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检验人战“疫”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幕后的隐形战士,他们活跃在战疫最前线,离病毒最近,却是无名英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检验科医生。2月18日,记者联系到他们,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潍坊:检验人战“疫”记

潍坊:检验人战“疫”记

  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潍坊市人民医院全体检验人纷纷主动请战。1月23日,检验科在接到医院通知的第一时间,立即组建发热门诊检验专班。由于时间紧急,检验科主任李世荣当即在科室微信群里下发通知并接龙报名,在短短的时间里,请战报名接龙越来越长……“我去吧”“我也可以”“请领导们优先考虑我吧”…… 最终,科室研究决定,由共产党员薛峰带队,李衍森、刘旭东和徐春欣四人组成检验科发热门诊专班第一团队。

  薛峰是团队成员之一,父亲刚刚做了大手术,薛峰本想趁着过年好好陪陪老人,“无论是作为共产党员,还是作为科室业务骨干,我都责无旁贷!而且当年非典的时候我也在一线,我有经验。”薛峰说。李衍森在返乡即将进入高速路口的时候,接到上岗发热门诊的通知,他立即调转车头,不到一个小时就赶到医院,顾不上吃饭就到发热门诊上了当晚的夜班。刘旭东的父亲因脑梗塞在医院住院,他把老父亲托付给亲戚朋友帮忙照顾,直到年初三出院。徐春欣和妻子都从事检验工作,两人把一岁多的孩子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带,双双报名参加了各自单位的一线值班工作。开始防护用品短缺,为了节约使用,专班人员从穿上防护服到换班,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累了,就穿着笨笨的防护服在椅子上短暂休息。为了早日战胜病毒,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

  除了发热门诊专班人员,检验科还按照医院部署,成立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团队——专门处理和检测活病毒,为临床确诊病例提供关键指标。核酸组的工作需要人工将暴露在空气中的病毒载液转移到检测仪上,在转移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将病毒带到空气中,而每一位核酸组成员需要连续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至少6小时以上。核酸检测环节多、耗时长、不定时、标本量大,为了让临床医生及时看到可靠的核酸检测结果,大家常常彻夜不眠。不透气的防护服让他们汗流浃背,沾满水珠的护目镜让他们视线模糊,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核酸检测结果是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的重要依据,为了尽快明确传染源,尽快为患者施治,采取下一步防控措施保护群众,每一次检测都是在同时间赛跑。”已经58岁的赵建强说。赵建强作为免疫组长,是一名老党员,干起活来就像年轻人一样;长时间的连轴转,王振明觉得身体不舒服,喝上两支藿香正气水继续上;王荣荣、李刚家里都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孙凤强的爱人上夜班没人看孩子;王展兆的媳妇也刚生了孩子;防护面屏不合适,副主任王育慧就自己动手做……困难多办法也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畏无惧,无怨无悔,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冲锋陷阵,充分显示了检验人的责任和担当。(记者王路欣 通讯员韩星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