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团队发布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结果


2月17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王福生院士团队在the Lancet发表了《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号主翻译:COVID-19的病理学改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COVID-19之前称为2019-nCoV)的论文。他们在1月27日对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进行了病理解剖。这是全世界首次2019武汉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解剖报告。


报告显示:死者肺部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和肺透明膜形成,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其肺部总体病理学表现与SARS和MERS相似。流式细胞术可发现淋巴细胞减少,但淋巴细胞同时也被过度激活。此外高度促炎性的CCR4+ CCR6+ Th17细胞增加。这可以部分解释肺部严重的免疫损伤(号主注: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所致的细胞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的组织损伤称免疫损伤(immune injury))。

号主按:由上可以知道COVID-19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但也可能致命(病死率约为2%)。重症者由于弥漫性肺泡损伤和进行性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诊疗方案虽然不建议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SARS-CoV-2肺炎,但根据该患者病理解剖中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的病理表现,对于重症患者,应考虑及时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预防强大的自身免疫损伤

王福生团队发布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结果


王福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肝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专业技术三级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成员。

王福生团队发布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结果


这次病理解剖结果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意义极为重大。期待有更进一步的病理解剖揭示患者肺部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乃至免疫组织化学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该疾病的认知并为治疗提供方向。感谢为人类医学进步做出贡献的遗体捐赠者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