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医生苏广普:坚持,只因想救治更多患者

“疫情当前,医护人员基本都是连轴转。防护服一穿上来,憋闷,汗水直往外冒,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要穿纸尿裤……这些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受的考验。”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苏广普每天早上8时进入隔离病房,在病房里一待就是至少6个小时。

湛江医生苏广普:坚持,只因想救治更多患者

苏广普拿着给待产的老婆的标语为她加油。记者 李嘉斌 摄

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猝不及防,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有这么一群“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最危险的主阵地。苏广普就是其中的一员,知道记者要采访他,这位始终冲在战“疫”一线的“战士”不停地摆手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是湛江收治确诊病人最多的医院,感染科的每一个人,每天至少要“熬”7小时。整个人被“塞”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没有比“熬”更合适的形容词了。没有大家的同心协力,就不会有患者一个接一个治愈出院。成绩归功于全体医护人员。

选择最繁琐的科室防控工作

37岁的苏广普是一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工作了12年,在疫情面前,敢于担当,不负众望。

1月18日,我市吹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作为市定点收治科室,全市收治能力最大,任务艰巨。“我是党员,我先上!”作为一名老党员,苏广普主动站出来,选择最繁琐的科室防控工作和协调工作,担任科室防控组长,带领科室防控团队联合院感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科室的防控流程,组织培训各项流程,重点穿脱隔离衣,做到穿脱防护服培训不及格不能上岗。在制定各项流程同时,仍负责协调科室各项工作。

万事开头难。工作初期,他每天要接几百个电话,工作到凌晨2点是家常便饭。第二天一大早,拖着疲惫的身驱,他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防控组,缓冲间放哪里好,原缓冲间,还是重新拿一个房间做缓冲间。”“庄医生,你去数一数紫外线灯按立方数算够不够,标记一下,差多少我和护士长说一下叫电工班加班过来装和阿姨去领。”“护长,姑娘们到了吗?赶紧分批培训考核,考核过关的可以准备上岗,不过关的继续培训。”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耐心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1月20日傍晚,战斗打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了第一例确诊的新冠病人。

“忐忑、紧张,更多的是高昂的斗志。熟练有序的每一个步骤,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每一次呼吸,语气坚定地跟值班护士说一声‘我已准备就绪,准备进入病区。’见到病人,进入本职角色,什么忐忑、紧张,都没有了。当收治完病人,脱下防护服,内套衣已经汗水完全打湿。”

回想起第一次跟新冠肺炎患者“零距离”接触,苏广普对记者说,面对风险不是不害怕,责任在肩不容推卸。其实最紧张的不是医务人员,患者才是最紧张的。

新冠肺炎疫情消息的满天飞,有真有假,患者被单独隔离,加之发热伴随的不适,他们忐忑不安,焦虑紧张,彻夜难眠。在这个紧要关头,医护人员的心理辅导比用药还重要。苏广普记得有一天上午,74床的小姑娘,感觉全身不适、冒汗、呼吸不畅。诊查完患者,发现患者充满了不安及紧张,昨夜完全失眠,黑黑的眼圈。他握着小姑娘的手,微笑着和她说:“你很紧张呢,放松心情,有我们在,不用怕!”经过苏广普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小姑娘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安心的吃了早餐。

患者心理疏导对医生来说,也是一项每天要做的工作。在CT检查的送检过程中,苏广普与6个检查患者逐个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一起战胜“疫魔”。同事们经常会问:“苏医生,怎么你今天的送检患者,他们都那么配合,而且还那么开心?”苏广普笑着说:“我们聊得很开心,就像家人。”

坚守疫情一线,未能陪老婆生娃

1月25日,当天医院派了5位医生支援感染科。苏广普负责前期培训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培训工作包括病区环境、各项流程、工作职责、穿脱防护服。培训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重点的穿脱防护服用了半天,经过反复的穿脱训练,准备战斗的医护人员全部考核合格。当天晚上部分医生进入了临床一线,此后同样的住院部及门诊培训工作随着人员的增加或轮换一直在继续,大多数工作都是苏广普利用休息的时间完成,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1月28日,疫情抗战的第9天。这一天,在苏广普的人生记忆中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早上6时,在家待产的老婆打电话过来说:“我可能快要生了,羊水已破了。”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苏广普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赶紧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叮嘱他送儿媳去医院。而苏广普自己,仿佛如往常一样,又投入新一天的紧张疫情战场。早上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回想老婆待产的点点滴滴。

收治完第一例确诊患者后,苏广普打电话给老婆说:“妞,我刚刚收治了第一例确诊患者,担心你们的安全,我要自我隔离了。”电话那头,老婆沉默了一会儿说:“理解,你要照顾好自己,我会每天给你微信留信息,你忙完后给我电话。”

话虽如此,但疫情当前,苏广普有时忙得连看信息的时间都没,只能等到深夜凌晨忙完工作后才能相互向她报安,隔着屏幕,老婆回一个拥抱的表情,他也回一个拥抱的表情,打电话和微信视频带来的是深深的不舍。

“面对家人,特别是面对临产的老婆不是不愧疚,使命担当必取舍。”

苏广普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抱歉老婆,未能陪你散步以便于顺产;抱歉老婆,夜里未能为你翻身;抱歉老婆,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我选择了最需要的疫情前线;抱歉老婆,未能陪过你一次产检。

1月28日早上8时,进入了繁忙的正常班,院内专家会诊、院外专家会诊、送检、送核酸监测、整理患者治疗,调整治疗方案,繁忙的工作会让他忘记一切。大约上午10时,苏广普的老婆在电话里调皮的说:“老公,我生了,你猜是你的情人还是我的情人。”随即,他的老婆发了一张母子两依偎在一起的照片,那一刻,对妻儿满心愧疚而又责任在肩的苏广普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必须把积极的一面传递给患者

1月29日,由于病人不断的增加,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分成了两个团队。苏广普进入了风险最高、病情最重的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组。每一个细节不到位都可能延误病情,每一样检查不到位都可能影响治疗。

“只要为了病人的病情好,病人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尽量满足。重症患者的苏大哥说想吃扬州炒饭,重症患者陈大哥有糖尿病,想吃无糖的馒头,周大哥两夫妇想吃白粥……”

苏广普想办法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

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感染科医护人员总是竭尽全力为就诊患者保驾护航。对检查检验结果回报正常的患者,进行疫情相关知识宣教及心理疏导工作。每一天,他们完成的不仅仅是查房、会诊、消毒、治疗与护理,还要做好防护物资准备与各类医疗、生活垃圾的严格处置。为了保证病房医护人员充沛的精力,所有的物资准备工作都由轮休人员完成。从配制消毒液、喷洒浸泡、紫外线照射、清洗消毒、型号分类到整理存放,每一个步骤繁杂而冗长。

“说实话,长时间战斗在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疲累,但不能被患者看到,必须把积极的一面传递给患者。在这场与病毒的角力赛中,坚持,只因想救治更多患者。”

——苏广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