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COVID-19肺炎逝者有哪些病理學特徵?

截至今年2月15日,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已經造成1524名患者的死亡。COVID-19嚴重患者可能由於大規模肺泡損傷和進行性呼吸衰竭而去世。然而,由於患者組織樣本採集困難,對去世患者的病理學(pathology)研究很少。今日,在《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病例報道中,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國家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對一名因為嚴重SARS-CoV-2感染而去世的患者進行了病理學研究。這項研究符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法規和《赫爾辛基宣言》。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可能促進對COVID-19疾病發生的理解,以及改善這一疾病的臨床治療策略。



《柳葉刀》子刊:COVID-19肺炎逝者有哪些病理學特徵?


患者基本情況


一名50歲的男性患者在2020年1月21日到發燒門診就醫。他的症狀包括髮燒、害冷、咳嗽、疲憊和氣短。這名患者在1月8日-12日有武漢旅行史,最初症狀(輕微害冷和乾咳)出現在1月14日(定義為疾病發作第一天)。他並沒有立刻就診,持續工作到1月21日才到醫院就診。在1月22日北京疾病控制中心通過核酸檢測確診患者患有COVID-19。



患者立即入住隔離病房並且通過面具接受氧氣補充。他服用的藥物包括干擾素α-2b(5百萬單位,每日兩次,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500毫克,每日兩次,口服)作為抗病毒治療,和莫西沙星(0.4克,每日一次,靜脈注射)用於防止次級感染。由於患者氣短嚴重,並且出現低氧血癥,甲基潑尼松龍(80毫克,每日兩次,靜脈注射)被用於降低肺部炎症。


在疾病發作第12天,胸部X光片顯示患者雙肺出現漸進性浸潤和瀰漫性磨玻璃影。因為患有幽閉恐懼症(claustrophobia),患者多次拒絕在重症監護室接受呼吸輔助。因此,他接受了高流量鼻導管氧療。在疾病發作第14天下午,患者的低氧血癥和氣短惡化,即使接受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患者的氧氣飽和數值仍然下降到60%,並且出現心臟停搏(cardiac arrest)。雖然立即接受有創通氣、胸部按壓和腎上腺素注射的搶救措施,患者仍然在當天晚上去世。


《柳葉刀》子刊:COVID-19肺炎逝者有哪些病理學特徵?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患者的病理學特徵


研究人員獲取了患者的肺部、肝臟和心臟組織活檢樣本。組織學檢查顯示肺部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和細胞纖維粘液樣滲出物(cellular fibromyxoid exudates)。右肺出現明顯肺細胞脫屑(desquamation of pneumocytes)和透明膜形成(hyaline membrane formation),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產生,左肺出現肺水腫和透明膜形成,顯示早期ARDS病理特徵。在雙肺中出現主要由淋巴細胞構成的間質單核炎性浸潤(interstitial mononuclear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在肺泡內空間,出現多核合成細胞(multinucleated syncytial cells),表明細胞出現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病理變化。


COVID-19的病理學特徵與SARS和MERS冠狀病毒感染的病理學特徵非常相似。而且,這名患者肝臟活檢樣本顯示出中度微血管脂肪變性(microvascular steatosis)和輕度小葉和門脈活動。這些可能是SARS-CoV-2感染或者藥物引發的損傷。患者的心臟組織沒有顯著損傷,研究人員觀察到少數間質單核炎性浸潤。


對外周血進行的流式細胞分析顯示,外周血中CD4陽性和CD8陽性T細胞計數顯著降低,然而這些細胞被過度激活,體現在HLA-DR和CD38雙陽性細胞比例顯著升高。而且,在CD4陽性T細胞中,CCR4和CCR6陽性的高度促炎症Th17細胞比例升高。CD8陽性T細胞中更多細胞含有高濃度的細胞毒性顆粒。研究人員表示,外周血的分析結果意味著T細胞的過度激活,一定程度上導致這名患者的嚴重免疫損傷。


作者在報告中寫道,雖然皮質類固醇沒有被推薦用於常規治療SARS-CoV-2感染導致的肺炎,但是病理學研究發現,這名患者出現肺水腫和透明膜形成。及時和適當使用皮質類固醇,與通氣支持相結合,應該在重症患者中被考慮用於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的發生。

結語


作者在報告中表示,這名COVID-19嚴重病例的臨床和病理學發現不但可能幫助發現導致死亡的原因,而且為SARS-CoV-2相關肺炎的病理發生提供了新的洞見。這可能幫助醫生們為類似嚴重患者制定及時的治療策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參考資料:
[1] Xu et al. (2020).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Lancet, DOI: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0)30076-X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