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处世三绝”

水的顺势而为,在于善用地形,因势利导。涓涓细流交融汇聚,成河成江聚终聚于海。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水,就是我们可以模仿的对象。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阴阳观,阴阳调和,才能共济共生。阳是正面的,积极的;阴是负面的,消极的。曾国藩“三不斗”格言的前两句中,君子即为阳,我们的对待方法可以是不争,避其锋芒。小人是阴,我们对其的方法就要转为不过多牵扯,并施以智慧化解避免被坑。不与天斗巧,教会我们的不是无为,而是要顺势而为。

从小小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曾国藩的“三不斗”格言,对于处事待人,我们一起来看看!

曾国藩“处世三绝”


曾国藩十级连升, “三不斗”教你处事待人,最后一句最为巧妙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情。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意思是世间万物,都其存在的价值和依据;善恶美丑,都是相通相融的,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普世的平常心来看待。

人生在俗世,自然会被俗事侵扰。这是我们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必修课,处理好生活中的琐事,品一品人生的味道,也不枉在这个红尘世间的诸多承受与感悟。

常言道,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讲的就是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这句话时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名言。曾国藩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但后世也对他毁誉参半。毁谤者,认为他杀人过甚,于人不仁;赞誉者,认为他智慧过人,品行高尚。

在狐沐本人看来,至少在做人、做事与学习方面,曾国藩的智慧确实少有人及,他曾创下十年七迁,连升十级的最快升官记录。所以,今天狐沐就跟大家聊聊曾国藩的“三不斗”格言,取其之长,补之我短。看看曾国藩的成长史,他也是从一名毛毛躁躁的农村小伙成长为满清一代名臣,他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曾国藩“处世三绝”

“三不斗”格言第一不斗:勿与君子斗名。

古之君子惜名,就像剑客珍爱自己的宝剑一样。想想看,如果你夺了剑客手中的宝剑,剑客会怎么样?他必然会愤然而起,与你抢夺,抢夺之时难免双方互有受伤。这是君子,不耻小人行径,所以他的攻击你可以正面对抗。

君子是什么?古之君子,必然是品德高尚的人,同时对自己有着严苛的要求。这是中国人深藏在骨子里的性格,千百年未曾改变。即使现如今,也有对自己品行尤为珍视的人。士为知己者死,是大义,大情怀。

不要小看极中品行的人对于品行的重视。古代有言官,在某些开明的朝代,言官敢指着皇帝的鼻子骂;即使皇帝气量小,将言官们处以杖刑,他们也无所畏惧,因为在他们看来,该坚守的必须坚守,失去生命换来青史留名也是值得的。

一个敢以命相搏的人,你会去惹他吗?所以,大家对君子较为尊重,一般不会跟君子去争名。

曾国藩“处世三绝”

“三不斗”格言第二不斗:勿与小人斗利。

如果说,不与君子斗名,是为了避其锋芒。而不与小人斗利,则实在是为了减少麻烦之举。小人者,行事不光彩的人。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小人,我们往往都是痛恨的,因为你从来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背地里捅你一刀。即使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暗地里做点什么泼粪的事,也实在令人恶心。

我们首先要明确小人的概念,小人不是指小气或者小心眼的人。气量狭小但行事光明的人不是小人,也不可怕,因为他们处事有规矩。有这个规矩在,他们就不会做出格的事。而小人是那些行事卑劣的人,他们劣迹斑斑,不守规矩。有些人表面大气和颜悦色装好人,背地里就是一只脏狐狸,做事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可怕。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妨让他三分地,不与其过度牵绊。让一分利,得一片天空海阔。当然,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不算是小人,只是为了各自利益的自私人,我们只要谨防不要吃太多亏便罢。

“三不斗”格言第三不斗:勿与天地斗巧。

在狐沐看来,曾国藩“三不斗”格言里的这最后一句最为精妙。如果“三不斗”格言中的前两个“不斗”,还处在与人博弈的范畴,最后一斗已经上升为了天地间的大道。一个“巧”字凸显的是命运的安排,这样玄而又玄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只能承受。当然,也可以在这天地的规则中顺势而为。

诚然,毛泽东曾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是一种大气魄,千年难遇。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只能顺势而为,利用命中注定的运势。说到这儿,狐沐就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祁同伟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胜天半子”,他从一个普通人进入政府机关,不甘心庸碌,走了邪路,最终饮弹自杀。

说实话,对于祁同伟,狐沐是佩服的。他不甘于平凡,敢于抗争,誓夺一片天下。可惜他走错了路,他想胜天,却终究不可胜天。起初,祁同伟也曾是缉毒英雄。随着地位越高,野心也越大,最终杀人违法的事对他来说已是寻常不过。“水利万物而不争”,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懂得顺势而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