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援鄂札記:護士李娜

忻州援鄂札記:護士李娜

2月17日,來武漢的第九天,天空依舊陰霾。

18:10我們整裝待發,早早齊聚在酒店樓下。一場疫情將來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識的我們緊密聯繫在一起。一個個口罩遮住了真容,各自的眼神裡依然透露著堅定的神色。我們知道即將面對的將是一群什麼樣的病人。隨行的隊長一再提醒我們要注意自身防護。我們彼此相互鼓勵,互道珍重!18:30分我們13人(9名護士4名醫生)到達了我們的戰場——武漢市國際會議中心臨時改建的江漢方艙醫院。隊長統一為我們去領物資,洗手,穿衣,我們兩兩相互監督,確定全身防護無誤後進艙。推開第一道門,進入緩衝間,沿著長長的走道往前,沿途可見各類標識明顯醒目,走到扶梯口左轉就是我們的主戰場。

臨近交接班,艙內一片忙亂,到處是疾行的人員。兩位組長迅速接頭,帶我們進入狀態,瞭解艙內佈局。總共床位1600張,分為一樓和二樓,每樓又分為東、西二個區域。今天我們負責一樓東區,共448張床位,分為1~8區,每一個區有56位患者,另外還有入口物資管理、艙內的物資管理、預檢分診、消毒隔離。

我接管了今天重頭1區,床位已收滿,交班的小戰友今天6個小時裡連收了6個,忙得不亦樂乎!前期的準備工作讓我快速的地投入了工作,一邊聽著小戰友細碎的交班,一邊翻看醫生記錄,慢慢梳理了思路,知曉1區病人的動態變化和丞待解決的問題。由於艙內各方面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以及近日病人數的急劇增加,物資調配需要時間緩衝。交完班,開始巡視病房,一排排病床井然有序,一張張床號分區明顯。細細查看了所接管的病人,一路走來,不斷有人在叫:醫生,我沒有熱水瓶!醫生,我沒有桶子!醫生,我沒有拖鞋!醫生,我有點不舒服,你幫我看一下!醫生,我怕冷,你幫我拿一件衣服!醫生,我胸悶不舒服!……一圈轉下來,不止1區的病人呼喚,旁邊區域的病人也在不停地呼喚!眼前是一群緊張焦慮不安的群體,忽然覺得心酸想落淚!無暇其他,不舒服的病人馬上通知醫生檢查,上一班交待發熱的,接班後發熱的立即予檢測變化,耐心地指導。物資短缺的,以最快的速度記錄下她們所需,安撫她們“請你們暫時克服一下,我把你們的要求都記下來了,物資也在陸續到位,有的,我馬上會拿來給你們,請你們放心,安心等待!”……“好的,好的,謝謝你!”“謝謝你,醫生!”一聲聲帶著鄂腔的感謝,怎堪其重,我們只是盡了一點點綿薄之力!

21:00部分物資到位,桶子、拖鞋、毛巾、臉盆……只要倉庫裡有的,我們盡力快速地分發,滿足不同的需求。

21:23發現28床患者不停咳嗽,“阿姨,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醫生,我感覺胸悶不舒服!”立即去給她測了個生命體徵:血氧低,89%。翻看病歷,病情在進展,不能拖延。立即彙報同行醫生,彙報組長,考慮到2天剛建方艙醫療現有的救助環境有限,符合轉院條件,轉向定點醫院。那邊剛送走病人,這邊又開始連收病人了!晚間在一片忙碌中度過。

凌晨的方艙依舊燈光明亮,很多人已然入睡,除了一些特殊需要監測的病人,我們選擇安靜的不去打擾他們。這麼多天的惶惶不安,到了這裡,就請好好安心睡一覺吧!請放寬心,這裡有我們,今夜由我們來守護你們!0:00已然又是新的一天了,來武漢的第十天。

凌晨1:00這段時間病人俱已進入夢鄉,我們開始整理我們的辦公區域。同行的汪燕負責管理2區,工作之餘已經偷偷幫忙將我們的推車整齊擺放,整理歸位。

2:00整理後,將交班內容仔細寫下來,需要補充的物資也記錄清楚。我們在走道上按順序排好,各就各位,迎接我們新一批戰友的到來!剛入艙的她們跟我們一樣千絲萬縷毫無頭緒,於是我將新病人接收整個流程從頭到尾又講了一遍,及後半夜她們需要做的工作事無鉅細交代,帶她們去物資倉庫清點物資、帶她們去艙內床前巡視、告知常用儀器設備的定點位置。

終於下班了,由於脫防護服的空間有限,一次只能兩個人進去,小心脫下笨拙的隔離衣防護服,生怕動作大了會產生氣溶膠,卸下眼罩、口罩、帽子,清洗、消毒我們的眼睛、外耳道!一個晚上下來,鼻子和耳朵早已被壓得通紅髮疼,拿掉N95口罩,彷彿卸下了千斤重擔!一雙雙手,在冷風和消毒劑的揉搓中早已變得通紅。3:10各自消殺後,我們從江漢方艙醫院返回住處,深夜的武漢依舊燈火闌珊,警察還在職守,環衛工人的影兒,默默守護這座城市的人兒遠不止我們。

4:00沖澡30分鐘,消毒浸泡衣物,悄然入睡。

忻州援鄂札記:護士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