一个鸦片的大市场。军阀们把鸦片当成了自己的发财之路,纷纷在自己的土地上大量种植鸦片,然后运到市场上去贩卖,这样的话又是一笔客观的收入。以鸦片为支撑的贩毒经济成为了大小军阀们财政的重要来源,



盗坟掘墓,发死人财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的坟墓里面都是含有大量金银财宝的,一些军阀因为兵响不足,便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准备发掘皇陵来补充军响。例如民国盗墓大贼孙殿英就曾经以演习为名挖掘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坟墓,里面光是金银财宝就拉了一百多卡车。这种方法也成为了军阀们军费都重要来源。


历史评说


关于军阀军费那点事,其实说来挺搞笑的。众所周知,民国初期大小军阀林立,有几个镇子都能成为一方军阀。养军队那是要花钱的,先不说武器装备,就连最起码的吃饭穿衣,也是一大笔花销。



作为大军阀来说,一般背后都有列强的支持,除了自己地盘上面的税费征收外,还可以向列强伸手,或是寻求支援,或是向其借款,不仅能够得到装备更新,还可以扩大利益。例如张作霖就是寻求了日本人的帮助才进了北京。可惜,张作霖并没有给日本人相应的利益,结果在皇姑屯给日本人炸死了。

大军阀可以如此,一些小军阀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他们就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最搞笑的就是四川的小军阀们。这些人为了搞钱,那真的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小军阀们地盘小,所以能够收得上来的税也少,所以他们必须巧立名目,多进行一些摊派,将各种税费都摊派到地方上。但是,他们也知道,把老百姓逼急了,第一他们要造反,第二不利于已经征兵。所以他们还得想别的办法。

最简单的是自己做走私生意。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四川军阀范绍增范哈儿就通过长江水道,从四川走私货物到上海,通过杜月笙等人销赃,从中挣钱养军。范哈儿这还算是在省外有杜月笙这样的关系,能够帮他做生意。



最搞笑的军阀竟然是靠赌博来养军,赌场就是他的银行。第28军一位姓谢的旅长,一旦军需官向他告急,他便去赌场赌上几个小时,出来之后,一个装着几万大洋的口袋就放在军需官面前了。


傅斯鸿


对于军阀部队而言,“当兵吃粮”才是天经地义的。因此,民国的诸多军阀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地盘和权势,当然需要足够的金钱粮饷以维持部队。至于为了更进一步或自保,参与军阀混战,“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费也就更为重要了。


军阀割据的民国

直到今日大家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钱,我们祖国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因为经济方面导致的装备差付出了许多条人命。可见其中厉害。那么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各大军阀的军费是如何来的?

第一 就是增加各种税收

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外,军阀们还很有超前意识,他们还可以预征,把未来的税征出来。除了军阀“中央”规定的必缴税赋以外,各地行政长官还私自的增加本地区税收,很多民众都需要负担多重税赋,而这个军阀收税的名义也是发挥出了最大的“想象力”,比如说什么饮水税、婚嫁税、运粪税等“奇葩”税收。 比如运粪税,其就是四川军阀杨森搞出来的,帮城里人运大粪也要收税。 有人写诗讽刺道:“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唯有屁无捐。” 盖房子要交税,买牲口要交税,杀了牲口吃肉也要交税。反正是雁过拔毛,兽走留皮,除了呼吸不交税,干啥都得交税。


他们总会不断的想出新的收税名义,有些军阀甚至“支持”预收税赋,民众必须按照要求缴纳随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税务,河南的军阀把税收到了1950年建国之后,热河的汤玉麟甚至把税收到了1972年,这个超前意识还是很强,足以看出他们的贪婪。除了农业税以外,还可以设置关卡,收取过往商人的流通税,这叫做“厘金”,是晚清督抚们留下的规矩,当年曾国藩就是靠这笔钱养活的湘军。厘金对民间商贸的打击相当大,直到三十年代之后宋子文整顿财政才取消。

第二就是向外人借款

军阀仅仅依靠收税很多时侯无法完成扩张,因此他们都会找外国政府贷款,以取得帝国列强们的支持。军阀们之所以选择向帝国列强们借款,一是地方上百姓太穷困了,征税已到了极点,再征百姓们就没法活了;二是向外国借款数量多,来得也快,可以快速扩大实力。


当然向别人借钱总是要还的,如何还呢?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向百姓们征税,长时间地慢慢还,背负高额利息;二是将辖区内的资源抵给列强,让他们来开发资源赚钱。比如说奉系军阀就向日本借了不少的贷款,还款的方式就是跟日本合作修铁路,贩卖东北地区的资源给日本。最后因不和日本人合作被炸死在皇姑屯。

第三就是自己做生意

比如贩卖烟土,种植罂粟。广东军阀龙济光是比较早靠鸦片筹措军费的,他在1914年在全国率先实行鸦片公卖制度,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西北军阀也依靠垄断鸦片买卖而使实力不断增强,他们搜购西北烟土贩卖到华北一带,然后换取军械弹药陕西军阀刘镇华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征收“烟亩罚款”,大发鸦片财。陕西南部的吴新天勒令陕南25县种植罂粟,汉中盆地40%的耕地变为罂粟田,每年360万军饷皆由此来。云南军阀唐继尧大开烟禁,1920年云南罂粟田已经达到36万亩,唐继尧下令扩大种植面积,到了1923年罂粟田已经达到70万亩,鸦片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30%。


大家所熟悉的四川军阀范绍增范哈儿就通过长江水道,从四川走私货物到上海,通过杜月笙等人销赃,从中挣钱养军。范哈儿这还算是在省外有杜月笙这样的关系,能够帮他做生意。最搞笑的军阀竟然是靠赌博来养军,赌场就是他的银行。第28军一位姓谢的旅长,一旦军需官向他告急,他便去赌场赌上几个小时,出来之后,一个装着几万大洋的口袋就放在军需官面前了。

第四就是兴办实业,自己发展

不是所有军阀都那么无耻,也有一些军阀是比较有节操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地盘比较稳定,所以对自己地盘的建设很上心,比如山西的阎锡山。 阎锡山在山西进行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举措,开创工厂、矿场,修建铁路,甚至还创立了山西的银行,发行本省的货币。由于山西一直比较和平,以及阎锡山治省有方,让山西的财政收入节节上涨,成为民国各省中经济形势最好的一个。

第五就是财团支持

这方面的代表,也是最为成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了。北伐胜利后,掌握了军政大权的蒋介石,唯一欠缺的就是财源,而这时,通过与宋美龄结婚,联系上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江浙财团后,蒋介石正式羽翼丰满,成为当时民国势力最强大的一方。


蒋介石和宋美龄

正是有了江浙财团的支持,才有了金元攻势的无往不利,才有了蒋介石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军阀混战中的辉煌胜利。并为蒋介石最终名义上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当然,除了这几种最主要的方式,军阀们为了筹措军费,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如土匪一般公然抢劫,有的在统治地区滥发钞票银元,有的甚至对于封建王朝的古墓下手。


大老二爷


1921年华北大旱,“东北王”张作霖借“赈灾”之名强迫东北农民以半价向奉军出卖粮食,然后由他组织手下到北京和天津售卖,一转手就是三四倍的差价,每天的纯利润高达9000大洋,只要手里有兵有权,各路军阀们多的是搂钱的办法。

(段祺瑞在天津调停张作霖、冯玉祥)


普及一下“大洋”与现今货币的大概比率,在民国时期大洋的购买力是非常“硬通”的,有专家测算过,根据各地经济水平的不一,一块大洋在上海相当于60元人民币、在广州相当于80人民币、在北京相当于120元人民币,而在经济落后的东北,价值高达200元人民币。

靠贿选当上“大总统”的直系军阀曹锟,据称身家达到5000万大洋,折算起来约有六亿元的资产,就算进不去“福布斯排行榜”,也绝对是巨富了。接替袁世凯任大总统的冯国璋所发的横财是“数万万”,估计冯巩看见都得吓着;徐世昌也达到这个数字,张作霖稍逊,也足有“万万”。



(曹锟)


军阀们讲究的是土皇帝般的“家天下”,军队和钱财既是“政府”的,也是私人的,所以他们的军费来源和开支仍然是不分彼此,袁世凯曾向五国银行集团借款,拿到钱后直接将其中的2000万大洋存入自己的私人帐户,再弄到青岛的德国银行转存。

当然,军阀混战、军队增加、军费巨增时,指望军阀们把揣进腰包的私财拿出来是不现实的,怎么办呢,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第一,对统治区域征收苛捐杂税。


为什么军阀都追求扩大地盘呢?为什么都喜欢抢占富庶之地呢?无它,税收来源的大小决定着军阀的硬实力。四川军阀混战时期,田赋可以一年两征、三征、四征,最多的竟然一年八征。刘文辉刚刚征收了田租赋税,可转眼功夫又被刘湘赶走,而刘湘对刚刚征收过的田租赋税根本就不予承认,这样,贫苦百姓只得勒紧肚皮再交一次。最耸人听闻的是灌县和安县,灌县预征到了1991年,而安县则预征到了1993年,这就是疯狂的“刮地皮”。

第二,向列强和财团、银行等借款。

袁世凯以盐税、关税为抵押,仅1912年“善后大借款”一次就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债2500万英磅,年息5厘47年偿清,本息共计67893597英镑。张作霖向日本举债的“西原借款”也达到1.45亿日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唐继尧)

第三,利用地理条件走私和贩毒。

地处边陲的西南军阀则主要依靠走私和贩卖大烟来筹集军饷,居然也“刺激”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云南当时盛产鸦片,所谓“云土”的质量更是远近驰名,穷兵黩武的唐继尧就曾大肆出售烟土牟取暴利;包括新桂系军阀李白黄的崛起,很多学者经过考证认为,他们治理广西的资金来源,相当一部分是“云土”路过广西运到广东的过路费和运输费。

第四,利用权力在当地买官卖爵。

曹锟在河北保定举办六十大寿,顺便封官许爵,北洋政府各部门大小官吏、高级军官、平津及河南河北两省富商均到场贺寿,自然厚礼相送,所收礼金和贿金据称“总价相当于中人之产千余户”,这几乎是一个民国中小型城市的民间资本总额了。



(张宗昌)

第五,直接创办银行进而滥发纸币。

比如奉系军阀的分支“狗肉将军”张宗昌,在取得山东统治权后,于1925年9月在济南开办“山东奢银行”并代理省财政金库,大肆滥发山东省银行票、军用票、金库券、公债等,督鲁三年前后共发行金库券1600万元;银行累及发行钞票2300万元。

第六,开办公司“官倒”和挖掘矿藏。

这就属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管理海岸线和港口城市的军阀,可以不受限制的倒卖军火、奢侈品等洋货,那占据山区的军头就可以挖煤矿、挖金矿。

(袁世凯和列强代表)


度度狼gg


据资料统计1912年全国有军队100多万,当年军费预算是1.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强。而这些钱经过层层克扣,根本到不了每个士兵的口袋里。民国陆军总长黄兴就说,南京这边的军粮已经出现了严重短缺,士兵溃散已成定势。

这可是刚刚推翻清朝的革命军队,却因为军饷不到位说散伙就散伙,毫无革命精神。而1912年一年时间内,因军饷问题引起的大规模兵变竟然有30次之多,可见军费对于民国军阀的重要性。

其实说白了谁有了钱谁就有势力,“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白说的。那么民国各路军阀是如何解决军饷问题的?

一、借外债

袁世凯掌权时基本就是靠借外债度日的,不过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袁大总统只能以关税、盐税为担保,通过在西方发行债券向各国借款,这笔钱分期47年至1960年到期还清。袁世凯死后,后继者继续偿还借款,直到抗战时停止交付。

段祺瑞夺权后为扩大军备,以东北铁路、矿产、森林为抵押,通过西元龟三向日本借款八次。这一借基本就把东北卖给日本人了。蒋介石在1927年下野后,前往日本借款三千万日圆,暂时维持了南京政府的基本运作。抗战和内战时,老蒋又大规模向美国借外债,甚至不惜派老婆宋美龄前去游说美国各界。

二、借内债

外债通常是有一定实力的军阀才能借到的,其他小军阀借不到外债,转而借内债来解决问题。比如许诺办一些工程事业,向当地富商百姓发债券,运气好的还能兑现,但这些债券基本上和废纸一样,他们根本不会还。

再比如预征田赋等其他赋税,一下子征收十年的,这些军阀当时拍板说一次性交齐,以后再不收,基本是空头支票。有些地方的田赋甚至已经预征到了一百年之后,连孙子辈的税也一遍提前交了。让人瞠目结舌。

三、苛捐杂税

民国各路军阀在当地就是土皇帝,他们通过设立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来筹措军费、聚敛财富。比如四川的刘文辉、刘文彩兄弟,垄断了当地商贸,巧设税目,大发横财。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大概有700多种,也就是说吃喝拉撒都得交税。

四、鸦片贸易

鸦片又称烟土,是当时中国的“硬通货”,实打实的暴利行业。民国军阀为了军费基本都在后方种植鸦片,一方面自产自销,一方面卖到别处。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和四川是鸦片重灾区,当地的军人基本上人人抽大烟,烟袋不离手,尤其是黔军。

而各地对鸦片征收重税,此项收入竟然占了当地财政大头。

五、产业垄断

除了借债、卖鸦片,一些军阀也会发展一些产业,并依靠自己的权力形成垄断,诸如银行、矿山、赌场。像张作霖在东北开矿无数,个人名下有许多银行、钱庄。执掌山西的阎锡山则比较重视发展实业,算是另类。


石头说历史




民国军阀的地域性最早来自于清朝末年,其中央军队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下,在征讨太平天国等势力时,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比较著名的有湘军和淮军。随着清廷的衰落及日益腐败,地方团练的势力也日趋扩大,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的政策决定。民国军阀无不于这些地方团练有千丝万缕的瓜葛。清朝

末年,由于义和团事件清廷受到严重打击,慈禧太后体认到面对西方势力的冲击诉诸传统武力乃毫无作用,因此开始主导新政执行。其中一环乃新军建立,此新军之核心部队由袁世凯建立,乃日后的北洋六镇。此新军计划原先预定扩展至全国建立36镇约五十万正规军,并成为全国主要武力核心。新军的计划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由于当时中央为了庚子赔款之财源筹措已经阮囊羞涩,除了北洋六镇之新军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经费来建设各地新军,因此各地新军之经费筹措基本上是各省自行办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中央财政负担,但显而立见的负面影响就是这些新军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筹自招自练,中央根本无法掌握其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注定了各地军阀出现之必然定局。除了各地自筹之新军以外,位于中央的北洋六镇在忠诚性问题上对于清廷也是极大的隐忧,北洋新军在核心架构上是以袁世凯于小站练兵时所训练的军官做为军队骨干,对于袁世凯的效忠性还比清廷来的大;此点清廷并非不知情,因此袁世凯在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失势,基本上就是为了削弱袁世凯对新军之影响力,不过此作法完全失败,辛亥革命发生时,北 洋六镇虽接获清廷的讨伐命令,但是却抗命没有进行任何动作,清廷不得已重新重用袁世凯亦求抵抗革命的力量,这些原来效忠清廷的北洋新军就成了后来的北洋军阀。而地方新军则成为各地军阀之骨干。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推派各省都督进行治理,都督在各省掌握了政经大权之地位,成为了军阀养成之温床。护国战争之后,各地军阀正式成型。


双子霖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从满清政权灭亡到新中国成立,这期间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军阀割据混战的民国时期。民国时期虽然名义上有国民政府,但实际上各地军阀割据混战谁都不服谁。表面上他们对外宣称支持民国政府的任命和管理。但实际上各军阀在地方上都实行自治管理,有自己的军队体系和行政体系。至于这些军阀的诞生主要源于两个历史时期,也就是北方军阀时期和民国新军阀时期。


在当时军阀数量最多的时候,整个中国大大小小的军阀实力差不多能有上百个。一个省份大小军阀都得有十来个。最初时期军阀互相吞并扩张也就导致了连年战乱不断。最终通过不同的吞并和合并形成了民国时期的八大军阀体系,分别是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蒋介石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云南龙云的滇军、李宗仁的桂系军阀和张学良的东北军。其余的四川数个军阀依旧混战不停。这些还都都是大军阀头子,下边小军阀还不计其数呢。


也因此很多人有一个疑问,民国时期那么多军阀互相之间战乱不止,那么他们的军费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军阀的军费有四大来源:征税、私印货币、金融集资、贩毒。就拿四川军阀来说,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刘文辉和刘文彩两兄弟在四川巧立名目各种乱收赋税高达700多种。也就是当时四川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需要缴费。而且当时很多军阀还不是只收当年的赋税,而是提前收取赋税。比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军阀征收的赋税都预付到几年之后了。

而且当时贩卖鸦片也是军阀敛财的一种手段。就以西南三省为例,民国时期贩卖鸦片的重灾区就是这几个地方。除此之外当时的军阀也不考虑什么通货膨胀之类的问题。很多军阀就是没钱了就自己印。所以导致民国时期通货膨胀极为严重。从历史记载中可以了解到,湖南、福建、新疆甘肃等地都是私印货币的代表。民国时期这些地方流出的银元大都是军阀货币。军阀印制的银元做工粗糙,成色不好,而且质量轻重各不相同。 所以当时军阀货币流通范围不是非常的广具有局限性。


再说金融集资这块。民国时期上海属于中国的的金融中心。很多军阀就通过在上海走私以及开设赌场参股等来敛财。当初四川军阀范绍增就是一个最大的走私头子。而当时上海滩的三位大亨黄金荣、杜月笙、袁啸林就是上海本地帮助各大军阀销赃的中间商。后来也有军阀通过开设银行和发放债券等方式来募集军费。总之最后打来打去搞来搞去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军阀有枪便是王,民国时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民国时期从1912年清帝退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军阀都一直存在,蒋介石1927年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也只是形式上统一中国,云南,广西,广东,新疆,青海,四川等省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南京国民政府对这些地方军阀,也是无可奈何。

北洋政府自1916袁世凯去世之后,内部就四分五裂。主要分为直系、奉系、皖系等,轮流控制北洋政权,这种情况下,对于隶属于北洋政府有番号的军队,北洋政府会财政拨款。除非后面不听命中央,就会停止拨款。因为民国军阀混战不断,军阀除了名义上有番号的军队,暗地里还会私自扩军,如何养活这些军队,军阀们自有办法。

首先,这些军阀会在自己的地盘征收厘金,厘金是太平天国时期,因为清政府财力无法满足,曾国藩首创的,就是设立关卡,对经过关卡的货物征收一定比例的“税”,形象说法就是留下买路钱。民国时期的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征收“厘金”不遗余力,严重破坏了民国商品经济的自由流通。

其次,军阀会在自己的地盘上插手黄赌毒,种植鸦片贩卖,谋取暴利,没有种植也会插手鸦片贩卖抽水。比如当时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就入股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开设的“三鑫公司”,从中获取巨额利润。至于自己地盘上开设的妓院,赌场,都要给军阀孝敬费,以获取军阀的保护。

还有,就是在地方上自己巧立名目征税,民国四川军阀混战严重,各军阀为生存变相征税,什么母猪下崽子要也要征税,甚至有的征税都征到几十年后。

有的军阀,以出卖地方的权益换取外国的援助,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其实可以讲是帝国主义在地方的代理人,比如张作霖,不断向日本出卖东北的路权,矿产资源权益,以换取日本的经济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