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衣—手术衣—防护服,从原材料到使用你了解多少?

一次性隔离衣、手术衣、防护服,均是医院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随着疫情发展,医院医疗用品急缺,特别是隔离衣、防护服、口罩等产品。各地爱心人士纷纷向医院捐赠物资,在调查中发现,大家对隔离衣、防护服和手术衣有些混淆。下面我们讨论一下三者有何区别。


一、外观与原材料

一次性隔离衣:

一次性隔离衣通常由无纺布材料制成,或与具有更好防渗透性能的材料如塑料薄膜结合制成。通过各种无纺布纤维接合技术的使用而不是编织和针织材料的几何联锁使其具有完整性和韧性。隔离衣为后开口应能遮住躯干和全部的衣服,以构成微生物和其他物质传播的物理屏障。应具有防渗透性、耐磨性和防撕裂性能。

一次性防护服:

一次性防护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裤腿及袖口是收紧的,防护服的防护等级高于隔离衣。一般推荐使用一次性的。防护服必须具有液体阻隔功能(抗渗水性、透湿量、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表面抗湿性)、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对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过滤效率等均有要求。

一次性手术衣:

一次性手术衣应该是防渗透、无菌的,连体,没有帽子。一般手术衣袖口是松紧带的,便于穿着,有利戴无菌手套。不仅用于保护医务人员不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更用于保护手术暴露部位的无菌状态。


隔离衣—手术衣—防护服,从原材料到使用你了解多少?


二、穿衣指标

一次性隔离衣: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随移植患者的诊疗、护理。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汇物喷溅者。

4、进入重点部门如ICU、NICU、保护性病房等,是否需穿隔离衣,应视医务人员进入目的及与患者接触状况决定。

一次性防护服:

1、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患者。

2、接触疑似或确诊SARS、埃博拉、MERS、H7N9禽流感等患者时需要穿防护服,应遵循最新感染控制指南。

一次性手术衣:

经严格无菌消毒、在专门手术室进行患者侵入性治疗时使用。

三、功能

一次性隔离衣:

用于医务人员在接触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隔离衣是既防止医护人员被感染或污染又防止病人被感染,属双向隔离

一次性防护服: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防护服是防止医护人员被感染,属单项隔离

一次性手术衣:

手术衣在手术过程中起双向防护作用。首先,手术衣在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建立一道屏障,手术过程中降低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等潜在感染源的概率;其次,手术衣可以阻断定植/黏附在医务人员皮肤或衣服表面的各种细菌传播给手术患者,有效避免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的交叉感染。因此,手术衣的屏障功能被视为手术过程中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防护隔离性能上,防护服和手术衣的性能高于隔离衣,手术衣和隔离衣可以互通,但是在必须使用手术衣的地方不能用隔离衣代替。三者的使用都是医院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对保护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海迪科医用制品有限公司可生产SMS无纺布一次性隔离衣,证件齐全,可用于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检验室等作普通隔离。


隔离衣—手术衣—防护服,从原材料到使用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