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創九品中正製為何短命?明朝清朝也是九品官員制,為何國運昌盛幾百年?

萬里之外AkLzz


九品中正制指的是,你父親是一品,你出來就是五品,過幾年肯定就是一二品了,你爹要是七品,你以後估計也就七品了。

舉個例子,王羲之是琅琊王氏出身,所以他天天寫字,他也是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

陶淵明是落魄貴族,所以他只能做縣令,以後基本上也就縣令到頂了,於是他辭職了,

這種選官制度帶來幾個問題,一,皇帝身邊都是貴族,都是股東,二,變相剝奪了皇帝的人事權,

所以,在九品中正制的魏晉南北朝皇權衰弱,王朝更迭頻繁,就帶來了後來的“科舉制”。


南朝居士


司馬懿最後能夠篡權成功,有兩點主要原因:(1)司馬懿的忍耐性,司馬懿熬過了曹家三代君王;(2)曹家宗親士族被打壓,士族的成長和曹丕頒佈的九品中正制有關。

在漢朝時期,選官的制度一般是舉孝廉,舉茂才,但是漢末天下大亂,人口流動非常大,這一制度被迫中止了。而當時的曹操又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所以他發過三次求賢令,提出了唯才是用的辦法,陳群曾極力反對。從表面上看,陳群和曹操對人才的人品要求上發生了分歧,其根本就是陳群在為士族爭取利益。因為曹操此舉,會讓很多大寒門子弟有了發財的機會,以士族陳群等人為代表的利益就會損失。

  • 但是曹操去世之後,曹丕上登基,其用人方略,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選拔人才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各州郡可以選拔有知人之明的人,擔任“中正”這一重要職位,負責人才的選拔,並將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種品類,然後由吏部便根據品級選定,給選拔出的人才授予官職。這一方法似乎公平公正,中正這個職位需要沒有私心的人擔任,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各州郡選拔出來的中正,幾乎都是當地的士族,或出身當地的豪紳,他們關係盤根錯節,評定人才時,大多都是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公平公正更是談不上。所以很快就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在曹操時期,被打壓的士族,有一次崛起,併成了曹丕時期的主力,而在曹操時期興盛一時的寒族,則被打壓的無影無終。

而且曹丕在位時期,士族被重用的同時,被打壓的不僅是寒門子弟,還有曹魏宗室及其嫡系。例如他掌權之後,最受信任和倚重的人,卻都是司馬懿、陳群這一群奸詐之人。

雖然九品中正制度是人才選拔制度的一種進步,但它使後來曹魏權利被架空,當然,這並不是否定了曹丕的能力,畢竟他自己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英年早逝,說不定他還有更好的計策,但可惜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已經去世了。


公元前


魏國的"九品中正制"是選官制度,選出來的多半是官二代,明清時期的九品是官職大小,能昌盛幾百年,靠的是科舉,一點本事都沒有還想當官!


淇則說歷史


曹丕之帝與明朝諸帝沒有可比性,丕登位時屬於三國鼎立中末期,他那位子有三股勢力挾之,一蜀二吳,三司馬家暗流湧動,明朝則不冋,朱元璋草根出身,立於百姓,加之永樂延傳制度和民心己順,所以創九品者未必久之,而行九品者反久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