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文|西红柿妈妈

抓周是家里大人对孩子的期望和美好祝福,美中不足的是,其本身带有些许迷信的色彩,只要孩子抓了不是大人想要的“周”,不管是老人亦或是孩子的父母,心里还是会有些许不满。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最近王奶奶的孙子刚满一周岁,家里便为孙子置办了一桌“抓周宴”。王奶奶心里想着孙子天庭饱满,小眼水汪汪的,别提有多可爱了,抓的周不是秤砣就是钱。

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王奶奶还特地把秤砣、钱和笔放在离孙子最近的地方。亲戚坐在一旁,孩子爸妈蹲在孙子的后头,王奶奶蹲在孩子的前头。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孙子肉乎乎的小手往前面抓时,王奶奶双眼紧盯着过程不放,当孩子欲要抓秤砣时,她在一旁小声喊:“快抓,快抓”!可孙子的手迟疑了一会儿之后,转向算盘,她盘算几秒,没怎么说话,紧接着孙子又把手伸向了笔纸,快要抓到的时候,王奶奶眼前一亮,大喊:“我家要出个大学生啦”!没成想,孙子最后的方向偏了,抓了内侧的酒瓶。

王奶奶定晴一看,孩子抓了个酒瓶,直呼:“完了,完了。抓了酒瓶,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她让孩子把酒瓶放下,不想孩子把酒瓶抓得紧紧的。这时,亲戚急忙打圆场:“将来指不定是酒厂老板啊,”谁知,王奶奶一听更气,大喊着:“再来一次吧!我不信大孙这么蠢”。

最后,孩子妈把孩子抱起来,直接忽视了王奶奶大吵大闹,弄得亲戚很尴尬。

其实,处在浓厚的中国文化里的我们,能理解王奶奶硬扣在孩子身上的“喜好”。如果对孩子没爱,王奶奶何必要出这么大的动静?但这种爱是自私的。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然而,抓了酒瓶子,就被断章取义为没出息,这好像是孩子在身上套了件花裙子,妈妈嫌孩子没审美,硬把花裙子换成了酷酷的牛仔裙。本质上看,就是大人的喜好和看法硬加在孩子的身上,紧接着在其外表打上“为你好”的标语。

处在毫无尊重的环境下,孩子久而久之会因压抑而感到窒息。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快乐,不妨换另一种方式跟孩子相处,做到了以下这几件事,相信孩子会比原来更敬重父母,孩子既幸福又会有出息:

1、尊重孩子自己的喜好

跳跳很喜欢下围棋,可正做饭的妈妈心里却充满着担忧,想着常下围棋,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下降?尽管跳跳跟妈妈再三保证,可在一次吵嘴中,妈妈一下就把围棋盘摔得粉碎。跳跳大吼了好几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几天。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做学习之外的事,内心其实很担心,毕竟大多数孩子没有自制力,但用跳跳妈妈的方式应对肯定是不对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遵守约定,或者是和孩子谈天,了解孩子的想法,只要有底,孩子和家长是不会走太远的。

2、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琪琪很喜欢玩魔方,一开始琪琪在接触魔方的时候,很容易沮丧,甚至是把魔方摔在地上,因为魔方总拼不上。爸爸看到后,先是指导琪琪怎么拼,后是鼓励她再继续拼,妈妈也在一旁为她加油打气。

人们总是计算着试错的成本,父母一看孩子失败了,心里免不得要沮丧,要抱怨。但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建议父母先思考这些,然后再和孩子谈一谈,给出机会之前,先交代试错机会只有一个。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3、给予孩子最基本的选择权

小李带孩子时,总会习惯性地一句:“明,你喜欢哪些?”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却给孩子一定的选择空间。反观小李的妈妈,小时候每次小李和妈妈出去外面买东西,小到一件内裤的颜色,妈妈都要干涉,这让他很压抑。

并不是说,父母生下孩子后,孩子就是父母的附属品。当给予了孩子的选择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父母先别急着否定孩子的选择,权衡过后,再说也不迟。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生活中有千千件类似于“抓周”的小事,只要做家长的放宽心,孩子在爱里成长,自然不会让父母失望。在生气的时候,一定要想做事的主体是孩子,人和人是不同的,在一个时期都会做不同的选择,更何况是个婴儿。

事实上,父母的利益和孩子是绑在一起的,孩子过得好,父母自然高兴,实在没必要让零碎的小事影响了彼此的感情。

孙子“抓周”却抓了这个东西,奶奶直呼这样会没出息,想再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