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在《职场雷鸣》这档职场实用类节目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员工小磊不小心掉在地上100块钱,正欲弯腰捡起时,同事甲走了过来。甲问小磊:“这钱你的?”小磊回答:“可不,找东西时掉出来的”。这时,同事乙恰巧路过,嘴里嘟囔着:“我那100块钱哪去了?”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捡钱的小插曲发生后,小磊发现办公室的气氛越来越不对劲儿——同事们总是背着自己窃窃私语,而只要自己一出现,大家就会面色惊慌地转移话题。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小磊心里越来越憋屈,他觉得同事们一定在说自己的坏话,认为那100块钱不是自己的。于是,某天,当着所有人的面,小磊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听了小磊的心声,同事们赶紧解释了一番。

原来,同事甲得了痔疮,他向得过的同事乙请教治疗方案。另一位女同事,则替自己同样得了痔疮的男朋友请教。而他们的老板,也因为自己的老婆得过痔疮,而加入了这场讨论中。至于同事乙丢的那100块钱,他早就找到了,根本没人怀疑过小磊。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然而,小磊却把同事们的隐私回避,当成了针对自己的窃窃私语,并武断地将其和自己捡钱的事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他才会疑神疑鬼,以为同事们都误会并孤立了自己。

显然,小磊陷入了“疑人偷斧”的判断误区。

疑人偷斧:怎么看你,都像背后使坏的人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小孩偷的,就开始暗中观察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的神色和说话的语气,以及走路的姿势,都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因此,他更加认定,就是这个孩子偷了自己的斧子。 然而不久后,他在刨土坑时,却意外发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把斧子忘在土坑里了。

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的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这就是疑人偷斧的由来,用来比喻<strong>没有依据或者依据不足的去怀疑他人的行为。

其实,在职场中,疑人偷斧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一些人总是会根据同事或老板的某些个别举动,去联想归因,然后武断地推测对方的想法、行为,甚至是人品。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举个例子,当一位心思敏感的员工,看到一位同事从老板办公室出来后,和自己对视了一眼,并且之后对自己开始疏远,那么他可能会冒出对方告黑状的想法。

再往后,他还会发现越来越多能够证明对方坑害自己的证据。比如,老板真的批评了自己或者其他同事总是窃窃私语等等。

就像那个丢了斧子的人一样,打从认定邻居家孩子偷了斧子之后,无论那孩子做什么、说什么,他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的一举一动,就是小偷的样子。

那么,这种疑人偷斧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疑人偷斧:确认偏误和基本归因错误所导致的非理性判断

疑人偷斧现象的产生,是多个因素的协同效应。比如,个体的过往经验,或是公司的整体风气等等,但是起到关键影响的还是这两种判断偏误——确认偏误和基本归因错误。

①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指得是:

<strong>人们会倾向于关注和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

粗暴点理解就是:人们只能或者只愿意看到,自己相信的事。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磊,之所以总是能看到同事窃窃私语,就是因为,他已经断定了同事认为他捡了别人的钱。因此,才只能看到支持自己判断的事情——同事总在窃窃私语,而当他看到越来越多能支撑自己观点的信息时,他就更加坚信了同事误会并孤立他的事实。

而当我们总是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时,就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忽略一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比如小磊,他只看到了同事的窃窃私语,但其实,这并不是同事们的全部表现。同事可能关心帮助过他,而且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躲避他,但却通通被他选择性忽略了。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确认偏误具有普遍性,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忽略那些与我们观点相悖的信息,关注那些支持自我观点的信息。

这样的判断方式,怎么可能客观全面呢。

②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

<strong>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会高估人的因素,低估情境因素。

1967年,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位演讲者向受试人员,热情洋溢地做一次支持古巴国父的演讲。

尽管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演讲者是被指派的,不代表他的任何政治观点,他只是在宣读一篇指定的文章。

但是,大多数受试者还是认为,演讲内容就是反映了演讲者的政治立场。

在这个实验中,受试人员在被明确告知“演讲内容所传达的政治观点与演讲者无关”的情况下,却也还是忽略了“演讲者被指派”的

情境,坚信那热情洋溢的演讲表现就是演讲者本支持古巴国父的佐证。

而回到我们本文讨论的问题中。所谓的情境,就是指他人在什么情况下、出于什么原因,做出了某种行为,也就是说行为背后的发生背景是什么。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比如,小磊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现实的职场中,很可能就是小磊把其他同事提出不同的工作建议的情况,也套到了同事针对他的判断结论上。但实际上,同事之所以提出不同意见,可能就是因为小磊建议的那种方案,之前出现过负面反馈——这就是事情发生的情境

但疑神疑鬼的小磊,自然会忽略这种前提和背景,武断地将同事否定自己方案的行为,归结到对方针对和孤立自己的判断观点上。

疑人偷斧的后果:投射性认同和消极人际互动所导致的人际关系不良

显然,不管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疑人偷斧的这种武断、片面的判断方式,都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那么,疑人偷斧是如何破坏人际关系的呢?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作用方式——投射性认同根据误判所做出的消极人际互动。

①投射性认同

投射

]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得是:<strong>个体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而<strong>当他人做出了符合个体诱导的限定方式的行为反映时,[投射性认同]便产生了。

也就是说,投射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即:我认定或者我希望你是怎样的。投射性认同需要两个人的配合,即:一个人做出判断或期许,另一个据此做出匹配行为。

也就是说,而当疑神疑鬼的人,将自己认定的观点(对方在针对我),投射到对方身上时,对方很有可能接受这种诱导,并据此作出相关行为。

比如,同事A本来没想孤立同事B,但同事B却总认为A就是在孤立自己,那么久而久之,A可能就会真的做出孤立B的行为,彻底和B对立决裂。

那么这种投射性认同,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②根据误判所做出的消极人际互动

在上述例子中,同事A接收到了同事B的投射,并开始做出符合同事B预期判断的行为。难道同事B真的会操纵术吗?

让我们来看,公众号KnowYourself举过的一个例子:

一个人小时候在与母亲的互动中获得了这样的体验:母亲不爱他,经常讽刺、挖苦他,传递给他一种“你不值得被爱”、“你没有价值”的观念。

于是,这个人总是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别人总会挖苦、封闭自己。

长大后,他把自己的这种扭曲观点,投射到了伴侣身上,认为伴侣不爱他,总是讽刺挖苦他。

为了使这种投射得到认同,他千方百计地操控自己的伴侣(这个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比如主动发起攻击,直到他伴侣真的像他母亲一样,对他进行了讽刺,并表达出“你没有价值”的态度。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为了使投射得到认同,会采取主动发起攻击的方式,来诱导或迫使伴侣,做出符合他认知或判断的行为。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同事B认定了同事A讨厌、孤立自己,那么他就会在无意识中,诱导同事A做出相应的行为。比如,同事B刻意避免和A单独接触,或者对待同事A的态度和对其他同事不一样等等。B的这种行为,虽然自己没有意识,但是A会捕捉和感受到,于是,久而久之,A就真的开始与B对立了。

这就是“疑人偷斧”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的作用过程。

而更要命的是,一旦受诱导的一方真正开始“偷斧”时,那么,发起诱导的一方将会再次强化自己的判断,由此,人际关系便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

如何避免“疑人偷斧”的情况发生?

①换位、换角度、带上情境进行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视角去重新解读问题。

换角度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到第三人或旁观者的位置上,客观看待自己和对方的互动。

考虑情境就是去看到事情发生的背景、前提或原因,再将对方的行为反应重新放置到情境中,然后进行结合性梳理或分析。

  • 当你坐在对方的位置上,去看待问题时,你可能会看到,对方的顾虑、担忧或者为难之处。
  • 当你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时,你可能会看到“那个人跟谁都那样”,并不是针对你。
  • 当你结合情境去分析思考他人的行为反应时,你可能会看到,在当时的情境下,对方的行为合情合理,或者是另有原因。

这三种思考梳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去解读人或事,从而避免“疑人偷斧”的发生。

②给判断留出时间

疑人偷斧的判断方式,有一个显著特点——快速高效。这个特点于工作而言,当然是积极的。但对人际关系来说,却没什么益处。——当我们根据一个人不经意的眼神,就立即推测出对方的恶意时,就相当于给对方的人品画了“叉”,这对对方来说显然是不客观、也不公平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逃到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吕伯奢准备款待他,便磨刀架锅,和家人商量把猪架起来宰杀。结果听到了磨刀声的曹操,却以为吕伯奢要杀他去官府领赏,于是曹操先下手为强,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害了。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其实,如果曹操再稍等片刻,观察一会儿,他也就不至于误杀好友,背上忘恩负义了骂名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曹操的处境不允许他多做考虑,否则就有性命之忧。

但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会遭遇曹操那样的险境,也不必为“看错了人”而付出性命代价。因此,我们不必急切地根据极少数的信息,去对一个人的想法和与其行为作出判断。

给判断多留一点时间,我们就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这样,我们的判断和推测才能更接近相。

③试探性提问或搜集更多信息,进行进一步验证

本文的内容在试图剖析和解决“疑人偷斧”的问题,但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们怀疑的那个人,可能真的就是“偷斧人”,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验证呢?总不能因为没有确定性证据,就通通判断是自己“疑人偷斧”吧。

当然不是。

对于我们的怀疑,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搜集更多信息,进行进一步验证。

如何确认呢?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办法:

“同事看了我一眼,绝对有诈”——总是疑神疑鬼,早晚毁掉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两国之间,好几天没吃饭。弟子颜回在外面找来了米,便赶紧埋锅煮饭。

米饭快熟时,孔子恰好看见颜回抓了一把米饭,塞进了嘴里,孔子装作没看见,默默走开了。

吃饭时,孔子试探道:“我刚刚梦到祖先了,我想,应该将这锅没有动过的白米饭,先敬献祭祀祖先。”

颜回立刻拒绝道:“不行的!这锅饭我已经吃了一口了,刚才煮饭时,房梁上的灰尘掉在了米饭上,我觉得扔掉可惜,于是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不是偷吃米饭,而且舍不得扔掉沾了灰的米饭。

孔子用试探性地提问,让颜回说出了自己吃米饭的原因。我们在“疑人偷斧”的问题上,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式。比如,用更加委婉的方式向对方询问更多细节和信息,或者向其他人了解相关情况,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误解了别人或是误导了自己。

〖写在最后〗:孔子在试探颜回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