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從12月開始,我想嘗試用一種新模式展示理財月刊,具體內容如下:

  • 一、財經熱點,深度解讀:2019年財富管理市場盤點
  • 二、財富故事會:從香港富豪離婚案看離岸家族信託
  • 三、客戶資產配置案例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一 財經熱點 深度解讀

2019年財富管理市場盤點 【關鍵詞】量價微跌 亮點不斷

“資管後時代”的財富管理市場

資管新規落地兩年多來,財富管理市場格局出現重大變化。銀行非保本理財平穩過渡,資管、信託、基金子公司規模下降,私募、公募基金影響較小。

截止2019年6月,各類資管產品規模合計95,79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7.96%。

截止11月末,非保本銀行理財24.3萬億元,信託產品22億元,公募基金14.1萬億,私募基金13.74萬億,券商資管10萬億。五大類佔比86%以上。

信託產品:收益下降 規模穩中略降

2019年1-11月,共發行18743個信託產品,月平均收益最高8.1%,最低7%。信託整體規模壓縮,但主動管理佔比不斷提升。規模22萬億,僅次於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

信託整體規模壓縮,但主動管理佔比不斷提升。收益率從2015年的約10%降到7%左右,資管新規下,要求信託公司提高主動管理能力,實現風險收益匹配。資源更集中頭部信託公司。

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下降 規模穩中略降

雖然受資管新規影響規模略降,銀行理財產品起購門檻從5萬元下調至1萬元之後更加普惠化。銀行理財平均收益連續21個月環比下跌至3.97%,12月份收益略回升至4%左右。

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限制資金池業務、禁止非標期限錯配,銀行相繼成立理財子公司隔離風險,理財產品向淨值型轉型,2019年6月末淨值型產品比例已達到35.56%。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發展趨勢

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以個人投資者為主,佔比87%左右;中低等級風險佔比近八成;

目前,已有30多家銀行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新的競爭格局將會逐步形成;

保本理財有計劃退出:淨值型產品是趨勢

  • 未來產品可投資股票:
  • 享受股票市場紅利
  • 產品起售點可能到“1”元
  • 線上認購更方便:不強制面籤
  • 與公募基金的競爭更激烈
  • 有銀行銷售渠道優勢

公募基金:2019年最大的驚喜

2019年,公募基金迎來兩個歷史性時刻:數量首次突破“6000只”的整數大關。規模再次逼近14萬億元。但最亮眼的是,

今年業績排名前10的權益基金回報率均超過了94%。

截至12月31日,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中小板指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22.3%、36.07%、43.79%、41.03%,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漲幅卻有47.33%和44.95%左右。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私募基金:規模穩步增長 頭部私募表現亮眼

起投金額在100萬以上的私募類基金 ,規模在穩步增長;2019年私募證券類股票策略整體平均收益率為22.89%,總體不如公募,但頭部私募的表現非常亮眼。

目前年內收益最高的私募高達1414%,是斌諾資產旗下的斌諾啟航2號;合計14只產品收益在200%以上,9只產品收益在300%以上,5只產品收益在400%以上;頭部效應明顯。

2019年1-11月份中國對沖基金八大策略收益排行榜發佈,成立滿11個月且有業績記錄的11378只產品今年來整體收益上漲18.09%。前11月八大策略均獲得正收益,股票策略收益奪冠,固定收益策略墊底。

由於頭部效應明顯,應該關注各類策略平均3-5年業績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

以股票策略為例,大唐財富私募白名單的同犇、平方和都表現亮眼。

額外一提:保險產品

到2019年6月末,保險業總資產19.5萬億,保險資金運用餘額17.4萬億,同比增速均超過10%。

首先,保險本身就是短期資金的長期化,天然符合資管新規不能有期限錯配、不能有資金池的要求。

其次,保險是根據契約保證收益的產品,不存在剛性兌付的問題,因此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吸引力下降,保險產品會更受投資者青睞。

2019年財富管理市場,你買對了哪一類?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

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 以客戶需求為目標,做好資產配置
  • 提供專業投資建議,收益與風險匹配
  • 專屬私人銀行服務,金融、稅務、海外身份…
  • 防範各種投資騙局,非法集資、數字貨幣騙局…

2020年大類資產配置建議(關注私信“禮物”索取)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二、財富故事會

【從香港富豪離婚案,看離岸家族信託】 嫌3.7億贍養費少 港名流潘樂陶前妻上訴獲判5.1億

家族信託,離婚到底分不分、在香港怎麼分?需要看離婚時適用哪裡的婚姻法、設立信託的類型、設立的文件和處理、管轄地的法律和程序。

簡和潘樂陶兩人於1968年在英格蘭結婚,全家1992年入加拿大籍, 1994年潘樂陶把股權裝到離岸信託裡;兩人有3個子女,一女一女先後與1995年、2000年車禍、自殺離世;

2000年後兩人感情變淡,2001年分房但仍同住;2008年,妻子簡麗群發現先生出軌,潘樂陶隨後搬出舊居;2008年,妻子簡麗群提出離婚,要求平分財產

最初,簡獲分3.7億元贍養費,後來,簡不服上訴。

潘樂陶在加拿大的信託基金持有約15億元資產。此時,法院認定有三分之一是預留給女兒,故該部分不應劃入婚姻資產,上訴庭裁定簡可獲得餘下部分的一半,即約5.1億元贍養費。

潘樂陶說:

①2001年與妻分居, 住在一起只是“對舊屋有感情”

②很多資產在2001年分居後大幅增加,故妻子只能分得38%

③潘氏家族信託受益人為潘工程、潘前妻和潘女兒三人;三分之一的資產屬於女兒,不能在離婚過程中拿來分。

而潘前妻堅持要求把整個信託裡的資產拿來平分,最終法院判決,簡可以獲得信託資產除女兒之外的部分,即5.1億元,贍養費。、

理由有:

2001年,雖然與丈夫潘樂陶分居了,可是簡當時有盡妻子責任照顧丈夫起居,雙方仍共同出席活動等

2008年因潘被揭有外遇,簡才要求離婚,應分得信託資產的50%

一審和上訴庭均剔除了女兒1/3的部分,分別判給簡麗群38%和50%(平分)

終審法院認定潘氏家族信託裡的資產屬於潘氏夫婦的“資產源”,夫妻平分,與女兒無關

那麼問題來了,家族信託資產,離婚到底分不分?為什麼香港終審法院判定信託資產為潘氏夫婦的“資產源”?

原來,潘樂陶在潘氏家族信託中的身份既是委託人,也是受益人,又是信託保護人,家族信託屬於自益信託。潘樂陶與受託人交往甚密,不斷通過意願書傳達指令,而受託人也一向迅速按要求執行潘樂陶的所有指令;潘樂陶隨時有權更換信託受託人、隨時有權更改信託受益人名單、隨時有權修改信託文件條款;

信託計劃受益人有三人,如果信託計劃不做切分,每人享受三分之一的受益權是合理的;但是,上訴方的律師,證明了信託的資本和收入,在實操中存在被丈夫全部拿走的可能性,導致原有信託功能的失效。

家族信託,要做到有效傳承,需避免自益信託,做到合理規劃、條款更細緻,考慮審判地法律環境。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三、客戶資產配置案例

李女士今年40歲,是當地某一三甲醫院主治醫生。丈夫經營一家貿易公司,兒子10歲。目前,家庭年收入在200萬以上,家庭有房產三套,無貸款。可投資1000萬左右,其中包括離岸美元15萬左右。

財富管理需求

一)子女教育

希望兒子可以從15歲開始到美國讀高中,完成高等教育。預計總費用在600萬人民幣以上。

二)移民需求。兒子大學畢業後,計劃晚年全家人移民美國。

三)健康管理需求

作為醫生,非常清楚“人生無常”,早有購買香港健康保險的計劃。但是出於種種原因,不希望此保單被家人知道。

四)財富保值、增值需求

銀行產品收益走低,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希望進行多元化的投資

資產配置方案

首先,需要滿足家庭防禦性需求,保護財富安全。 李女士家庭房產三套,防禦性資產充裕。不再需要增加防禦性資產的比重。

① 流動性需求:建議配置100萬唐誠(現金管理類產品)。滿足流動性需求,以備不時之需。

② 健康管理需求:建議配置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香港大額保單30萬美元,繳款期限為10年。年繳費1.8萬美元左右。(備註:從固定收益產品的年化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於繳納保費,其餘收益用於家庭生活開支。即可滿足健康管理需求,也可實現保單私密的目的。)

其次,滿足家庭財富保值需求,收益戰勝通貨膨脹,使個人財富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

建議配置500萬1年期內定向融資工具(固定收益產品),預期產品年收益35萬左右(部分收益用於購買保險)。

再次,滿足家庭財富增值需求,在承受可接受風險下,使個人財富快速成長。

建議配置300萬的大唐元一母基金(股權產品,3+4年期),15萬美元投資ECP百老匯房產基金(美國房產基金,4+1+1年期),實現財產增值需求。

以10%(較保守)的年化預期收益測算,300萬股權投資,在7年後,可獲得本金及利息584萬元;15萬美金的房地產基金,6年後獲得本金及利息27萬美金。

可基本滿足孩子的留學需求。並且27萬美金的離岸美元,可以作為孩子未來在美國定居購房的首付款。

最後,鑑於未來的保險繳費、孩子留學、移民等需求,建議李女士合理利用外匯額度,持續購入外匯。

讓理財更輕鬆,讓夢想更自由!

歡迎對本文進行轉發,帶給更多朋友金融資訊與理財知識。

我是@私人財富顧問娟萱 ,10年的金融從業,你身邊的私人財富顧問,關注我,2020年一起抓住財富

最好的投資決策,永遠是在當下!2020年,你需要一個理財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