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说:三年之丧,并非古礼,而是儒礼

胡适说:三年之丧,并非古礼,而是儒礼!

在诸多礼仪中,儒家把丧礼看到尤其重要,主要记载丧礼的内容的是《礼记》中的《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等篇章。具体的内容不详细展开讨论了,大概是要孝子“居于倚庐,寝苫枕块,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扶而后能起,杖而后能行。”

胡适说:三年之丧,并非古礼,而是儒礼

这种“折磨人”的礼仪,并非华夏传统礼仪,而是儒家所创立的,其证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墨子·非儒》说: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其礼曰:丧父母三年……由此可见,三年的丧气期是儒者所倡导的,这是第一个依据。

有人说三年之丧太久了,一年已经够了。孔子弟子中尚且有反对这种制合礼,可见在当时并不通行,这是第二个依据。

《孟子·滕文公》记录了孟子劝说滕世子要行三年之丧,滕国的父兄百官皆不愿意,说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均亦莫之行也”。鲁国是滕国的宗主国,尚且没有行过三年之丧,这是第三个依据。

胡适说:三年之丧,并非古礼,而是儒礼

儒家为了使得自己的主张更有说服力,开始“托古改制”,说尧死的时候,三年如丧考妣,商代的高宗三年不说话,以及孟子说的“三年之丧,三代共之”,都是编撰古史来说服当时的人。

很多人说儒家不是宗教,实际上是仅仅读了《四书五经》而产生的误解。儒家不仅仅存在宗教的教义内涵,而且具有完备的宗教仪式。只是没有像和尚、道士那样住在山里而已。儒教从创教主开始,就是入世的,要给万民指定条条框框,让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但从《祭义》来看,它不仅禁锢人的行为,比如“斋戒”: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这一段不仅仅管理人的行为,连同孝子的心理状态都规范得死死的。

孔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一方面说:“未知生,焉知死?”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那么“子不语”就显得很突兀了,到底世界上有没有鬼神,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要深信祭祀呢?如果又的话,为什么又避而不谈呢?

胡适说:三年之丧,并非古礼,而是儒礼

祭祀的过程,在儒者看来,就是见神见鬼的过程,因此必须规规矩矩的。至于规矩是谁?依据什么来定的?他们是讲不清楚的。反正不是按照鬼神的意思来办事的。

鬼神既然说不清楚,那么儒者的心思就花在祭祀上面了,《中庸》说:“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管有没有神,只要参与了祭祀,就当是神跟前。

曾子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这里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祭祀礼节的目的,繁文缛节,只是为了“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民德归后”。这是“孝”的宗教,儒教历来都是在伦理道德上面做文章,古人称之为“道德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