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一隐藏高人,为了让他加入故事,金庸改书将两只神兽删除

“历史元素”是把双刃剑,在武侠小说中加入历史元素能够让武侠的世界变得更具史诗感,不过处理得不好便容易惹来非议,毕竟历史是严肃的,不过金庸老先生处理得就很不错,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足以成为经典,金庸不仅仅只是为故事添加了历史背景,甚至有时还会直接加入历史人物,比如王重阳、成吉思汗、丘处机、段正淳、段誉等,他们在金庸笔下就戏份颇多,尤其是段誉还成了主角,而本文要提到的这位高人,他原本不是不存在于金庸笔下的武侠体系中的,为了让他加入自己的作品,金庸不惜改书删除了书中的两只神兽。


金庸笔下一隐藏高人,为了让他加入故事,金庸改书将两只神兽删除

(段誉剧照)


提起金庸改书这件事,对于广大金庸迷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因为不同时代的金迷们读到的金庸故事也许完全不同,以《倚天屠龙记》一书为例,三个版本中关于降龙十八掌这门武功的传承都是不同的,连载版中的耶律齐并没有从郭靖那儿继承降龙十八掌,到了三联版中,耶律齐是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中的十四招,再到新修版中,他已经学全了十八掌,所以无论各位看到的是哪一种版本的故事,那都是金庸的原著,只是版本更替中一些细节上的设定有所不同罢了。

金庸笔下一隐藏高人,为了让他加入故事,金庸改书将两只神兽删除

(张三丰剧照)

那么谈及金庸笔下的神兽各位又会想到哪一只呢?其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越女剑》中的那只名为白公公的白猿,阿青在与他的嬉戏打闹中悟出了一套越女剑法,甚至从范蠡初次遇见阿青的对话来看,白公公才是真正创出这套剑法的角色,除它之外,《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留下来的那只神雕也很出名,不过比起白公公来说,它其实是比较平庸,不过只是通人性罢了,甚至都无法飞,而本文要提到的神兽并非这两只。

金庸笔下一隐藏高人,为了让他加入故事,金庸改书将两只神兽删除

(张无忌剧照)

《倚天屠龙记》中的主角固然是张无忌,但是故事开篇讲的却是郭襄和张君宝的故事,顺着剧情逻辑来看,他俩更像是这部作品的主角人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剧情发展到第二回,两人的故事基本就已经说完,觉远带着郭襄、张君宝逃跑至气绝,而张、郭两人也都习得了觉远一部分的九阳神功,之后分道扬镳,时光一转数十年,郭襄虽是创立峨眉派却已仙逝,张君宝成了张三丰,已是武林神话,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关于张三丰武功得到蜕变的过程,正是那过程中涉及到两只神兽和一位隐藏高人。

在连载版的故事中,张君宝是如何悟出太极神功的?且看原文:“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尽以余暇修习从觉远处听来的九阳真经。他天资过人,所学的又是武学奇书,十余年间竟是内力大进。某一日在山间闲游,见一蛇一鹊相互搏击,那鹊儿多方进逼,却始终输青蛇一筹,负创而去。张君宝心中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张君宝正是从一蛇一鹊那儿悟出神功,那两只野兽本无奇特之处,而它们能助张君宝悟出太极,成就不输杨过身旁那只神雕,自然也就神了,不过很可惜,这两只神兽并没有逃过“改书被删”的命运。

金庸笔下一隐藏高人,为了让他加入故事,金庸改书将两只神兽删除

(老子剧照)

在新修版中,助张君宝悟出太极神功的人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老子,原著道:“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间竟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忽然想到老子所谓‘柔弱胜刚强’、‘物极必反’……他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学中阴阳互济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历史上老子的确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所以金庸如此改动也是合情合理的,老子加入到金庸的武侠体系中本该是与少林祖师达摩一个级别的存在,可惜这一细节的改动并未被太多人所熟知,所以老子也可以算是金庸笔下的一大隐藏高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