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成功建成的背後,新技術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的春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少人過著不一樣的年。

儘管社會各界都在大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倡導“少見面、不聚餐”,可還是有不少人“耐不住寂寞”。1月29日,合肥市衛健委公佈了當日合肥市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其中多名男性患者因參加同學聚會確診,平均年齡22歲。消息一出,各界更是倡議“雲聚會、雲拜年”等方式。

那麼“雲”是什麼?雲計算技術又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哪些作用?

火神山成功建成的背後,新技術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何謂雲計算?

2006年,谷歌CEO埃裡克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雲計算”的概念,近兩年逐漸被亞馬遜、阿里、微軟等公司大規模商業化。簡單來說,雲計算就是對計算機硬件、系統、網絡、應用軟件等資源的集中部署和再分配,以求達到計算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而云計算最初的目標是對資源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是計算資源,網絡資源,存儲資源三個方面。

具體來說,雲計算包括三層架構:IaaS、SaaS、PaaS。

1.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是所有計算機的基礎設施的使用,包括虛擬機,處理器(CPU),內存,防火牆,網絡帶寬等基本的計算機資源。

2.SaaS(軟件即服務)

SaaS提供給用戶的服務是可以運營在“雲”上的應用程序。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在各種設備連接上“雲”裡的應用程序,用戶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任何雲計算設施,比如服務器,操作系統和儲存等。

3.PaaS(平臺即服務)

Paas是指軟件的整個生命週期都是在PaaS上完成的。這種服務專門面向於應用程序的開發員,測試員,部署人員和管理員。

共抗疫情,雲計算企業在行動

介紹了這麼多雲計算技術的基礎知識,作為這次疫情防治的“主力”之一,雲計算在哪些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雲計算可以低成本、快速幫助抗疫相關單位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1月27日,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已經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抗擊指揮中心——武漢市衛健委官方網站遷移至中國電信天翼雲,確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指揮信息暢通。中國電信火速實現向“火神山”醫院交付雲資源,為HIS、PACS等核心系統部署提供計算與存儲能力,並紮實做好內網區、互聯網區及運維區安全防護。

據瞭解,支付寶平臺在1月24日晚聯合阿里健康上線的在線義診服務,截止1月28日13:00,已有超過160萬人訪問在線義診,1千多名來自呼吸科、內科、全科、兒科等科室的執業醫生,實時在線解答用戶諮詢。這一數據還僅僅只是湖北地區的用戶需求。

此外,阿里雲1月29日正式宣佈,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藥和疫苗研發。

除了一線醫護工作,社會各個產業的工作並不能停滯。為確保疫情擴散期間,各大企業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行,不少企業紛紛提供了技術支持。華為表示,在疫情期間,為減少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流、降低疾病傳染可能性,1月25日至6月1日期間華為雲WeLink為用戶免費提供視頻會議,1000 用戶數以下的單位可以在線免費開通,並支持 100 方實時在線會議。

火神山成功建成的背後,新技術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運用新技術打贏這場攻堅戰

與2003年的“非典”時期不同,如今5G、AI、大數據等技術廣泛應用,除了雲計算,這些新技術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在物聯網技術方面,IoT家電產品方便使用和管理,可以更高效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肺炎病人的生活。海爾集團提供了除霾新風系統空調、消毒櫃、電熱水器、全自動洗衣機、冰箱等物聯網家電。據瞭解,目前海爾集團已經將1500套醫院亟需的物聯網家電正在發往武漢相關醫療機構。海爾生物醫療緊急調配超低溫冰箱、藥品冷藏箱、血液低溫操作檯、生物安全櫃等醫療設備,用於援助包括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在內的武漢醫療機構。

基礎網絡方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迅速組織工程師和施工隊伍到現場,用短短數天時間建成了3G、4G、5G網絡,建設了千兆網絡覆蓋,滿足了火神山醫院的通信的網絡使用需求,支撐遠程醫療遠程會診和指揮等工作。中國鐵塔完成武漢火神山醫院兩處基站基礎設施新建任務。5G將助力火神山醫院實現超高速5G網絡連接,實現高速數據上網、數據採集、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業務。

“同舟共濟”絕不是一句空話,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投入到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將很快迎來春暖花開!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